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关系到大学生能否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本文对当前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重塑的必要性做具体分析和探讨,指出重塑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2.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仰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中一个重要课题,关系到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人才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信仰具有主流信仰与多元信仰并存、科学信仰与宗教信仰同在、个体信仰明确而共同信仰模糊、信仰价值取向功利化等特点.文章分析了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信仰的主要因素,包括民族地区发展的差异性、意识形态的复杂性以及价值观念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当前,对大学生进行信仰教育非常重要,它关系到能否培养出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也关系到人的全面健康发展。进行信仰教育目标在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四有”新人;内容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五信”教育,即物质信仰、精神信仰、伦理信仰、国家社会信仰和宗教信仰。基础是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点是夯实大学生的法纪信仰和道德信仰,关键是弘扬主导信仰,根本是着眼最高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4.
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的信仰危机及其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转型必然会伴随着程度不同的信仰危机。而大学生的信仰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因此要冷静的分析大学生的信仰现状及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才能更好的进行信仰建设,使大学生牢固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他们信仰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国未来的命运。所以,大学生必须有正确的信仰。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许多同龄人都陷于时代的车轮下,有些人却往往能幸免,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有足够强大的内心,更是因为坚定的信仰。大学生是信仰教育的承担者,他们在教育中表现出来的主体能动性尤为重要,关系到是否替国家、民族培育出优秀的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更是影响到人类进步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高校信仰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大学生是否具有信仰、具有何种信仰对大学生本人来说事关其人生发展的方向,对社会和国家而言,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兴亡。面对社会转型时期良莠不齐的信仰表现,本文通过调查分析,指出目前大学生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探讨构建大学生良好信仰教育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新疆是我国民族成份最多、多种宗教并存、信教群众最多的省区之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否有信仰、有什么样的信仰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和新疆的稳定与发展.因此,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坚持要从新疆区情出发,弘扬民族文化,要从少数民族大学生所处的国际环境的角度,并着眼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未来重要作用,坚持系统性原则来强化少数民族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他们是否树立起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关系到中国的未来和发展.通过进行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度的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认同的现状,并从年级、学科、是否学生干部、是否经过党课培训的角度进行分析、讨论,指出今后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信仰是复杂纷繁的社会生活在人的精神世界的内化,从一个特定角度反映了民族的化性格。对中国人的鬼神信仰进行批判与反思,是五四时期改造国民性的重要内容之一。五四作家在小说中借鬼神信仰解剖民族灵魂,观照社会人生,构建了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