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健  方珏 《考试周刊》2014,(9):195-196
本研究试图了解社区居民心理科学的普及状况,寻找普及心理知识的方法和途径。通过自编张家港市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情况问卷、防御方式问卷调查及访谈社区工作者,选取张家港市长安社区、万红社区、沙工社区等社区居民,发放问卷300份。调查内容包括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现状、对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及社区普及心理科学知识情况等,共收回有效问卷278份。调查结果显示,居民中有27.9%的人防御方式不成熟,70.3%的居民关注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64.8%的人愿意接受心理健康服务。在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量上,36~45岁社区居民需求最高,为38.5%,其次为25~35岁和46~59岁,分别为24.3%和23.8%,60岁社区老人需求量最低,为13.4%。有59.5%的人认为,如果遇到心理困惑,希望接受心理专业人士和社会工作者的帮助。如社区心理知识宣传力度不够、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人员缺乏专业化、心理科学知识普及率低、心理健康活动参与积极性不强。因此研究者认为,目前社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比较迫切,社区可以通过规范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内容及标准、组建专业化服务团队、普及心理健康理念、加强配套设施建设等途径让心理科学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2.
中国沿海大中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系统研究中国沿海大中城市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情况,从而为中国沿海大中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选择6个沿海大城市1300名社区居民进行田野调查.结果约60%的居民选择偶尔定期或经常需要心理健康服务;不同城市之间的心理健康需求存在显著差异(χ2=65.876).四成居民反映社区缺乏心理健康服务机构,40.1%的居民认为社区心理健康工作作用不明显.结论居民对社区心理健康的需求较多,不同城市的需求状况存在差异;社区心理健康宣传工作不到位,居民存在认识误区;社区心理健康工作开展困难主要来自资金困难.  相似文献   

3.
相对于国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我国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还在起步阶段.广东珠三角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虽已普遍开展,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部分西方国家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经验可为建立更符合珠三角城市社区实际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城市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自编问卷的方法,对全国16个省市74个社区的546名社区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近四成的社区居民处于心理亚健康状况;九成以上的社区居民对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有强烈的需求;当遇到心理障碍或困扰时,与其他个人或专门机构相比,居民更希望社区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在不同心理健康的服务内容方面,居民需求存在显著差异,同时不同年龄段间也存在显著差异。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对城市市民的心理健康服务需求进行调查,是社会各界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福州市各区585名市民进行问卷调查,初步获得市民心理健康服务需要现状和特点的资料.调查结果显示:市民心理健康状况评价较为良好,其心理健康状况客观评定得分为5分及以上者占总人数的9%,83%市民对自己的心理或精神健康状况评价较为积极;市民虽然需要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服务内容,但在接受心理健康的服务意愿却不是很高.政府、社区、大众媒体都要积极发挥自身力量,以提高市民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精神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社区心理服务是十九大提出的“构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社区党建服务群众的宗旨相一致。后疫情时代,社区党建硬措施与软服务相结合,通过开展社区心理服务,提高居民心理健康水平,是满足特殊时期居民获得感的温暖向度。提出打好疫情应对期社区党建同“心”抗“疫”心理服务组合拳的具体策略:强化科普“定心”,提振居民战胜疫情的信心;尊重需求“暖心”,公共服务和个性化服务相结合,实现与不同群体间的同频共振;良性沟通“舒心”,搭建线上交流“舒心桥”,织就信息沟通“连心网”,共建抗“疫”心理堤防;开展“贴心”服务,以“点对面”释疑解惑和“一对一”联系与跟进活动,全方位筑牢居民心理防护网。  相似文献   

7.
为促进后疫情时代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课题组运用自编的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服务需求问卷,以及供社区工作人员填写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现状问卷,通过问卷网对10个省、29个市的社区居民及工作人员进行调研。调查统计数据表明,我国社区居民对自身心理健康关注度较高,对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较大,但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了解不多,存在因社会认知偏差、心理健康体系不健全导致的求助无门现象;在求助专业机构、心理健康服务满意度方面,城乡社区居民存在显著差异,乡村社区居民的求助意愿及满意度更低。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在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同时,依然存在制度建设、经费支持、岗位设置缺乏及专业人才短缺、场地不足等问题。后疫情时代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构可以采取以下策略:落实政府责任加强政策支持,完善体制建设促进长效运行,联合多方力量形成网格体系,建立四位一体格局全面提升服务成效。  相似文献   

8.
杨镜梅 《成人教育》2015,35(5):76-79
为有效开展农村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采用“整合资源、提高认知、变通方式、开通管道”的方式方法,突破了“师资匮乏、观念束缚、经济制约、时空限制”四大瓶颈,使居民心理获得成长,生活质量与生产效能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9.
社区志愿者服务是居民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民生所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社区居民相互了解和交流的纽带。随着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已成为和谐城市建设的风向标也是摆在社会面前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文章通过对敦煌市社区志愿服务的调查,就目前敦煌市城市社区志愿服务中存在的服务意识不强、组织发育不完善、激励机制不到位等问题对敦煌市城市社区志愿服务发展进行思考,以探索社区志愿服务发展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目前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政府支持,建立心理健康服务职能中心,指导完善社区心理咨询服务网点,开展多样化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活动,促进社区居民心理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