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认知语言学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认知方式。英语词义变化和认知隐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回顾词义发展历史和典型词汇演变情况分析及近几年新词的抽样调查,可以证实认知隐喻在英语词义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分析隐喻对词义形成的影响,可以从中发现英语词汇的发展过程中隐喻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作为认知和语言的纽带,隐喻在词汇的形成和演变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词汇一直是英语学习的重点,对词汇的有效掌握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英语阅读水平及应用能力.隐喻认知理论在词义扩展方面的功能是促进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认知隐喻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意义及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隐喻理论认为,隐喻在本质上是认知的,深植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把隐喻理论应用到英语教学中,是隐喻研究发展的必然,也是英语教学的需要。从英语基本范畴词的理解、词义的延伸和新词的创造、词义的文化内涵等几个方面详释当代认知隐喻理论在词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示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强大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隐喻和转喻是两种有力的认知工具。从隐喻与转喻的角度探讨“heart”一词的词义发展,以便找出这两种认知方式对该词词义发展的影响并展示两种认知方式的影响力度。研究表明:“heart”一词词义经历了从基本词义到各常规词义扩大的过程。这是认知模式隐喻与转喻作用下的结果,同时也是人类认知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研究采用原则性多义词分析法对"water"与"水"的认知词义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二者的原型词义相同,水的动静、深浅、清浊、冷热和能量等特点在汉语和英语里都做了丰富的隐喻,而经隐喻拓展得来的延伸词义在两种语言里不尽相同。水这种物质所隐喻的概念既与人的身体经验相关,又受到哲学与宗教的影响。英语和汉语使用者对水这一概念的认知普遍性与差异性并存。因此,外语词汇教学应该注重词义的网络结构,统筹把握词语的原型词义与拓展词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英汉双解)中图示的人体部位词项为语料,在认知转喻和隐喻的理论框架下,从词汇和语法层面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一词多义现象在人体词项中普遍存在,转喻和隐喻思维使词义延伸成为可能,转喻比隐喻更基本,是隐喻的基础或为其提供理据,而隐喻思维在词义延伸中起的作用更大;两种思维在词义延伸中可能相互交叉,出现连续体的现象;转喻、隐喻也是引起词汇语法功能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隐喻应用于词汇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作用:隐喻认知对词汇语义范畴发展的作用;隐喻认知在词汇隐喻概念理解中的作用;隐喻认知对词义发展的作用。指出其对词汇教学的启示:重视基本范畴词汇的教学,重视词汇隐喻意义和隐喻扩展义的教学,和重视词汇文化内涵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英语语篇教学重点是对书面语语篇的正确解读.英语语篇中富含隐喻性语言,蕴含意义深刻.准确理解书面语篇必须依靠从语篇推导出来的隐喻认知语境,而隐喻认知语境是建立在以长时记忆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的经验基础的探索书面语语篇教学中隐喻认知模式的作用,研究表明:英语学习者通过隐喻认知模式正确识辨、理解及解释英语语篇的情景义、歧义、词义空泛、表面搭配不当、旧词新用等语言现象,以准确理解英语语篇含义.  相似文献   

9.
传统语言学将隐喻视作一种修辞手段或美化手段,而新近二十几年崛起的认知语言学研究则认为,隐喻是人类的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借助语言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隐喻是词义变化的发酵剂。它之所以能在词义的演进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因为相似性这一隐喻赖以存在的支柱是一个词的词义得以大量发展的关键。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隐喻及其相似性原理,并以“眼”为例分析了隐喻相似性在词的引申意义中的体现,进一步分析了隐喻相似性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修辞现象,更是认知思维方式。隐喻是通过另一类事物来理解和经历某一类事物的认知活动。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概念实体提供心理可及的认知过程。隐喻和转喻理论为词义演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隐喻和转喻两种认知机制在英语饮食词语的语义延伸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运用隐喻认知手段,对英语中多义词的内部语义结构进行研究。主要分析了语境效果的作用弱、词义出现频率的影响、译者的知识结构不完整、译者对词的基本义、派生义不了解等认知错误造成的误译现象。  相似文献   

12.
宁波作为一个国际化的港口城市,其鲜明的海洋文化特色通过隐喻机制对宁波方言的词义演变产生了诸多影响。本文以隐喻为理论框架,从语言外部环境探讨地域特色对宁波方言词义演变的影响。同时,本文还分析了英语中与海洋文化密切相关的一些习语演化的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13.
研究采用原则性多义词分析法对"fire"与"火"的认知词义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两者原型词义相同,火的颜色、温度及形态等特点在汉语和英语里被隐喻,经隐喻拓展得来的延伸词义在两种语言里不尽相同。词汇的运用可以注重词义网络结构,统筹把握词语的原型词义与拓展词义。  相似文献   

14.
王敬媛 《海外英语》2014,(20):105-106,117
在多义词教学中运用认知路径法,即从认知隐喻的解读视角,顺着词义历时发展的脉络,分析词义发展的认知路径,观察多义词如何从最初也是最基本的意义通过隐喻和转喻的方式,演变发展出各项词义。无论是简单词形还是由复合词、派生词等构成的复杂词形,多义词都会在意义的历时演变中涉及到众多隐喻和转喻现象。分析这些现象,揭示人们发展词义时的认知理据,能够使多义词的教与学不仅充满乐趣,而且更加深入。  相似文献   

15.
英语复合词法是重要的构词法。在认知语言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研究几类英语合成名词的语义及其认知模式,指出它易于通过隐喻扩展词义,易于使学生培养在语境中理解此类名词词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吕俊华 《考试周刊》2010,(45):94-95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重要的认知工具。作为认知和语言的纽带,隐喻在词汇教学中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将隐喻理论引入词汇教学中,是隐喻研究发展的必然,也是英语教学的需要。它能够充分解释英语词汇中的诸多语言表达习惯,深化学习研究者对具体话语中潜在概念的理解,帮助他们从一个已知领域通向一个新的认知领域。本文从英语基本范畴词的理解、词义的延伸、词义的文化内涵等几个方面详释认知隐喻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以揭示隐喻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隐喻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认知可以引起词汇的变化,其变化方式有词义延伸、词性转化和“死隐喻”成语或谚语等。教学中对隐喻词汇进行分析探讨,可提高学习者英语词汇的学习能力,感受英语语言的灵活性与美。  相似文献   

18.
英汉多义词转喻认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英汉多义词的转喻认知思维结构,研究发现:词义延伸的最基本方式依赖转喻的认知思维结构.转喻是隐喻的基础,二者具有连续统的关系,英语和汉语词义的延伸有部分相同。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英汉多义词的转喻认知思维结构,研究发现:词义延伸的最基本方式依赖转喻的认知思维结构.转喻是隐喻的基础,二者具有连续统的关系,英语和汉语词义的延伸有部分相同。  相似文献   

20.
隐喻和转喻不仅是语言表达思想经济而有效的手段,更重要的还是思维和认知工具。本文在对隐喻和转喻的概念理解基础上,从隐喻和转喻认知思维模式的角度分析了“眼睛”的意象图示和其词义在汉语和英语中的义项拓展过程,最后阐述了这种义项拓展所反映出的中、西认知模式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