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今年北京市高考高分增多,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戴家干日前在教育部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虽然今年北京市一本线上升幅度较大,但今年的分数并不会影响录取,这样的分数可能更利于考试本身的区分度。目前我国高考试题的难易程度控制在0.55至0.65之间,今后几年这个难度系数也不会有变化。有关专家解释,如果卷面满分为100分,考生平均得分在55分至65分之间,则试卷的难度系数为0.55至0.65。如果试卷满分为150分,难度系数保持0.55至0.65,则考生的平均成绩82.5分至97.5分属于正常。据悉,每年高考试题中档题和容易题的分值大约要占到80%左右,难度系数…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中国教育报》系列报道河北衡水中学教改,其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河北衡水中学今年1321名考生参加高考,本科达线1296人,其中重点大学上线675人,600分以上的高分考生达332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全国30多家著名高校,纷纷前来到地处河北东南部的小城中学抢夺生源”。  相似文献   

3.
尤雪玲 《教育》2013,(21):6
6月22日晚,四川崇州今年第二次参考的女孩杨媛看完高考成绩的短信后,自杀身亡。一周之后,陕西三原县,今年第三次参加高考,分数超过陕西理科一本线的刘强也选择结束生命。不到半个月,国内发生多起高考考生自杀身亡的事件,这些悲剧的发生,让我们感到心痛。十年寒窗苦都熬过来了,面对理想或不理想的高考  相似文献   

4.
一、2001年高考到底难不难一提起2001年高考,很多人的第一反映就是当年高分考生太多了,550分以上的考生并不少见,理科生600多分的更是比比皆是。有人觉得,今年高考题出容易了,好学生和差学生的档次没有拉开。  相似文献   

5.
阳光相伴     
夏日里,阳光和我们相伴。7月7、8、9三天,全中国高考的日子。湖南嘉禾和广东电白的部分考生公开作弊,胆大到竟敢遮住高考的阳光。为此,嘉禾的203名、电白的33名考生被取消了高考资格。其实,高考的阳光照在正常考生身上,同样,也照在残疾考生身上,浙江海宁的无手少年周月锋用嘴咬着笔写字,考出了541分的高分。面对众多高分考生,包括北大、清华在内的许多知名学府纷纷以重奖吸引新生,太原理工大学的奖金总额已高达500万元。另一方面,教育部发文,明令禁止考生以任何形式“拿钱买分”。是的,阳光下并不是什么都可以拿钱买到。原全…  相似文献   

6.
梁生 《神州学人》2008,(4):48-48
“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实施以来.已经有近120余名公派学生陆续抵达新加坡.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等知名学府以及新加坡科学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开始了紧张而丰富多彩的留学生活。  相似文献   

7.
章晓芳 《湖北教育》2003,(16):15-17
高考语文评卷,历来议论最多,尤其是分值较大、主观性又较强的作的作文评卷,更是争议的焦点。今年高考的作文题较往年难度加大,增加了考生的思维难度,也就导致了考生得分的区分度,有些考生无从下笔,难以成篇,得了零分;也有不少发挥得很好,写出了精彩的佳作,令阅卷老师击节赞赏,给出了满分60分的高分。今年高考全国各地出现了多篇满分作文,仅我省就有近百篇作文获得满分。以宽容、开放的心态对待答卷,敢于给高分、甚至满分,似乎已成为一种新的作文评卷趋势。那么,这一现象、这种趋势(本文暂且称之为满分作文现象)对于我们广大考生、家长、老师、学校乃至整个教育教学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本刊从本期起特推出“高考满分作文大家谈”栏目,供大学发表意见,陈述观点。 在本期读者讨论中,我们主要约请了教研员、大学教师、大学生以及刚刚参加过此高考的考生代表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8.
上海交通大学新加坡研究生院成立庆典暨上海交通大学新加坡研究生院新生开学典礼于2002年10月30日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举行,中国驻新加坡大使张九恒、新加坡工贸和教育部副部长尚达曼、中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周其凤及上海交通大学校长谢绳武、南洋理工大学校长詹道存等出席了庆典仪式。 上海交通大学新加坡研究生院设立在南洋理工大学,是经中国教育部批准在海外成立的第一个研究生  相似文献   

9.
现场咨询会     
《教育》2011,(20):6
6月26日,江苏省扬州市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现场宣传咨询会在市体育公园举行。本次咨询会阵容庞大,众多留学机构也纷纷登场。共有来自全国100多所高校和留学机构代表到现场为考生及家长介绍招生计划及最新政策,吸引了10万多名考生和家长前来咨询。  相似文献   

10.
今年高考放榜后,湖口二中考生黄江秀的家长在学校大门口的宣传橱窗里贴上了一张鲜红的感谢信,宇里行间流露出对学校浓浓的赞美之情.黄江秀同学去年高考成绩409分,带着心中的梦想,他从都昌县慕名来到湖口二中复读.在复读的这一年内,在教师的精心培养下,她刻苦攻关,学习成绩一路飙升,今年高考成绩达到了518分,一年的时间提高了109分,唱响“知识改变命运”的青春之歌.像黄江秀同学一样,今年该校110名复读生中考上二本线以上的达63人,理科考生平均增加91分,全校考生二本上线人数高达182人.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国立大学、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管理大学今年增加了助学金的颁发数量,以帮助更多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12.
今年高考的英语作文要求根据提示的情景写一段80—100个词的短文(25分)。从阅卷情况看来,作文得高分的考生不多,22分以上者寥寥无几,大部分考生的成绩只在10—18分之间波动。这样的成绩与原先预测和希望的相去甚远,未能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3.
《出国与就业》2008,(8):34-35
内地考生投报港澳高校热已不新鲜,香港大学今年收到全国各地的申请共1.2万余份,更是打破历年纪录,其中浙江考生有800余人。从6月25日开始,港大陆续公布了面试名单,今年约有近400位浙江考生获得面试资格。面试从6月28日开始,持续3天,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举行。一直以来考生对港大面试有一个误解,认为高考成绩是最重要的考量要素,面试只足一个噱头。事实上,当你接到面试邀请后,基本上港大已经认同你学业上的水准,接下来要看的是你的综合能力——英语口语,对问题的反应能力和敏感度、团队合作能力等等,通过你的表现,来推断你的个人素质和品质,最关键的,是要看申请人是否适合在香港这个城市学习、生活。取得面试资格的考生成绩也不像传说中那么高不可及,的确有680分甚至690分的高分考生,但也有只比一本线高出20-30分的申请人。  相似文献   

14.
《甘肃教育》2008,(15):F0004-F0004
南洋理工大学是新加坡著名的高等学府。其前身为1955年成立的南洋大学,当时也是东南亚第一所中文大学,校址“云南园”位于西部的裕廊,由新加坡福建会馆捐赠。上世纪后期,为适应急速腾飞的新加坡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工程专业人才,1981年成立了南洋理工学院,1991年南洋理工学院与国立教育学院合并重组后更名为南洋理工大学。  相似文献   

15.
《招生考试通讯》2005,(6):56-57
每年在第一批本科录取线划出后。甚至在高考成绩刚刚公布后不久。都有相当一批成绩出色却因种种原因和北大清华等名校无缘的高分考生踏上了复读之路。弃学复读成为一种风气。很多考生宁愿放弃升学的机会而走进“高四”课堂。据统计。今年仅北京市就有22名600分以上的考生“没有本科可上”:在内蒙古赤峰二中的复读生中.一半以上考生的高考成绩都超过了二本的分数线。按已公布的高校录取比率,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纲上教育系统步入新阶段,目前已有九成课程上网,教授与学生共同受惠,朝今年七月全面电子化教学目标挺进;计划落实后,大讲堂上课的大班制将不复存在。数百名大学生同在一间讲堂上课并非新鲜事,理想中的小班制在热门院系成为奢求。科技的发展扭转了局势,引领传统的殿堂走向现代化。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校长詹道存博士三年前许下宏愿,要在2003  相似文献   

17.
速读/天下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Eighty percent of graduates may get jobs新加坡:八成南洋理工大学毕业生有望就业【联合早报】南洋理工大学日前举行毕业生职业展会,预计今年5000名应届毕业生中至少八成有望获得工作机会。该校就业与实习指导  相似文献   

18.
前沿     
云南省2005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顺利结束录取工作闪现五大亮点本刊讯8月20日,云南省2005年普通高校招生各批次录取工作按照原定计划基本完成。由于准备充分、管理严格、措施到位,在今年高考录取中,形成了五个亮点:一、完成计划好。今年云南省高考出现了“两高一低”现象(即考生增多,比去年增长17.28%;高分考生多,600分以上的达2500多人,500分以上的达2万多人;而计划增长率降低,仅为6.11%,录取比例下降),录取工作难度加大。针对难点,按照丹增副书记和吴晓青副省长的要求,省招考办采取了多次派人走出去上门联络,多方寻求支持。不少省外高校…  相似文献   

19.
根据新中两地官方提供的估计数字,目前在新加坡求学的约5万名外国学生当中,约1/3来自中国,人数介于1.3万至1.5万。中国学生在新加坡学成后,英语、中文皆通,现在中国正需要这方面人才,他们回国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再加上新大、南大等多所大学毕业文凭得到国际认可,便于中国留学生走向世界。此外,新加坡政府近年来积极吸纳中国人才,成绩好的中国学生毕业后可继续留在新加坡工作,这也是吸引中国学生选择留学新加坡的因素之一。我们采访了现正在就读南洋理工大学的学生,请他谈谈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20.
[现场] 2006年2月25日,首度列入上海高考自主招生行列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在全市率先举行招生咨询会。潇潇春雨把整个上海淋了个遍,可丝毫阻挡不了前去咨询的考生和家长的脚步.今年,二工大自主招生计划人数为300名,然而,仅一个上午前来咨询者就超过了3000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