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建辉 《教师》2010,(5):82-84
数学素养是学生以先天遗传因素为基础,在从事数学学习与应用活动的过程中。在自身的不断认识和实践的影响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数学化”思维意识与“数学化”地观察世界、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俗地说.一个人有数学素养好,就是说这个人数学头脑.能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一种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学生数学知识基础和数学的观念、能力、语言、思维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曹星海 《考试周刊》2014,(37):75-75
<正>《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数学素养是指人用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倾向性,是学生以先天遗传因素为基体,在从事数学学习与应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主体自身的不断认识和实践,使数学文化知识和数学能力在主体发展中内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数学化"思维意识与"数学化"地观察世界、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  相似文献   

3.
一般地,说一个人的数学素质好,与说一个人有数学头脑意思差不多,归根到底是指他能从数学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们从素质的定义与数学学习活动相结合来阐述:数学素质是学生(主体)以先天遗传因素为基体,在从事数学学习与应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主体自身的不断认识和实践,使数学文化知识和数学能力在主体发展中内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数学化  相似文献   

4.
达世兰 《农村教育》2005,(11):56-56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是学生经历数学化过程的活动.也是学生自己构建数学知识的活动.数学教学.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面对现实的具体问题。从数学的角度,用数学思维的方式,参与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经历数学问题的产生,数学知识的形成.数学结论的得出的过程.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5.
"数学素养"是近年来数学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是一种综合素质,主要表现在观念、能力、语言、思维、心理等方面,包括数学意识、解决问题、数  相似文献   

6.
朱丽凤 《现代教学》2009,(10):58-58
课程标准中大量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刻画小学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具体分析,就是要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要让学生经历知识与技能形成与巩固过程,经历数学思维的发展过程,经历应用数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与态度。  相似文献   

7.
让学生学会解决数学问题将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所谓“学会解决数学问题”就是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拓展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建立一种以活动促进发展,以开放性解决问题为基本策略的学习模式。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形成学生自主发展的态势,通过学生自主的内化活动去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现实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景,组织生活化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在主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数学地思维,感受数学的价值与作用,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实现数学知识生活化,生活世界数学化的一种数学教学思路。本就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理念与实施策略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数学素养不是简单的数学运算技能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堆积,而是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建立数学意识,有数学化的思维方式和数学眼光。为此,教学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数学的本原出发来学习。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堂就是教学加活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实践意识,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恰如其分地组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生动、活泼的数学教学活动、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积极创新,使其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开发,数学能力、数学思想得到充分的发展,是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  相似文献   

11.
正基础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必须强调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学生。在数学教学中应该全面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是我们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自主学习就是要尽可能拓展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建立一种以活动促进发展,开放性解决问题为基本策略的学习模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形成学生自主  相似文献   

12.
学生的数学素养是一种综合的素质,表现在个人的意识、能力、思维、心理等诸多方面,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需要在数学学习中,通过数学知识水平的不断提升和数学实践的日渐丰富,形成数学化的思维意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综合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其数学素养的关键所在应该是数学课堂教学,基于此,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策略,作如下几方面的探究。一、呈现生活中的数学,通过感知提升素养小学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于自己生活中熟悉的或密切相关的事物,在其他环境中出现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果我们在教学中,  相似文献   

13.
问题解决是数学教学中一个永恒的主题,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指向反思、应用、创新、数学化等较高层级数学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问题解决旨在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分析、创新、数学化的意识和能力,亦是指向高阶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探讨数学问题解决就是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演绎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等高阶思维.  相似文献   

14.
周正洪 《考试周刊》2010,(52):119-120
荷兰著名数学家费赖登塔尔教授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才能使现实世界数学化。"反思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从未知或知之不全到已知的自主探索追求结论的过程,是学生经历挫折与失败、探索与成功的学习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激活学生有效反思,让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建构认知的主体位置。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应给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交流中学会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在亲历数学化过程中尝试多种体验。  相似文献   

16.
林孟 《新疆教育》2012,(7):95-96
数学教学应注重“数学味”,淡化“生活味”,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效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弗赖登塔尔曾说过:“与其说是学习数学,还不如说是学习数学化。”如何实施“数学化”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儿浅见。  相似文献   

17.
数学是一种语言,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尽管目前对数学素质的内涵仍处在研究中,但纵观国内外数学教育界对数学素质的做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其含义:数学交流的能力;应用数学的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数学的思想方法。可见,在国民数学素质的构成要素中,数学交流能力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数学教学应注重“数学味”.淡化“生活味”.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来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效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弗赖登塔尔曾说过:“与其说是学习数学.还不如说是学习数学化。”如何实施“数学化”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点儿浅见。  相似文献   

19.
数学课堂就是教学加活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的中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实践意识,把课堂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场所,恰如其分地组织数学活动、发展学生思维,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数学化、思维化、符号化”这三个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