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辛亥革命首先发难于南方新军并迅速得到各地响应,与革命党人在新军中成功地进行宣传鼓动密不可分。而不少新军统帅对革命默认、容忍甚至响应支持,为革命党人在新军中的活动提供了便利,从而客观上有利于辛亥革命的发动。新军第九镇统制徐绍桢就是这类统帅的典型。  相似文献   

2.
早在同盟会成立之初,孙中山提出了以攻占北京为上策的“中央革命”战略思想,革命党人前往京津地区积极活动,建立革命组织、运动新军,1911年10月,第二十镇新军统制张绍曾利用清政府举行“永平秋操”之机在滦州发动兵谏。失败后,中下层官兵又在滦州发动武装起义,滦州兵谏和起义合称滦州革命。滦州革命与武昌起义相呼应,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推翻清王朝封建专制统治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3.
九边重镇与明之国运──兼析明末大起义首发于陕的原因肖立军九边是指明朝在长城沿线设置的九大军事重镇,它们是: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又称三关镇)、延缓镇(又称榆林镇)、宁夏镇、甘肃镇、固原镇(又称陕西镇)。这九镇虽设于沿边,影响却很大。...  相似文献   

4.
黄兴三十一岁时与孙中山先生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价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其领袖才能有孙黄并称之誉。黄花岗起义,扩大了革命的影响,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条件:讨袁之役悲壮的历史,再兴护国战争的风起云  相似文献   

5.
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建立后,从1906年到1911年10月的武昌起义以前,先后发动了萍浏醴起义、潮州黄冈起义、惠州七女湖起义、钦廉防城起义、镇南关起义、钦廉上思起义、云南河口起义、广州新军起义及黄花冈之役(亦称辛亥广州起义)等九次较大规模的武装起义。其中三分之一是在现今的广西地区发生的。这就是1907年7—9月的钦廉防起义、1907年12月的镇南关起义和1908年3—4月的钦廉上思起义。这三次起义有关的一些地区,如钦州、廉州(今合浦)、防城、灵山等地,(当时属广东)分布在十万大山的东麓、南麓和北麓,均在祖国的西南边陲;历史上,这些地区的人民斗争多与广西其他地区人民的斗争连结在一起,在1902—1905年的广西各族人民大起义中更是同起同伏。  相似文献   

6.
宁都起义的爆发固然与"九·一八"事变后的国内政治形势有关,而中共自大革命时期就对起义部队进行的政治影响,中共地下组织在该部队中卓有成效的兵运工作和对起义的周密安排布署,中共中央和苏区党的指导、配合,才是起义之所以爆发和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7.
徐蒙翔 《唐山学院学报》2019,32(4):38-42,50
1929年6月29日,震惊全川的遂蓬武装起义在四川省蓬溪县牛角沟镇爆发。作为土地革命时期四川地区红军武装力量和革命根据地建设的一次重要尝试,遂蓬起义建立了四川地区第一个红色政权、打破了白色恐怖的危局、播撒下了无产阶级革命的火种、有力地配合了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开拓,因此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同时,正视起义失败的事实,分析失败的原因,对于当前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使命,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发生在1929年5月6日(阴历三月二十七日立夏节)的商南起义,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边区的重要的革命起义之一,由于时隔已久,行政区划变动等原因,人们对这次起义的名称说法不一。据我所知,这次起义的异称有以下几种: 一、“商城起义”。见《大别山烽火》第107页及《历史教学》1983年第8期《商城起义的时间》。二、“太平山起义”。见《革命红旗万岁》第24页。  相似文献   

9.
一、浙江军政府的成立浙江是晚清军事力量较弱的一个省,是光复会的发祥地和根据地,有着很好的革命基础。因此,20世纪初,在新军二十一镇中,在会党、商界、学界、省谘议局中,都有大批同盟会、光复会的成员。浙江也是资产阶级立宪派的基地之一,立宪派人在国会请愿与争回路权运动中,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其中一些还曾与反清革命运动有过密切联系。1911年11月3日上海起义的消息传到杭州,革命党人决定乘反动当局慌乱之际起义。4日晚,同盟会员褚辅成与光复会和同盟会会员朱瑞等,发动二十一镇81标与82标起义,上海派来的敢死队百余人助战。经一夜战斗,于…  相似文献   

10.
李利  刘涛 《下一代》2013,(2):10-10
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初创时期奠定重要发展基础的是著名的三大起义,即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秋收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二枪,广州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三枪。这些起义虽然都相继失败了,但她所播撒下的革命火种终成燎原之势。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上述三大起义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历史地位时有过这样的表述:“革命失败,得了惨痛的教训,  相似文献   

11.
徐志摩的思想、文学发展与其政治自觉、文学自觉这两方面的转化密切相关。文学自觉是徐志摩所特有,也因此,他有着与同时代其他作家、诗人不同的文学追求,他的文学自觉对于其后的京派文学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启蒙者如何面对革命——鲁迅革命观的历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人是鲁迅衡量革命合法性的准则,人的解放和自由是其革命理想;他肯定了政治革命的必要性和合法性,但反对利己的夺权革命;鲁迅支持同情无产阶级革命,但也看到了阶级革命内部出现新的集权萌芽的危险;因此在拥护革命的同时,更坚持思想启蒙。鲁迅的革命态度和对启蒙立场的坚守代表了启蒙者在革命面前应有的姿态。  相似文献   

13.
曹丕的《典论·论文》是中国古代文论里程碑式的著作,他在著作中提出关于徐干文中盈满“齐气”。后来人们对此有不同的解释,笔者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觉得“齐气”为徐干的气性和文风,这又与《周易》有着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14.
八七会议抓住了土地革命这个核心问题,发掘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生长点;制定了武装斗争的新方针,引领武装斗争的理论自觉逐步向实践跃升;提出了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任务,开启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理论探索历程;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意志,初步展现了独立自主的风格;毛泽东作为一个杰出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正在走向成熟.八七会议的缺陷同土地革命时期党内严重存在的教条主义有着内在关联.因此,八七会议虽然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始起步,但是这个起步是蹒跚不稳的,这个蹒跚起步的历程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具有重要启示价值.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一生的革命实践活动和理论创造活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不断革命论和过渡时期理论进退与共,成败相关。民主革命时期他曾突破了这两个理论原理的束缚;建国初期他又退回到这两个理论原理的立场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又延长和扩大这两个理论原理的使用范围。他为我们提供的经验教训证明,这两个理论并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6.
徐向前兵学艺术与《孙子兵法》关系密切,《徐向前军事文选》是其最好的见证。《徐向前军事文选》不仅多次征引《孙子兵法》,而且,徐向前热情地鼓励年青一代的指战员注意研究《孙子兵法》。除此之外,《徐向前军事文选》还见证了徐向前应用《孙子兵法》的实践历程。这主要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徐向前注重应用《孙子兵法》分析一些战役的成败得失,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与教训;二是徐向前注重应用《孙子兵法》提升作战指挥艺术。徐向前青睐《孙子兵法》,是我军领导高层注重学习和研究《孙子兵法》的历史缩影。  相似文献   

17.
1922年9月,陈独秀提出了一个用以代替“民主革命”的新口号———“国民革命”。陈独秀此举的重大意义,在于揭开了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的序幕。但他提出“国民革命”的原因及思想根源,至今尚没有深刻的揭示。实际上,陈独秀提出“国民革命”的动因,是为适应国共党内合作的需要。他一方面要解释中共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合作方式并非与资产阶级合并,另一方面又要把共产国际要求的“民族革命”与孙中山主张的“国民革命”密切结合起来,以便把国民党的国民革命引向反帝反封建的民族革命。  相似文献   

18.
早期中共党人对资本主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过程,这一曲折过程不仅与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过程存在密切联系,同时,也与改革开放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9.
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较大影响和重要地位.他的诗歌创作风格独特,在感情的宣泄、意境的营造、节奏的追求和形式的探究等方面,都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启迪,体现出特殊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