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丁刚上幼儿园小班。每天,送丁丁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总能看到孩子们在娃娃家里忙着照顾娃娃.在小舞台唱唱跳跳……孩子到幼儿园难道不用学习吗?怎么都在玩啊?老师说.这是幼儿园里的“角色游戏”。这个角色游戏有什么名堂呢?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娃娃家"游戏在开展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现阶段大多数幼儿园都十分重视幼儿园"娃娃家"游戏的组织教育,但是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幼儿园"娃娃家"游戏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教育者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加以改进,以实现幼儿园"娃娃家"游戏与幼儿园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顾晓婷 《学周刊C版》2014,(5):211-211
幼儿园“娃娃家”游戏在开展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现阶段大多数幼儿园都十分重视幼儿园“娃娃家”游戏的组织教育.但是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在幼儿园“娃娃家”游戏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相关教育者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加以改进.以实现幼儿园“娃娃家”游戏与幼儿园教育的有机结合.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4.
案例中,妮妮的"人太多了"这句话值得我们反思:区域活动规则合理吗?通常,娃娃家游戏普遍受低年龄幼儿的欢迎,而一个只有四个角色的娃娃家显然难以满足全班幼儿的需要。现实中,确实有不少幼儿园是采用发放角色牌的方法来限制娃娃家游戏人数的,这种看上去好像分工明确,每个游戏参  相似文献   

5.
《幼儿教育》2001,(9):23-25
某幼儿园游戏室。丁丁选择了“医院”游戏,老师觉得丁丁有些调皮,自控能力差,便动员他担任“挂号”的工作。由于很少有“病人”来挂号看病,丁丁显得无所事事。游戏评价时,老师还特意表扬丁丁能够“坚守岗位”。您觉得丁丁是在游戏吗?这位老师干预的方法是否合适?为什么?  相似文献   

6.
程英 《福建教育》2011,(3):25-28
角色游戏是幼儿以模仿与想象并通过扮演角色,创造性地反映周围生活的游戏。角色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游戏.它全面地反映了创造性游戏的特点。在幼儿园里,幼儿角色游戏主题很多,常见的有娃娃家、商店、医院、幼儿园、餐饮店(中餐或西餐)等游戏主题。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角色游戏存在忽视游戏本体价值,过分强调游戏工具价值的现象.侧重于关注儿童角色游戏的教育价值及与现实生活逻辑的相符性,儿童“角色”本身亦被异化.有必要在中外游戏精神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幼儿园“娃娃家”游戏案例探讨角色游戏在无目的、自由、对话、创生及情境体验内涵方面的精神特质,揭示幼儿园角色游戏开展的现实困境,思考相应的策略,以期儿童角色游戏精神的真正回归.  相似文献   

8.
正一.大班幼儿角色游戏存在的问题(一)游戏时间较短该幼儿园大班角色游戏的开展有固定的时间,集中在每周二、周四下午,但时间只有短短二十分钟,常常可以听到幼儿说,"我还没有玩够",甚至看到一些幼儿刚开始游戏就被老师宣布游戏时间结束了,然后就一个个地垂头丧气地回到自己座位上。(二)游戏主题比较单一角色游戏的游戏主题基本以"娃娃家"、"小医院"为主,多是照顾娃娃、过生日等情节,没有新  相似文献   

9.
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社会生活的有趣模仿,是幼儿园游戏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的限制,组织角色游戏需要一些有针对性的策略。我们通过对"娃娃家"这一典型角色游戏的实践,得到了一些开展角色游戏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正>一直以来,我们提倡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在幼儿园里积极开展各种游戏活动,特别是围绕主题的角色游戏。那什么是主题式角色游戏呢?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如娃娃家、商店、医院等,所以又称为主题角色游戏。它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在组织幼儿主题角色游戏活动时应该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然而,在主题角色游戏的开展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日前在幼儿园看了两个教育活动。其一是“角色游戏”。游戏一开始,教师分配一组孩子玩“娃娃家”,另一组孩子玩积木,这时一个幼儿提反对意见,说不想玩“娃娃家”,要玩“理发店”,老师说“现在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社会,对幼儿园小学化现象明令禁止,专家学者纷纷提出让游戏伴随幼儿的健康成长。面对这种社会趋势,幼儿园应作何反应呢?一直以来,我们都提倡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也在幼儿园里积极创设各种游戏活动,特别是围绕主题的角色游戏创设。那什么是主题角色游戏呢?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  相似文献   

13.
<正>一、角色游戏材料概念及幼儿角色游戏特点角色游戏通常都有一定的主题,开展角色游戏,材料是必不可少的。如娃娃家的"娃娃"、菜场的"菜"等等,材料是游戏的物质基础,适宜的材料不仅可以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还能促进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幼儿园各个年龄段的幼儿发展水平不同,所以游戏主题也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定的,小班幼儿在游戏时会有如下特点:平行游戏多、合作游戏少,与材料接触多,与同伴互动少。所以只有提供了与幼儿发展相适应的材料,才能促进其发展。  相似文献   

14.
山洞里的羊     
丁丁是个聪明又淘气的孩子,他在飞飞幼儿园上大班。 有一天,上常识课。老师拿来许多小动物的模型,有老虎、小鹿、黑熊、老狼,等等。老师在仔细地讲每种动物的习性。 刚开始丁丁还能认真听,可过了一会儿,窗外的小鸟叽叽喳喳叫起来,丁丁的心也就随小鸟飞走了。过了一会儿开始玩“动物回家”的游戏了,老师请小朋友每人帮助一种小动物回家。丁丁拿到了一只绵羊,绵羊住在哪儿呢?刚才丁丁没注意听,现在可不  相似文献   

15.
笔者在幼儿园的游戏观察中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为教师注意到的中断现象。在娃娃家的游戏角,孩子们正在精心地布置着场景,尤其是为娃娃准备了精致的小床。以下是游戏开展的记录:A女:娃娃呢?怎么没有娃娃呢?B男:今天不会有娃娃了。A女:为什么娃娃不见了?B男:娃娃是慧慧带来的,她昨天带回家了。A女:她不该带回家的,我们没有娃娃怎么玩呀?C女:好了,现在我是家长(妈妈),你(A女)是娃娃的阿姨,你(B男)是爸爸,你是舅舅,你是姐姐……A女:我不要作阿姨,我要作姐姐。A女:还没有娃娃呢,怎么玩呀?C女:那你(A女)作姐姐吧,你(原来的姐姐…  相似文献   

16.
某幼儿园游戏室。丁丁选择了“医院”游戏,老师觉得丁丁有些调皮,自控能力差,便动员他担任“挂号”的工作。由于很少有“病人”来挂号看病,丁丁显得无所事事。游戏评价时,老师还特意表扬丁丁能够“坚守岗位”。  相似文献   

17.
郭岗是我班的“差娃娃”,平时上课很少发言,游戏的主要角色也就自然与他无缘。可有一次外地幼儿园老师来观摩我班的角色游戏时,郭岗却主动要求担任较重要的“摄影师”。我怕他砸锅,  相似文献   

18.
刘剑莺 《山东教育》2012,(12):33-34
"娃娃家"游戏是小班幼儿最喜爱的游戏,孩子们在"娃娃家"的环境、情境中通过动作、语言来扮演角色,使用游戏材料进行角色互动,展开一系列的游戏情节,角色、材料、动作和情境是"娃娃家"游戏的基本要素。"娃娃家"游戏的内容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家庭生活,如做饭、吃饭、照顾小宝宝、整理房间、洗  相似文献   

19.
4岁的小丁丁全托在幼儿园,他吃饭、玩乐、游戏样样表现都挺好的,一点也不需要妈妈担心。转眼间,寒假要到了,丁丁妈妈开始发愁了。她带孩子没有经验,寒假有个把月的时间,孩子如果吃不好、玩不好,不仅让家长操心,对孩子的成长也不利,怎么办呢?丁丁同班同学乐乐的妈妈是个儿科医生  相似文献   

20.
覃丽 《广西教育》2014,(13):127-128
语言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尤其是小班幼儿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均提出,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由此可见,幼儿园应该采取多种方式为幼儿提供运用语言的机会。而角色游戏既是幼儿期常见的游戏形式,又是小班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可以很好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在角色游戏中,语言不仅是幼儿的交际工具,还是游戏的必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角色游戏"娃娃家"为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