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胡斐 《科教文汇》2013,(9):103-104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繁荣及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我国的休闲体育得到了较快发展。本文在充分认识我国休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我国休闲体育目前存在的问题,论述了我国休闲体育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杨光 《内江科技》2008,29(2):43-43,52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条件下,体育与休闲结合而产生的休闲体育,是体育文化的发展和进步。面对全球化与西方体育文化的扩张、休闲体育方式的象征符号作用与休闲体育本质的背离、休闲体育商业化与休闲体育目的的冲撞等困惑,我们应该思考采取何种对策,才能把我国休闲体育文化引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3.
我国已经进入小康社会,休闲体育作为一种新兴的健康生活方式已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小康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休闲体育发展,同时,休闲体育也为社会发展、文明进步和经济增长作出了积极贡献,只有"双赢"才能促进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同时促进休闲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休闲体育的起源与背景进行了解和探究,分析了休闲体育发展的基本条件以及现状,指出我国休闲体育发展中存在的四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关于我国体育休闲运动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们对于身体健康的重视程度也不断提高。日常休闲体育锻炼作为人们提高身体素质最为适宜的锻炼方式,其有效开展对于我国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就我国体育休闲运动发展现状以及如何提高我国体育休闲运动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6.
杨海 《中国科技信息》2005,(13):217-217
英国政府在英国的休闲发展的过程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二战以后,随着经济的快速的增长,体育休闲娱乐越来越被普通的百姓所接受、所喜爱。这时候,政府就扮演者为民服务的重要的角色,充当着市场所不能调节的角色。我国政府长期将重点放在竞技体育发展,相对忽视了休闲体育娱乐的发展,政府应该重视人们体育休闲娱乐的发展,并采取实际行动。  相似文献   

7.
陈杰  任丽琴 《科教文汇》2008,(33):177-178
本文以湖北省黄石市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学生参与休闲体育的内容和动机的分析和研究,为我国休闲体育的发展及高校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归纳演绎等方法,在分析了我国休闲体育兴起原因的基础上,阐明了休闲体育对推动人与社会发展的作用,并对体闲体育的走向做了预测,提出符合性、发散性的体育活动将蓬勃发展;休闲体育发展将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学校体育相结合;社区体育将成为老年化社会休闲体育的最佳组织形态。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我国休闲体育消费的现状,对影响休闲体育消费的若干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制约我国休闲体育消费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促进休闲体育消费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0.
休闲体育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芳 《中国科技信息》2007,(19):167-168,170
城乡经济的发展,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多,推动了休闲娱乐体育的发展。但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本文从休闲体育的内涵与功能入手,结合当今休闲体育的现状及问题,进而提出了发展休闲体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岳广凤 《科教文汇》2012,(28):165-165,167
随着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深入.休闲体育观已经成为影响篮球选项教学的重要理念。高校体育教师要充分理解休闲体育观的精神实质.为培养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王博文 《科教文汇》2012,(33):150-151
本文以海南民族地区为研究对象,对休闲体育在海南民族地区的现状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就海南民族地区休闲体育的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海南民族地区休闲体育的发展势头良好.随着休闲体育继续推广,其将呈现出继续发展的深入化、开展方式的融合化、实施效果的扩大化及覆盖范围的广泛化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对陕西省的西安市、咸阳市、宝鸡市等十个城市761名18周岁以上的女性居民进行随机调查。分析了城市女性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特点,为陕西省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促进陕西省社会体育和家庭体育的快速发展。运用了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以及逻辑分析等方法。陕西城市女性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中老年女性;女性应更新观念,提升自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主动性;陕西省相关部门应注重大众传播媒体宣传、普及和推广,开展符合实际需求的休闲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进程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休闲时间的增加,中国城市逐步迈入全民休闲时代,然而从城市休闲文化现状看,存在着传统休闲在城市改造过程中逐渐消失、休闲内容单一、新型休闲存在贫富差异、公共(益)供给型休闲空间的缺乏导致社会公共休闲文化的缺失和市民素质偏低导致休闲品位有待提高等问题,从而体现出城市休闲文化的空间载体——城市休闲空间应充分发挥其功能以推进城市休闲文化的发展。本文以新城市主义的观点,探讨人性化的城市休闲空间,寻求休闲文化在城市空间中的平衡发展以使城市居民在休闲中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5.
在体育事业和产业化发展、高校扩招与就业难、国家鼓励创业的背景下,体育专业大学生要认清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开拓新的创业路径:开办体育俱乐部、创办体育健身休闲公司、协助有关单位组织体育活动、销售体育用品、开办体育中介服务、组织体育培训、销售体育彩票等;提出相关建议,旨在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创业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何羽璇 《科教文汇》2012,(30):141-143
试图从文化兴体视角探讨我国橄榄球运动推广的主要策略。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探析。认为文化崛起是提高橄榄球运动软实力、影响力的根本.对橄榄球运动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专业人才的培养、伟大形象的塑造、无形资产的开发及其综合效益的萌发具有促进作用。将橄榄球运动文化纳入我国体育文化发展战略范畴.结合休闲娱乐文化弘扬橄榄球运动文化、不断汲取国际先进橄榄球运动文化是促进我国橄榄球运动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张新  刘家明  朱鹤  李涛 《资源科学》2020,42(11):2196-2209
体育旅游已成为中国当前体育产业转型升级和旅游消费的热点。为科学认识大都市周边体育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并优化资源开发布局,本文以北京郊区为案例地,在对参与型体育旅游资源(Participatory Sport Tourism Resources, PSTR)分类基础上,运用空间分析等方法,探讨了1998、2008和2018年参与型体育旅游资源的时空演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①北京郊区参与型体育旅游资源分为休闲娱乐型、拓展运动型和刺激探险型3类;经统计,休闲娱乐型资源数量最多,刺激探险型资源数量最少但增速最快;就资源集聚度而言,刺激探险型>拓展运动型>休闲娱乐型。②北京郊区PSTR空间分布整体呈现“东南密、西北疏”的特征,且随距中心城区距离的增加,PSTR数量波状递减;1998、20008和2018年北京郊区PSTR分布由西北向东南演进,且趋向中心城区布局的特征越来越显著,PSTR集聚峰值区由距中心城区30~40 km逐步缩减至20~30 km;3类资源的时空演化格局存在显著差异。③北京郊区PSTR空间格局的形成受地形、水系、人口、交通、政策与规划等自然和人文因素的综合影响,在不同因素作用下3类资源呈现不同的空间分布规律。其中,交通是影响空间分布的基础性因素,政策与规划因素发挥着关键性引导作用,一定程度上塑造和强化了PSTR的空间格局。以上研究发现对进一步优化北京郊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体育旅游产业的合理布局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董永利 《科教文汇》2012,(15):131-133
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等对休闲体育与电视传媒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认为:休闲体育与电视传媒是相互依存、共赢发展的关系;休闲体育以其休闲性、趣味性、娱乐性丰富了电视节目,为电视节目吸引了大量观众;电视传媒在休闲体育传播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为休闲体育运动的举办带来巨额收入,为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电视媒体对休闲体育经济和休闲体育文化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彭思羽 《大众科技》2014,(4):131-133
文章从休闲旅游业的演变和人们不断上升的新需求入手,针对我国休闲度假型酒店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广西来宾市象州县国家4A级温泉旅游度假景区-古象温泉度假村为研究对象,运用态势模型分析度假村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双核开发模式等相关理论,提出建设温泉文化、丰富营销手段、开发多样化度假型产品的创新经营管理对策,对提升地域性休闲度假型酒店的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推动广西休闲度假型酒店的开发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鲁娟 《科教文汇》2014,(21):84-85
文章以长沙市25~55岁之间的职业女性为例研究了职业女性的休闲体育现状,发现:目前部分职业女性虽然认识到了休闲体育运动的价值和重要性,但参与兴趣却不高,并没有将其落实到日常的生活之中;参与动机主要集中于娱乐放松、增强体质、减肥塑形三个主要的方面,部分职业女性存在参与过于盲目的问题;目前职业女性的休闲体育活动还没有形成良好的参与规律和参与习惯,仍然较为随意;参与以免费场所为主,在项目选择方面则以强度适中、技术要求低的项目为主,且同时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