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教学杜牧的《山行》这首诗时,引入课文、板书标题,知诗人、解诗题后,我先让学生自学这首诗,并思考:“诗人在什么季节游览山林?你从哪句诗中看出?诗人看到了哪些景物?想到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情感?”趁学生自学、同桌交流之际,我在黑板上写下了原诗。正待我走下讲台,准备参与学生的讨论时,我发现了一只高高举起的手,一定是她在自学交流中遇到了困难。我径直来到她身边,俯下身问道:“你有什么困难吗?”她指着黑板小声说:“老师,你把‘白云深处有人家’的‘深’写错了,应该是‘生机’的‘生’。”我回头一看,果真如此。我走到黑板前正想把这个…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节观摩课。老师正在上 《第一场雪》。 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山 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 一层厚厚的雪。” 老师问:“‘山川’是什么意思?” 学生答:“‘山川’就是高山河流。” 老师又问:“文章中不是有‘河流’了吗?如果‘川’字当河流讲,这个‘河流’不是重复了吗?”  相似文献   

3.
教学《望洞庭》一诗,我早早熟悉好教案,步入课堂上课。课至高潮时,突然出现了一段特殊的插曲——诗意理解完了,我问:"你们最欣赏这首诗中的哪一句?"一名学生举手说:"我最欣赏‘白银盘里一青螺’这一句。""为什么最欣赏这一句?"我追问。学生回答说:"因为诗人用了比喻的方法,把洞庭湖比作了白银盘,把湖中的君山比作了青螺。""这样的比喻有什么妙处呢?"为了让学生体会比喻的精  相似文献   

4.
去年,我在一所小学听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讲唐代诗人骆宾王《鹅》一诗。当这位教师讲到诗的第二句“曲项向天歌”时,一个学生问道:“老师,您说‘颈’指脖子,‘项’指脖子的后部。为什么用曲‘项’而不用曲‘颈’呢?”这位教师竟没有回答出来。其实,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诗人描写鹅鸣叫时的姿态,用“项”而不用‘颈’,这同诗人的观察角度及鹅的游向有直接关系。试想一下,诗人观察鹅时,首先看到的是鹅的“项”,即鹅脖子的后部,可见诗人是置身于鹅的背后,而鹅是从诗人的目下向远方游的。关于这一点,“红掌拔清  相似文献   

5.
特级教师斯霞为了让学生理解《我们爱老师》一课中“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这个比喻句,作了如下的精心设计:“对这一句如果学生自己能提出问题:‘我们小朋友怎么成了花朵了呢?’那就最好。要是他们提不出来,教师就得启发:‘这里的我们是指什么人?为什么把小朋友比作花朵呢?’(幻灯片映出一张张笑容可掬的小脸)‘看,这些小朋友可爱吗?好像什么一样?’(生答)‘对呀,花朵美丽可  相似文献   

6.
公开课上 ,我正在引导学生鉴赏《登高》一诗是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突然 ,坐在教室后排、平时极少发言的王乾乾同学站了起来 :“老师 ,这首诗中的‘不尽长江滚滚来’为什么没写成‘不尽长江滚滚去’呢 ?”我没有料到他会起来发言 ,更没有料到他会在公开课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一时间思维竟似真空一般停滞了几秒钟。一些同学开始窃窃私语 ,听课的老师也纷纷扭头去看那个“不懂事”的学生。看到大家投来的异样的目光 ,王乾乾尴尬地站在那里 ,低下了头。我示意他先坐下。“为什么没写成‘不尽长江滚滚去’ ?或许作者…  相似文献   

7.
[案例]四年级《争吵》在教学《争吵》一课时,有学生提问:“争吵不好,‘我’和克莱谛为什么要吵架呢?”这可是学习这篇课文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弄清了这个问题,有利于进一步理解课文,体会“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宽容,团结友爱”的道理,从而达到学习这篇课文的教育目的。因此,我问:为什么要吵架,这吵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有些学生认为是“克莱谛把‘我’的笔记本弄脏了”,有些学生认为是“‘我’嫉妒克莱谛得了奖”。双方各持己见,声音越来越大,甚至快要争吵起来了。看到这种情况,我因势利导,让学生学习电视上的做法,通过摆事实,讲根据来说明自己的观点,也来一次辩论赛。赞成第一种意见的为蓝方,赞同第二种意见的为红方。  相似文献   

8.
一次语文课上,一开讲我便信手在黑板上写下了课文的题目:我家的小院,并让学生一齐把课题读一遍。这时,一位学生站了起来,说:“老师,您把课题中的‘园’写成‘院’了。”我疑惑地看了那位学生一眼,低下头看了一下课本,呀,确实是“我家的小园”!于是,我马上把“院”改成了“园”。这时,一个念头从我的脑海里闪过:这里为什么要用“园”而不用“院”呢?“园”与“院”有什么不同呢?何不趁此机会让同学们探究一番呢!于是,我对大家说:“这位同学观察真仔细,老师要谢谢他。可大家是否想过这里用‘院’可以吗?‘园’与‘院’到底有…  相似文献   

9.
在历史教学中,我积累了一些诗歌、对联等,适时引入历史教学,产生了良好效果。在导入新课时巧借诗歌、对联,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在讲《匈奴的兴起与汉帝和战》一课,就引用了“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这首诗。并和学生一起分析“狼烟”“鸣镝无声”的隐含意思,以及“一曲琵琶”代指哪件事。我在上《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一课时,引用了“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一诗。并让学生讨论:这首诗反映了我国什么时期的历史事件?诗中的“鬼”“豺狼”各指什么人?他们为什么要“叫”…  相似文献   

10.
何绮华 《小朋友》2004,(9):2004
三“么”魔法小时候,有一天我作文写不出来,妹妹看我苦着脸发脾气,一直问:“你要写什么?”“为什么写不出来?”“你可以想想怎样写?”我心情不好没理她,她却像饶舌的八哥一直重复这些问题,最后我不耐烦了,照她的句式大声回答:“我要写‘大扫除’、写‘为什么要大扫除’、写‘怎样大扫除’”我一说完,好像得到魔法似的,马上找到灵感了;而且发现这个“魔法”之后,大部分作文都是用这方法“过关”的。现在我就告诉你这个“魔法”吧! 我把它取名为“三么魔法”,简单地说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词。  相似文献   

11.
一位教师执教《早发白帝城》一课,在课上她想体现新课标精神,就让学生大胆提问,结果学生提出了以下的问题:李白写了多少首诗?李白的酒量有多大?李白这首诗是怎么写出来的?李白这首诗有什么特点?江陵在什么地方,现在叫什么名字?李白有个好友叫杜甫,李白的诗歌风格与杜甫有什么不同?我听说这是李白在被流放的途中重获自由时写的,他为什么被流放?他又为什么获得自由?白帝城的名字是怎么来的?有什么掌故?……一连串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把这位老师“镇”住了。这些问题与她设想的教学思路风马牛不相及,面对一大群听课老师,尴尬极了,于是她在课后伤…  相似文献   

12.
王立宪 《学语文》2003,(4):10-10
诗人梁小斌的诗《我热爱秋天的风光》以一种复唱之美表现了他对秋天的热爱。全诗只十七行,但“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却出现三次。一般来说,这样短的诗应尽量避免用语的重复,因为如弄不好,就会给人以语言不丰富和思维空间狭窄的感觉。而梁小斌在这首诗中的复唱却收到了非常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严伯春 《师道》2006,(7):28-28
上课了,我直接点名学生读题《观书有感》。“知道作者吗?”“朱熹。”“还记得‘熹’的意思吗?”“早晨的阳光。”“用‘熹’组词。”“晨光熹微。”———这是刚在前面《游天然动物园》里出现的词。我说:“今天我们所读的朱熹的这首诗是否也如早晨的一缕阳光,把我们心里照得亮堂堂呢,现在我们来读诗。”学生一个个或沉静或略带夸张地朗读起来,在学生们把诗读通顺之后,我和学生交流起对诗歌意思的理解。我问学生:“知道诗写了什么吗?”“池塘。”“什么样的池塘?”“是很清澈很可爱的池塘。”“你说得没错。再读读诗歌,你能把作者笔下的可爱…  相似文献   

14.
一字师     
七月盛夏,陶行知应邀去江苏南通,在一所小学讲“创造教育”。望着孩子们稚气的脸,他想起了山海工学团的小先生们,于是,他向大家推广小先生制。他念了一首自己写的诗:“不做工,要吃饭,什么人?王八蛋。要吃饭,不读书,什么人?老母猪。读了书,不教人,什么人?不是人。”他的诗通俗有趣,学生们都被逗乐了。有个八岁的孩子站起来认真地说:“陶先生,‘什么人?不是人’,可不大好。‘不是人’不具体,桌椅不是人,鸡鸭也不是人。‘不是人’还有点骂人的味道。”“真的,你说得很对。‘不是人’的确像骂人。请你给我改一改怎么样?”陶行知诚恳地说。小孩子…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堂复习课,复习文言句式,有同学提出一个问题:“‘相如止臣’里的‘止’字不是使动用法。”“为什么?”“使动用法的词语一般译为‘使……怎么样’,而‘相如止臣’可以翻译为‘蔺相如阻止了我’;不宜译为‘蔺相如使我停下来。’”同学们七嘴八舌。我转过身,在黑板上写下两句话:“我们战胜了对手。”“我们战败了对手。”“在第一句话里,谁是胜利者?”“我们———”斩钉截铁的回答。“在第二句话里,谁是胜利者?”“我们———”仍然是斩钉截铁的回答。“这么说来,战胜即战败,战败亦战胜了?这是为什么?”教室里一时陷入沉寂。“能不能从…  相似文献   

16.
初步体会了《石灰吟》的“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一诗句后,有位学生突然问:“老师,我们习惯说‘粉身碎骨’,可这句诗中却用‘粉骨碎身’,这里的‘粉骨碎身’与“粉身碎骨’意思是不是一样呢?为什么要用‘粉骨碎身’呢?”刹那间,教室里寂然无声,我也愣住了。这可是我事先根本没想过的问题。我略一思忖后,笑着说:“谢谢张楚同学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现在就让我们利用集体的力量———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这个问题。各小组的同学想想准备怎么办。”生:查字典,查资料。(教室里热火朝天,各小组争先恐后翻阅《成语字典》…  相似文献   

17.
点燃诗意     
1教师是耕耘爱的人,他的神圣职责就是在每一颗童心上播撒希望的阳光。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选择一种优美的教育方式,我选择的是“诗教”。2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和许超同行。“许超,最近又有什么诗作?”我“只写了一首。”他有些不好意思。“什么内容?”“题目是《剪子》,全诗只有六个‘团聚便是伤害’。”“哦,‘团聚便是伤害’,”我低低品味着,忽然大声赞叹道:好诗啊!”许超有些不好意思起来,他的脸“诗不能以长短定优劣,鲁藜先他的《鹅毛却大多短章,不过,那可是激情!”他微微点头,似有所悟。“最近,我也写了一首小诗,题《关于诗的遐想》,…  相似文献   

18.
杜甫诗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如果把这首诗用到教学上也恰到好处。曾经有一位老师在上语文课时,问:“谁能用‘凡是……’造个句子?”  相似文献   

19.
张帮群 《教育艺术》2002,(10):46-47
课堂上 ,学生大声诵读初中语文第六册《君子于役》这首诗。背诵后 ,我问 :“《君子于役》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写一个妇女思念在外服徭役的丈夫。”同学们参考“阅读提示”大声说。“但我们仅仅看到这一点还不够 ,还要运用想象让女主人公有血有肉地‘活’起来 ,栩栩如生地‘动’起来。那么 ,怎样才能让人物‘动’起来 ,留给我们一个鲜活的形象呢?请每个同学不妨设计一两个问题 ,看谁设计的问题能够生动地再现人物的性格。问题设计可以是多元化的、开放式的。”我提示说。三分钟后 ,王姗同学举手并站起来说 :“为了让人物能够‘活’在我…  相似文献   

20.
教学《秋天的画》一课时,我一改以往一问一答的讲读方法,来了个“大放手”,让学生以教师的身份去“批阅”课文,发现写得美的句子就画出来,或者对课文有什么补充就写上去。这样的角色转换,实际上就是把学习的权利与空间交给学生。几分钟后,他们的体会和见解使我大受鼓舞。一位学生说:“我觉得‘草地边的一行小白杨,飘下几片金黄的叶子’这一句写得好,‘飘’字特别美,我好像看到落叶像飞舞的蝴蝶一样慢慢落下,舍不得离开大树妈妈。”另一位学生说:“‘果园里有好多红星在闪烁,那是苹果成熟啦’这一句写得很美,使我想到舞台上演员穿着带有金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