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李一曼 《寻根》2006,(2):68-70
九朝古都洛阳处于河洛文化的腹心地带,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和客家人的祖籍地之一。近年来,许多海外华人,特别是客家人寻根中原,并希望在姓氏文化的发源地——洛阳建立中华姓氏总祠,了却魂系中原、根在河洛的心愿。为了吸引更多的人到洛阳寻根祭祖,经各方努力,洛阳将在邙山筹建寻根祭祖圣地——中华姓氏文化园(百家姓祠)。该文化园计划占地1000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5万平方米,碑刻面积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7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2.
章立  章海君 《寻根》2007,(2):56-59
祠堂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体现出中华姓氏的血缘文化、聚族文化、伦理观念、祖宗崇拜、典章制度、堪舆风水、建筑艺术、地域特色等各个方面,以它的载体—祠堂建筑表现得最为明显。本文以浙江中部几处现存的祠堂为对象,  相似文献   

3.
王泉根 《寻根》2003,(5):115-117
姓氏是人的符号标志,又是一种普遍的历史文化现象。中华民族精神重视历史传统与来龙去脉。中国人的姓氏文化正是这种精神的生动诠释。任何一个中国人的姓氏,都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甚至三皇五帝。就世界姓氏文化而言,中国人的姓氏独具特色:一是中国人人人皆有姓(由于历史文化的原因,世界上许多国家与民族只有名,没有姓);二是姓氏起源的历史悠  相似文献   

4.
罗容海 《寻根》2011,(1):112-117
姓氏是中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国语》中晋国胥臣言,“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是为姓氏之始。三代之后,姓、氏逐渐合而为一。汉代,中华姓氏体系基本确立,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郡望、堂号、门阀等特定的概念或制度,姓氏在百姓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鄢云辉 《寻根》2007,(2):126-127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中国人千百年来凝聚而成的姓氏文化,全部浓缩在了一部《百家姓》中。《百家姓》是中国姓氏文化的结晶,更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发展的缩影。在这部浓缩姓氏文化的精华中,“熊”姓以其曾经在春秋战国时代,在南中国的土地上,创造出一个令世人瞩目,叫中原诸侯为之惊叹的楚国,而厕身其中。  相似文献   

6.
郑强胜 《寻根》2010,(6):86-86
<正>本刊讯(记者郑强胜)2010年11月15日,由河南省炎黄姓氏历史文化基金会和香港《文汇报》共同主办的中华姓氏文化(国际)巡回展在郑州正式启动。中共河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  相似文献   

7.
王全营 《寻根》2007,(5):116-121
一"谢"是十分古老的姓氏,得姓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南北朝时,谢氏将相迭出,铸就了家族的辉煌,"旧时王谢堂前燕",至今仍常为人们吟咏。两千多年来,谢氏后裔播迁各地,螽斯繁衍,瓜瓞绵绵,如今人口已达千万,在中华姓氏前百位中排行第24位。  相似文献   

8.
朱汉杰 《寻根》2006,(6):113-114
朱姓历史古老源长,同其他姓氏群体一样,源头很多,其中以始祖轩辕之孙、颛顼高阳帝的苗裔晏安曹国一邾挟邾国一沛国朱氏为主源头,朱姓家族从。。个普通民族,繁衍成长为中华著名姓氏,在当代中国大姓中排第14位,总人口近两千万。  相似文献   

9.
姚智远  徐婵菲 《寻根》2005,(5):93-95
姚姓是中华姓氏中最为古老的姓氏之一。自始祖舜帝肇始至今,巳传至130余世。据2004年在湖南零陵召开的全球华人公祭舜帝大会上的最新统计,由姚姓衍生出的姓氏达60个之多,流布于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百家姓中最为显赫的姓氏之一。  相似文献   

10.
《寻根》2004,(3):76-81
由中国侨联.中国文联、全国工商联、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周口市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华姓氏文化节将于2004年月日0月17日至19日在河南省周口市举办。  相似文献   

11.
是姓探源     
苏慎 《寻根》2005,(5):96-97
是姓,是已有1800年历史的姓氏,《中国姓氏大全》将其列为“罕见姓”。据统计,目前全国是姓人口约有8000余人,许多县、市没有此姓,而在常州及其邻近的无锡、江阴、宜兴等地,是姓人口约有4000多人,可见常州的是姓为全国是姓人口的50%。  相似文献   

12.
张新斌 《寻根》2007,(3):121-124
姜太公是商末周初著名的政冶家、军事家与哲学家,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谋略与智慧之师。姜太公也是姜姓、吕姓、丘姓、尚姓、卢姓等数十个中华姓氏的始祖。但是,有关太公故里问题,有许多说法,如冀州说、许州说、南阳说、日照说、淄博说、卫辉说等。从目前所见到的文献与考古依据综合研究,我们认为河南卫辉说最具说服力,也最接近历史的真实。  相似文献   

13.
陈良学 《寻根》2008,(4):132-135
邝氏,是我国汉民族中少见的姓氏之一。邝氏人口虽然不多,但她却是客家家族的典型个例。考察邝氏家族的崛起和迁徙史,使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客家民系形成的轨迹及其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14.
改姓趣闻     
姬传东 《寻根》2009,(6):122-123
更改姓氏是姓氏的30多种来源之一。改姓使得姓氏复杂化、起源多种化、根源神秘化。改姓的原因多种多样,趣味横生。  相似文献   

15.
改姓趣闻     
姬传东 《寻根》2008,(6):122-123
更改姓氏是姓氏的30多种来源之一。改姓使得姓氏复杂化、起源多种化、根源神秘化。改姓的原因多种多样,趣味横生。  相似文献   

16.
邓章应 《寻根》2006,(6):108-110
姓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有一些有趣的现象,其中比较重要的两个方面是用其他方法来指称姓氏和用姓氏表示其他意义,我们且称之为姓氏的别称和姓氏的别义。  相似文献   

17.
张新斌 《寻根》2014,(4):130-133
<正>习姓是中华姓氏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科学院1987年公布的中华三百大姓排序中,列第296位。习姓人数虽不算多,但历史悠久,集聚典型,在中华姓氏发展源流上,占有一定的位置,值得研究与探讨。习国:习姓祖根地探查习姓的源头在哪儿?文献中也有  相似文献   

18.
柴姓来源考     
胡俊 《寻根》2006,(4):113-115
中国姓氏的起源十分复杂,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根据姓氏的来源细分为29类,如以国为姓、以官为姓、以名为姓、以谥为姓等等,并逐一介绍了各个姓氏的源流,追根溯源,可以说是详赡之至。但是,他将姓氏起源都归于先秦,恐怕不符合事实,正如清顾炎武所说:“氏族之书所指秦汉以上者,大抵不可尽信。”拿柴姓的起源来说,郑樵认为是“齐文公子高之后,裔孙,以王父名为氏。十代孙高柴,仲尼弟子,孙举,又以王父名为柴氏”。南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北宋邵思《姓解》都认为柴姓是出自高柴,甚至宋代官修的《广韵》也说柴姓是“高柴之后”。但是现…  相似文献   

19.
李龙 《寻根》2010,(5):24-30
<正>李姓作为中华第一大姓,源头众多,诸说并存。唐王室追封老子为李姓先祖,确立了老子在李姓谱系中始祖的地位。早在汉代,应劭在《风俗通·姓氏篇》中就说:"李氏,李伯阳之后。""伯阳"是老子李耳的字。宋人王应麟的《姓氏·急就篇》说:"老聃生而指李树,因以为姓。"清代张澍《姓氏寻源》载:"理、李字古  相似文献   

20.
康姓探源     
徐春燕 《寻根》2005,(6):120-121
康姓是中国百家姓中的大姓之一,在全国姓氏排名中,居第75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