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叙事风格的多样化,叙事时空设置的新颖化是报告文学创作者突破传统叙事观念苑囿、追求诗意叙述效果的重要环节。叙述时间的安排和叙述空间的设置在其作品结构中常常显示出异乎寻常的地位。本文将探讨报告文学叙事中时间与空间的辩证关系,由此了解时空转换的灵活运用对报告文学叙事和价值凸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叙事风格的多样化,叙事时空设置的新颖化是报告文学创作者突破传统叙事观念苑囿、追求诗意叙述效果的重要环节。叙述时间的安排和叙述空间的设置在其作品结构中常常显示出异乎寻常的地位。本文将探讨报告文学叙事中时间与空间的辩证关系,由此了解时空转换的灵活运用对报告文学叙事和价值凸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过作家叙事技巧的运用,作为时间文本的小说会产生空间感.传统小说的空间感是通过环境描写和空间场景的转换产生的,现代主义小说追求小说叙事的形式空间化,运用时空交叉和时空倒置的方法打破了传统的单一时间顺序,展露了追求空间化效果的小说叙事艺术发展之趁势.  相似文献   

4.
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极花》,运用多种叙事技巧,讲述了被拐女性遭遇.在叙事节奏上,运用停顿、省略、模糊时间等手法和四个叙事空间的转换,调节叙事快慢;在叙事视角上,借用第一人称叙述、“不定多聚焦”、“条状”与“块状”结构,扩大叙事容量;在叙事道具选择上,借助“极花”“血葱”“空空树”“彩花绳”等整体与部分的叙述道具和空间,完成《极花》的象征与悖论,创造多维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5.
也果散文注重个人立场,强调叙述对散文的独特意义与价值,善于借鉴现代叙述学理论与创作技巧进行散文书写。从叙述学角度来看,其作品多以呈现型叙述营造某种特定语境;拒绝传统散文的主体性叙事,善于在叙述视角的多元游走与转换中,表达个体对日常世界的理性审视与真实发现。也果散文对当代沂蒙文学的叙述维度形成了一种有力冲击与抻拉,为沂蒙地域文学甚至是齐鲁文学都注入了一种新鲜的、不同以往的先锋写作意识。  相似文献   

6.
《列异传》的叙事时间和叙事空间处理巧妙:其故事主要通过叙事学的预叙和概述的手法来实现叙事时间的转换,同时故事中虚构的鬼怪、神仙对人类生活的介入又造成了叙事空间的混杂。这种对时空的独特处理造就了小说的奇幻之美,也影响了小说及其它叙事文学的叙事方式。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20世纪八十年代思想解放运动的总体性思想,八十年代散文的时间叙事在意识形态叙述、历史批判精神、哲学探索意识等方面,都包含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性追求。首先,八十年代散文无论是对特定时间的隐喻与讴歌,还是厚今薄古意识,都是放置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程中进行考察。其次,八十年代散文的历史精神超越了十七年散文,十七年散文的历史精神呈现出明显的二元思维模式,八十年代散文的历史叙述是一个由事件填充的完整的时空体,八十年代散文的反思意识、比较意识和整体意识集中体现了历史批判精神。再次,八十年代散文虽然继承了十七年散文的经验方式,但在对时间的哲学思考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集中表现在对时间的本源追问以及对时间规律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从叙事时间、叙事情境以及叙述声音三个方面,对<献给爱米丽的玫瑰>的叙事策略进行了分析.作者发现该文本的叙事时间运用了时间倒错的手法,文章各部分形成圆环式叙述结构;文本中作者叙事视角,第一人称叙事视角以及人物叙事视角相互转换;叙事运用了多重叙述声音,这些都体现了福克纳独特的叙事策略.  相似文献   

9.
叙事作品的审美空间,是作家对现象世界抽象处理的结果,也就是将现实的"事序结构"转换为文学世界的"叙事结构",在理论上,它是"把复杂的立体图形向单向的直线投影"(乐黛云:《事序结构与叙事结构——叙述学与小说分析》,见《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309页)。这就意味着,叙事作品在审美时空的层次上,空间只是骨架,时间只是一种趋向。  相似文献   

10.
一.单元整体教学设想 (一)单元教学目标了解叙事散文的结构特点及语言特点,学习叙事散文的选材方法,学习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方法,对学生进行爱亲人、爱自然、爱生活的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 (二)单元教学重点 1.叙事散文的结构;2.叙事散文的选材;3.抓住特征,运用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方法描写人物和景物;4.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三)单元教学难点 1.叙事散文的结构;2.抓住特征进行描写,以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