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是更应该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以上几个"不是"的状态正是当下课堂教学存在的弊端,暴露出课堂教学的实质状态,造成这种课堂状态的一个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课堂教学评价的导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相似文献   

2.
课堂就好像是一个舞台,属于教师的舞台,教师在课堂上的表现其实也是一门艺术.一旦进入课堂,就像一个演员上台表演,你的学生不但是你的观众,同时也是你表演的参与者.下面我结合生物课堂教学来谈谈生物课堂中的一些具体的做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现代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流、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  相似文献   

4.
就目前中学教学的现实状况来看,传统课堂教学评价的弊端严重制约着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如许多观摩课,教师往往是把一节好课上成了表演课,演员就是教师,或者说主角是教师,学生则是配角,是观众.教师对课堂上出现的意外情况常常采取回避的处理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看不到教师的随机应变,看不到对学生思维出现阻碍时的点拨.教师没能做好学生学习和探究的促进者、启发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相似文献   

5.
黄鸿展 《广西教育》2012,(30):88-89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总设计师”,他们巧于“提问”,善于激疑,诱导学生自问、互问,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质疑思辨,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激发潜能、增强情感体验和升华价值观,形成了和谐高效的课堂教学。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的误解,有些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有意无意地弱化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总设计师”的角色,一味强调学生的“自主”,缺乏教师以提问质疑为手段的导引,使课堂沦为形式化、低效甚至无效化的“表演课”,课堂重点没有体现、难点未能突破,三维目标没有落实,陷入了课堂提问的种种误区。  相似文献   

6.
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往往将课堂当做"表演的舞台"、"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以及"传授知识的场所",结果使课堂教学教条化、单一化、静态化。而探究性教学模式改变了这种方式,使学生对学科的内容体系和思想方法、现状和前沿在整体上得以全面了解,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课堂应当是简约而有章法的教学课堂,是精予心而简于形的课堂。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学习的场所。是促进学生进步的殿堂,它不仅仅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更是展示教师智慧与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的舞台。小学数学简约课堂主要表现在教学目标、教师课堂教学时间以及教学手段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对当下法学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启示。法学课堂教学改革需要重整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消除已经出现的盲目建构学生主体性与削减教师主体性的极端现象。以《法学与经济学》课堂为改革样本,运用哈贝马斯交往理论,通过适当的改革措施重构法学课堂教师的主体性,将其从绝对的主导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与交流者。与此同时,通过对话商谈、小组协作与自主学习等方式逐渐培养学生主体性,由此建构法学课堂教学的“双主体”。  相似文献   

9.
预设和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个基本要素。课堂教学需要预设。预设是对课堂的设想和计划,只有懂得精心预设的教师,才能“预约”到高效、有序的课堂。课堂又是动态的,它的客体——学生是鲜活的、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所以仅有预设,必将使课堂变得机械和程式化,也将压抑学生自由思维的动力,沦为教师思想的“奴隶”。生成是课堂的生长和建构,是尊重学生学习主体性、  相似文献   

10.
"有效课堂教学"就是在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有效发展。新课程理念下,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充分展现教育智慧的场所。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应是一个促进人的生命不断获得发展的重要场所,在这里,人(主要是学生,当然也包括教师)的生命素质、生命质量和生命境界,理应得到持续不断的超越与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