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寻根》2017,(1)
正西藏是一个有许多高原特色文化的地方。西藏人不仅身材健硕,而且心态也非常好,吃苦耐劳,西藏特有的这种"打阿嘎"体力劳动,就反映出西藏民众独特的乐观心态和文化风貌。传统悠久的"打阿嘎"当我们行走在西藏,会时常不经意地在一些建筑工地、寺院和一些重要建筑物的维修场所,看到一种有趣的劳动场面:一群男女队列整齐地手握木棍连着石饼的一种  相似文献   

2.
木祥 《大理文化》2010,(11):36-40
喜马拉雅山下的拖拉机在我的心里,喜马拉雅山下的事物,已经只是属于回忆。自从西藏回来,我没有想到过要去西藏。到现在为止,我都不敢动进藏这个念头。我进西藏出西藏都是从青藏线去的,进出都用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现在,如果我选择其他的进藏方式,已经完全失去了进藏的意义。一种选择,是我对西藏那段生活,对西藏这个词语产生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西藏自治区山南艺术团于一九六五年八月成立,位于具有西藏粮仓之美誉的山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泽当镇。山南艺术团是以歌舞表演为主的专业性文艺团体。山川灵气,钟于人物。该团继承藏民族优秀艺术遗产,吸收其它民族的优秀艺术养料,创作当代艺术作品,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创作的歌舞艺术表演作品得到了国家、自治区的多次奖励。一些优秀的艺术家随同西藏艺术团曾在日本、奥地利、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演出,是一支富有光荣历史、技艺精湛的文艺队伍。三十年来,足迹踏遍山南的山山水水,乡乡村村,活跃在雪域大地。曾多次代表西藏…  相似文献   

4.
六、人类学的田野调查在中国的这么多年间 ,葛维汉对四川西藏交界地区、四川云南交界地区和四川省内及周边地区进行了十五次夏季考察。这些关于他的人类学田野调查的情况是从《1 92 3年— 1 93 6年大卫·克罗克特·葛维汉论文指南》 (罗森威格 ,1 984年 )和各种葛维汉写的有关其搜集之旅的文章和书籍中搜集的。在可能的情况下 ,我已经试着写了一些与此相关的文章 ,描述这些考察。在一些情况下 ,没有关于这些考察的笔录 ,而找到的参考资料又没有注明日期。在本章末尾 ,是一份我尽可能搜集到的有关这些调查的暂时编年目录。1 92 1年 ,葛维汉第…  相似文献   

5.
名人名言     
我的产业是这样美,这样广,这样宽;时问,就是我的财产,我的田地是时间。——歌德我们没有学习到一些有用事物的日子,每天都是被白白浪费掉的。人拥有的东西没有比光阴更贵重、更有价值的了,所以千万  相似文献   

6.
在西藏的宫殿,寺院以及过去贵族的府邪、庄园的经堂里,都有绘制壁画的传统和悬挂唐卡的习惯,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壁画和唐卡也开始走向寻常百姓家。西藏著名的古建筑,可谓一座座绘画艺术博物馆。古代画师们创造出许多具有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壮观画卷,其数量之多,非常惊人。大昭寺的壁画面积达4400平方米;各大寺庙中,都藏有相当数量的唐卡。布达拉宫名叫“国唐”的大型缎制唐卡,上绣无量光佛巨像,高56米,宽47米,张挂出来,十几公里以外都能看见;宫内一幅“赛宝会”壁画,就是描绘悬挂唐卡的情景。壁画,含意明确。唐卡,系藏…  相似文献   

7.
藏族歌舞     
西藏享有“歌舞的海洋”之称。藏族人民能歌善舞,每逢节假日,不论你走到什么地方,都可以看见青年男女,老人小孩、翩翩起舞;每逢秋收打场时节,农民们一边劳动,一边唱歌,一边围圈起舞;在牧区,经常举行有趣的青火晚会,人们通宵达旦,跳呀唱呀,尽情欢乐;在城镇,只要天气稍为暖和,人们便在假日阎家而出,到林卡里边喝青棵酒、酥油茶,边跳民间舞蹈,从早到晚,兴尽而归。在西藏,“歌舞”不完全是舞台上表演的概念,而是群众性的一种爱好和娱乐,人们形容说:西藏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西藏民间舞蹈种类很多,风格各…  相似文献   

8.
康藏公路修筑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是我国经略西藏,辐射南亚次大陆的重要战略公路,其修筑过程筚路蓝缕,付出了巨大的艰辛和努力,也铸造了我国乃至世界公路修筑史上的奇迹。本文回顾和总结公路修筑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经验和做法,对军工筑路、开展"工程民主、技术创造"运动、借鉴苏联先进筑路技术和经验、工程运输保障、工程财务管理和监督检查、工程建设中的人事工作、筑路过程中政治工作与"老西藏精神"的铸成等进行了总结和记述,并反思其修筑过程中一些不足及原因等,以期从工程技术史的角度全面展现康藏公路修筑的伟大历史壮举。  相似文献   

9.
西藏及其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扭力著称于世,成为世界上不少人日夜神往的地方。中国的统一强盛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政策,给西藏的民族传统文化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西藏,让西藏走向世界,是西藏几十年来,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对外文化交流的主旋律。1987年,西藏歌舞团成功出访北欧五国(瑞典、挪威、丹麦、冰岛、芬兰)。同年,西藏藏戏艺术团应美国亚洲友协彼特·戈登夫人邀请赴美演出,在纽约等14个城市演出26场,引起轰动,美国报界和广大观众为之倾倒。1987年7月,中国西藏音乐艺术团应英国BBC广播公…  相似文献   

10.
蜿蜒在"世界屋脊"的康藏公路修筑于1950年4月,至1954年12月通车,历时近五年,分为四个阶段修建,是我国乃至世界交通修筑史上罕见的壮举。康藏公路的修建改变了西藏人背畜驮的原始交通方式,开辟了西藏交通新纪元,翻开西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篇章,对西藏在社会进步、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民族关系和现代化开创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实言 《世界文化》2001,(2):36-37
元月一个寒冷的夜晚,多梅尼科领导的海上侦缉小队正在月光下严阵以待。他们那艘装有4个发动机的侦缉船,最大马力可达1720匹,可谓一艘快艇。不过,他们的对手——那些偷渡船的设备也毫不逊色。在风平浪静时,偷渡船仅用一个小时,便可穿越阿尔巴尼亚与意大利南端之间那个宽110公里的奥特朗托海峡。晚10点,电台里传出了指挥部的声音:“一艘偷渡船正在途中,位置是东经18°、北纬41°的圣·卡塔尔多海域”。“明白!”多梅尼科一边回答,一边命令他的4名部下出发。15分钟后,侦缉船的探照灯强光,便直射在一艘10米长、由两个大马力舷外发…  相似文献   

12.
溱潼会船     
沈安娜 《寻根》2012,(2):65-72
每年的清明节期间,位于苏北里下河腹地的姜堰、兴化、东台三市交会处的水乡古镇溱潼,都要在溱湖国家湿地公园隆重展开全国规模最大的水上狂欢——清明大会船。届时,600多条船只和上万名会船选手将参加会船表演。还有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几十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及夫人、  相似文献   

13.
巨蟹捕捞记     
世界上最大的螃蟹是日本的高脚蟹。蟹腿全部伸展开足有3米多长,蟹盖长32公分,宽26公分,比人的脸还要大。因为栖息在深海里,所以它的生态至今鲜为人知。凌晨3点,人们还在酣睡的时分,记者登上拖网渔船从伊豆的户田港出发,在茫茫夜色中朝御前崎方向驶去。这是吃水15吨的船,连船长在内共3名船员。高脚蟹分布在从千叶到鹿儿岛一带的太平洋沿岸海域,但伊豆半岛附近的骏河湾是主要捕捞区。高脚蟹生息在水深200—300米海底的深泥里,10年左右便可长成2至4公斤的成蟹。户田港现已成为  相似文献   

14.
民族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由王贵、喜饶尼玛、唐家卫合著的《西藏历史地位辨》,是一本全面、准确地阐述西藏历史地位,系统地批驳“西藏独立”论,有力地发扬爱国主义的学术论著。几十年来,国际反华势力怂恿、支持达赖集团,发出叫嚣“西藏独立”的种种调言,主要有:“西藏从来不属于中国”;“元、明、清朝皇帝和西藏政教首领之间仅仅是个施主和受施人的檀越关系”;“民国以后西藏是完全独立于中国之外的政治实体”;“西藏以佛教立国,原本是清洁美妙的地方,不存在外国帝国主义势力,无需解放”;50年代初期“中国军队侵略、占领了西藏”…  相似文献   

15.
1994年,中国在海外举办各类文物展览20多个,受到展出国政府和人民的热烈欢迎。现撷取几例介绍给读者。《中国西藏珍宝展》在意大利由中华文物交流协会与意大利菲亚特集团属下的复兴集团及千里协会联合举办的《中国西藏珍宝展》经过3年多筹备,于1994年3月1日在意大利米兰揭开帷幕。这是中国第一次在意大利举办西藏文物展览,也是中国近年来在欧洲举办的规模最大、影响最大的西藏文物展。展品包括从新石器时代至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的艺术珍品109件(套),较全面地反映了西藏历史文化的沿革和与中原文化的渊源关系。可以说展览本身就…  相似文献   

16.
国家二级演员、中国音协会员、全国中青联委员、西藏音协理事。1978年就读于西藏师范学院艺术系,1981年赴上海音乐学院,师从声乐教育家常留柱副教授及王品素教授,毕业后在西藏歌舞团任独唱演员。他的演唱浑厚朴实、能较好地将美声唱法与西藏当代民族音乐融合在一起。他曾多次在全国各类声乐比赛中获奖,其中,两次获得全国少数民族声乐比赛一等奖。他曾先后随西藏艺术团出访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韩国及香港地区。他已载入(中国音乐家名人录)、(中国专家人名辞典》、(西藏当代艺术名人》。男中音歌唱家丹增…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青藏高原崛起一个新的艺术群体,人称"西藏画派"。西藏美术家协会主席韩书力为这一画派的开创者和领军人物,他的"韩氏黑画"在绘画界独树一帜,自成一家,海内外向其求画、订画者络绎不绝。  相似文献   

18.
幻象空间     
一 船沉到湖底后,小镇陡然热闹起来.早年是一个铁匠铺,现在变成两个,叮当叮当赛着锤、抢着锤.镇上的人觉得怪,那声音响了几十年、几百年,咋就不一样了呢?又一想,人家是挣饭吃,锤声急迫一些,其实很自然.小镇上响着打铁的声音,古朴的样子依然存在,只是那份热闹太吵人了.除了铁匠铺和棉花坊,还有洗脚房、美容店、歌舞厅,以前都没见过.  相似文献   

19.
“丝绸之船”通美洲□嵇立群中国与美洲的联系,在古代,有殷人东渡的传说,有慧深和尚到过“扶桑”的记述,等等。但是,闪烁其辞的记载、星星点点现象并不能确切地证实中国人到过美洲。并且,如果我们的祖先真的在很早的时候到过美洲的话,那也是偶然的飘航和幸运登陆,...  相似文献   

20.
高城 《寻根》2016,(4):109-114
正藏传佛教有许多隆重的节日,这些节日往往是展示和弘扬藏族宗教传统文化的重要时刻,流行于藏传佛教中的晒佛节,就是其一。晒佛节,又称瞻佛节和浴佛节,一般在藏历二月初或四月、六月的中旬举行,时间和形式各地略有不同。蔚为壮观的年度晒佛晒佛节,流行于西藏、甘肃、青海、四川及云南等藏区。每年这个节日到来时,各个寺院会将寺内所藏著名的巨幅布画及锦缎织绣佛像请出,抬到展佛地展开,让佛徒和世人观赏。展地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