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双性化人格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又称两性化人格、心理双性化,是男女双性化或双性同体在心理学层面上的表现。它兼具男女两性人格优点,是一种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推动双性化人格教育具有世界意义,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研究表明,双性化人格是一种较佳的心理健康模式,它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造成女大学生就业困难与职业发展阻隔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自身心理弱势与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通过双性化人格的培养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这些不利因素,促进女大学生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性别角色类型研究及其对性别角色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别角色类型研究经历了男性化——女性化模式,双性化模式两种范式。研究认为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者具有最理想的人格特征和最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是理想的性别角色教育。  相似文献   

4.
性别角色类型研究经历了男性化--女性化模式,双性化模式两种范式.研究认为双性化性别角色类型者具有最理想的人格特征和最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是理想的性别角色教育.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中性之风越来越热.教育工作者也开始更多地关注中性化的人格特征。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即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有男性与女性的综合人格。近几十年来多位国内外心理学家的研究揭示:拥有双性化人格的个体较一般个体具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良好的适应性.并提倡从小开始培养双性化人格。本文阐述了对青少年进行双性化人格培养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培养双性化人格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模式与心理健康关系探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模式,它是指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有男性和女性的心理特征。通过对174名大学生进行BSRI(性别角色量表)、S-I(安全-不安全感问卷)、自信心测验问卷的测试,结果显示:具有双性化人格的个性在自信心和安全感方面明显优于女性化气质和非男女气质类型的个体,代表着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种心理健康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7.
李玲玲 《文教资料》2009,(7):153-155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即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具备男性与女性的兴趣、能力和爱好,尤其是心理气质方面具备男性与女性的长处与优点,它被认为是最合适的性别角色模式、理想的人格模式与最佳的心理健康模式.幼儿期是性别角色形成的关键期,因此也是双性化人格培养的关键期.本文从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与社会教育三个方面探讨了幼儿双性化人格的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城市、乡村大学生样本的实证研究,以考察当前我国城、乡村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的现状,双性化水平个性特征.以及双性化人心理健康的关系,为不同地城大学生的成才与个性发展提供心理参考,对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由于“双性化”概念的提出,性别角色的研究成为心理学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性别角色类型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创造性以及社会适应等诸多方面。双性化和未分化两种类型,尤其是未分化型在大学生中的比例有增加趋势,因此,要深入探讨其影响因素及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国内外双性化人格研究的梳理,发现迄今的研究涉及到如下几个方面:(1)从年龄阶段上看,有中学生、大学生和老年人;(2)从职业分布上看,主要涉及学生、教师和运动员;(3)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情绪特征、社会适应性、人际关系、依赖性、应对方式、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质、自尊水平、自信心、创造性水平、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人口学分布特征等具体变量与双性化人格两两之间的关系;(4)双性化人格的跨文化研究和城乡对比。总的看来,已有的研究大都证明了双性化人格在很多方面是积极的、有利于个体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的,还没有研究证明双性化人格对个体、对社会有什么不利的影响,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理想化的性别角色模式。未来的研究应注意以下几点:(1)加大研究力度,扩大研究规模;(2)寻求研究方法上的突破;(3)加强跨文化研究;(4)探究双性化和应付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11.
心理学研究表明,双性化的个体在主观幸福感、社会适应、人际交往、人格特征以及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很多优势,双性化教育必然成为性别角色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因此,为促进幼儿性别角色的双性化发展,幼儿家长应打破性别刻板印象的限制,父亲应积极参与教养,教师应有双性化的教育期待并鼓励幼儿体验异性的活动,在幼儿异性同伴的交往过程中渗入双性化教育内容。此外,以幼儿读物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应多传播双性化人物榜样。  相似文献   

12.
幼儿教师性别特质与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BRSI和SCL-90工具,在对156名幼儿教师性别特质和心理健康进行的研究发现,幼儿教师中存在着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四种不同性别特质类型,女性化特质类型者较其他三种具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双性化人格特质成为教育学、心理学关注的热点。研究者基本认为双性化人格对个体事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模式。本文使用修订后的美国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对部分院校大学生的双性化人格特征进行分析,运用SPSS软件统计,通过性别、是否独生、年级、学科四个变量因素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水平的差异,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性别观念对性别角色的定义以生理差异为基础,认为典型化的性别角色更加适合个体的发展和心理健康。男性化与女性化位于性别角色的两端,男性特质和女性特质是对立的。性别角色双性的提出,改变了人们对性别角色的定义和认识。近年来对于男女性别角色双性化的研究表明,双性化的个体在心理发展,社会适应方面更具优势。性别角色双性化这个主题值得更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双性化人格特质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双性化人格特质是男女人格中正性特征的整合,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模式。以双性化人格特质心理量表(BSRI)为测量工具,通过对332名师范院校大学生的测试,结果显示师范院校学生双性化人格特质的比例远远低于平均水平。文章并对此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6.
双性化人格是一种综合的人格类型,是男女双性化或双性同体在心理学层面上的表现,其兼具男女两性人格优点,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模式。在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双性化人格蕴涵界定的基础上,探析了其所具有的必要性和优越性,并通过采取“基础——重点——整体”工程和系统思维指导下的“‘四清’——‘三新’——‘二观”’的具体实施对策,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双性化人格的最终养成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玲  王雄雄 《高等理科教育》2005,29(5):23-27,64
为深入了解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本研究采用钱铭怡等人编制的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CSRI)与SCL-90量表,对随机分层抽取的四所不同类型的2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测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双性化者心理健康最佳,其次为男性化、女性化以及未分化.结论:两维性别图式有其合理性,但传统的性别图式观依然具有现实意义;双性化人格以其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及心理健康水平而成为当代大学生人格发展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18.
双性化人格已被证实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最佳性别角色模式.幼儿双性化教育应尊重幼儿的生理性别特征,遵循其心理发展的规律.同时,幼儿教师应该具有双性化的人格特征和教育期望,教育部门和幼儿园也要重视双性化教材的编写和幼儿游戏活动的开展.另外,它也需要社会和家庭的重视和配合.  相似文献   

19.
采用BSRI和"大五"人格问卷,对169名一年级大学生的人格特征、性别特质进行的研究。发现,在男女大学生中存在着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这样四种不同的性别特质类型,双性化特质类型者较之其他三种,具有更高的适应性和道德感。在人格发展及适应水平上,双性化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性别角色模式。  相似文献   

20.
大量的研究证明双性化是最有利于心理适应的性别角色类型,而我国传统的"男外女内"的性别角色意识严重影响双性化性别角色的形成。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观念教育,是一种有关性别角色价值观的教育。隐性教育作用的无意识性、隐蔽性,教育影响的间接性、教育方式的内隐性、教育范围和内容上的广泛性等特点以及高校性别教育现状等决定了隐性教育在高校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教育者在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学校环境建设、教师示范作用、学生活动参与及教材建设等四个维度发挥隐性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