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政治体制改革是全面改革不可缺少的内容,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客观要求,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一样,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研究和探讨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客观必然性,对于顺利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基本矛盾问题是毛泽东、邓小平都十分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毛泽东虽然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但是没有把基本矛盾的思想贯彻到主要矛盾及党的中心工作中去。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大幕的开启,正是由邓小平对基本矛盾的研究和认识开始的,邓小平对于基本矛盾理论的贡献在于,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要区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必须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邓小平基本矛盾理论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我们改革经济体制,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这一基本思想,是毛泽东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在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具体运用.我们也只有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的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并坚决贯彻执行《决定》,这才能保证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也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创者.他提出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为进行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提供了理论的依据.他还提出了关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若干重要思想.他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发展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党中央、邓小平同志多次强凋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以保证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方面改革的顺利进行,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邓小平同志还指出,我国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赵紫阳同志也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有两个基本点,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是改革、开放。然而,有些人却误认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改变,把党政分工和政企分开看成是“取消党的领导”和“取消人民民主专政”。这种认识,就其多数人来说是因为没有弄清政治体制改革的含义。  相似文献   

6.
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础问题是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个深层次的问题,也是一个必须在理论上作出解释的问题。毛泽东的经济改革思想,从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提出的理论根据、基本矛盾的性质、基本矛盾的特点,以及基本矛盾的解决方法等方面,对经济改革的理论基础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是我国20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先导。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改革动力思想的体系颇像一棵大树,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认识是其根基,经济体制改革是其主干,政治体制改革是其分枝,昂扬的改革精神是其神经系统。毛泽东改革动力思想最终流产,究其原因,在于其存在"理想社会主义模式"的价值信念和过于高扬矛盾斗争性的思想观念,特殊的国际国内环境使得这一思想带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认为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之间也直接相互作用而构成又一对社会基本矛盾;他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又适应又相矛盾的状况”具体化为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或体制两种情况;他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即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的一整套理论和方法论原则。这对于我们今后坚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改革开放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是在总结毛泽东晚年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的失误和对国情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坚持了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把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分开,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表现进行深入具体地研究,找到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途径和方法,即改革;强调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社会主义的具体体制进行全面改革,通过改革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转化为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深化了毛泽东的矛盾动力论:以发展生产力为社会主义发展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提供了正确的思路和方法,找准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科学地解答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找到了发展生产力最具时代意义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着社会主义运动和发展的走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在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中,达到了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全面深层把握,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优越性,是把握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原则;要正确区分“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准确把握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相矛盾”方面,使改革有的放矢;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这些思想进一步继承并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落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还存在着许多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环节。因此,只有通过全面改革,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主义的各项具体制度更加完善,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得到充分发挥。加快和深化改革是党的十三大的主题,改革是振兴中华的巨大契机,是增强社会主义吸引力,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必由之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不可逆转。但人们对改革的认识不尽相同。本文拟就如何看待我国当前的全面改革谈一些看法,和同志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我国这次经济体制改革,是要对现行经济模式进行全面突破,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从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从理论上弄清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是搞好改革的重要思想前提. 改革是对现行经济体制的全面突破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出发,从理论上探讨了改革的哲学基础,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是我国社会改革的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应当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这是不会有什么疑义的。但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所涉及的范围很广,而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关系最为直接的经济理论,主要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和生产力标准理论。当然,这四方面的经济理论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制约性,不是孤立地起作用的,而是相互交错、相互渗透的。  相似文献   

15.
把教育制度同劳动制度联系起来考察,使两者的改革配合起来进行,我认为是《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我们现在进行的改革,是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的全面的改革,它涉及社会主义的具体制度的各个方面,是极其巨大的系统工程。中共中央在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时候,就提出要相应地改革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中共中央在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的时候,又提出要“相应地改革劳动人事制  相似文献   

16.
党中央多次指出,必须进行一系列改革,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改革,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没有希望。邓小平同志曾经十分尖锐地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邓小平文选》第140页) 只有进行改革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与以往阶级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不同所决定的。历史唯物主义用对立统一规律观察社会历史,认为社会  相似文献   

17.
国有企业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搞好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搞好国有企业改革,对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的有效结合,对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巩固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始终要依靠和发挥国有企业…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基本手段,以及改革是创造从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的条件的必由之路等方面,阐明改革在杜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认识改革的重要性、坚持改革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基本矛盾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维护安定团结和社会稳定。当前深化改革的关键是加深对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的认识,正确解决经济效益、社会公平原则等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20.
制度整体非均衡与“渐进式改革”的终结刘刚,王磊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实质上是寻求资源配置高效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制度选择过程,其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体制改革方式的选择取决于制度非均衡的状态,在不同的制度非均衡状态下,改革方式的差别会引起不同的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