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名言趣事     
这是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一位英国妇女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可不知何时开始教育为好。于是,便请教伟大的学者达尔文。当达尔文得知孩子已两岁半时,叹口气道:“唉,夫人,你对孩子的教育已晚了两年半了。”伟大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巴甫洛夫也说过一句名言:“婴儿降生的第三天开始教育,就迟  相似文献   

2.
内容简介: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那什么样的孩子是“好孩子”呢?教育是一门学问,如果家长在不知道“什么是好孩子”之前,便盲目地按照自己心里的标准去教育孩子,甚至采用了错误的方法.就会毁了孩子而不自知。  相似文献   

3.
著名的科学家达尔文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早期教育,而且把它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探讨。有一天,一位贵妇人抱着一个婴儿从远方专程来请教他。“请问达尔文先生,我想教育好这个孩子,你说从什么时候开始好呢?”“亲爱的夫人,”达尔文瞅了贵妇人一眼,很关切地问:“请问这个孩子几岁了?”  相似文献   

4.
雪莱尔 《家长》2009,(2):7-9
写在前面的话: 你知道自己的孩子喜欢什么吗?他爱玩哪款游戏?那款游戏哪个关卡最刺激?他是谁的“粉丝”?他都“稀饭”她(他)哪些地方?他每天除了写作业,还愿意做点什么?他的爱好是始终如一,还是“朝三暮四”?除了说“多吃点儿饭,快写作业,早点儿睡觉”,你和孩子还能聊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5.
入夜,常常问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怎么样呢?满意吗? 对绝大多数家长来讲,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孩子的教育开始变成了一件折磨人的心事。  相似文献   

6.
入夜,常常问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怎么样呢?满意吗? 对绝大多数家长来讲,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孩子的教育开始变成了一件折磨人的心事。  相似文献   

7.
“别拉了,你看你拉的什么破玩意,是曲子吗?什么调呀!平时都是怎么学的,怎么跟人家王紫月一起学二胡,人家拉得就那么好,你就这么差呢……”
  我连珠炮般的一番轰炸,女儿早已坐在那里哭成了泪人。看着小脸上的眼泪,我也于心不忍,但即使是这样,我也从来不放松对她的督促。这样比较与训斥持续了半年多,女儿的二胡拉的依然没有进步,难道是我做错了吗?我不得不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反思过后发现,其实我犯了很多家长都犯的错误,就是希望通过孩子间的比较来激励孩子努力向前。长此以往,就是形成了家庭教育中一种传统——“比文化”。  相似文献   

8.
“要开家长会了!”当孩子告诉家长这个消息的时候,家长们会是什么反应呢?是烦躁,害怕,还是期望?每一位家长都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情况,这既是他们的权利,也是班主任的责任。开家长会是学校和家庭双方相互交流教育思想、共同寻找教育方法的重要途径。那么家长会该如何开呢?  相似文献   

9.
所谓“狼孩”,是指被狼叼去而又回到人类社会的孩子。据报道,一个印度狼孩虽已有七、八岁,但其智力水平仅相当于六个月的婴儿。 由“狼孩”想到另外一件事:一位妈妈向达尔文请教应当怎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达尔文问她,孩子多大了?她说,两岁半了。达尔文说,你关心孩子的教育,迟了两年半了。 这两件事,都是耐人寻味的。 我们首先应该思考的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孩子的教育。 “孩子还小呢!”这是我们常常听到的放纵孩子或者为孩子的错误辩护的口头禅。一岁,两岁,三、四岁,孩子的确小。但科学和实践都告诉我们,婴、幼、少、青时期是培养习惯、智力和技能最易取得效果的时期;而且  相似文献   

10.
入夜,常常问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怎么样呢?满意吗? 对绝大多数家长来讲,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孩子的教育开始变成了一件折磨人的心事。  相似文献   

11.
再见     
当你说出“再见”这个词的时候,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会思考些什么呢?你是希望和别人分开,感觉“终于摆脱了”,还是希望哪怕分开了还要保持联络呢?  相似文献   

12.
引例:(1)你认识了一位新朋友,问她是否有孩子。她说:“有两个孩子。”那么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概率是多少?(2)你认识了一位新朋友,问她是否有孩子。她说:“有两个孩子。”你又问:“有女孩吗?”她说:“有。”那么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的概率是多少?  相似文献   

13.
《家庭教育》2009,(5):19-19
我女儿今年5岁多了,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孩子成了“十万个为什么”。她的小脑袋瓜里,好像装满了数不清的问题,一会儿问我:“妈妈,为什么今天是晴天,那么大的太阳挂在天上,明天就哗哗哗地下起大雨了?”  相似文献   

14.
丁丁是家里的“小皇帝”,爸爸和妈妈总是娇惯他,以致于到了中班还要老师帮他穿衣服、叠被子。为了增强丁丁的自理能力,老师不知建议过多少次,希望父母不要溺爱孩子,他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做,可是家长却不愿孩子吃苦受累。经过观察,我发现丁丁很热衷玩“娃娃家”,而且经常当“爸爸”。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一次“娃娃家”的游戏中,我问孩子们:“今天老师要做一次娃娃家里的孩子,谁愿意当爸爸?”“我”。丁丁立刻跳了起来。“丁丁,你为什么要当爸爸呢?”“因为当爸爸很舒服,什么都不用干,孩子还要听我的。”听了他的…  相似文献   

15.
许兰平 《成才之路》2013,(31):37-37
很久以前,看过这样一个故事:如果你知道一个女人怀孕了,并且她已经生了8个小孩,其中有3个耳朵聋,2个眼睛瞎,还有一个智力不健全,而这个女人自己又有病在身,请问,你会建议她生下这个孩子吗?没看下文的时候,我选择的是让这个女人放弃生下这个孩子,可从作者女儿的口中,我知道这个女人是贝多芬的母亲。她和班上大多数同学选择的是:建议生下来,给予这个母亲一点希望——万一这是个非常健康的孩子呢?  相似文献   

16.
女儿进入高中后,我算是领教了什么叫“高考战车”。我和女儿从容谈话的时间急剧减少。在女儿上高二时,没有和我商量,她就告诉我:“要分文理科班了,我报了文科。”在理性上,我是坚决反对中学分什么“文”、“理”班的,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怎么可能对自己“适于”学什么作出正确判断呢?我小心翼翼地问女儿:“你为什么这样选择呢?”女儿说:“老师说我没有数学脑子……”这话让我怒火中烧,一个为人师者,怎么可以这样摧毁学生的自信呢?尽管我对女儿很有信心,觉得她是一个心智很正常的孩子,品行也没有什么必须矫正的缺陷,但她的…  相似文献   

17.
那夜的烛光     
临睡以前,晴晴赤脚站在我面前说:“妈妈,我最喜欢的就是台风。”我有一点生气。这小捣蛋,简直不知人间疾苦,每刮一次大风,有多少屋顶被掀跑,有多少地方会淹水,铁路被冲断,家庭主妇望着60元一斤的小白菜生气……而这小女孩却说,她喜欢台风。“为什么?”我尽力压住性子。“因为有一次台风的时候停电……”“你是说,你喜欢停电?”“停电的时候,你就去找蜡烛。”“蜡烛有什么特别的?”我的心渐渐柔和下来。“我拿着蜡烛在屋里走来走去,你说我看起来像小天使……”那是多年前的事了吧?我终于在惊讶中静穆下来。她一直记得我的…  相似文献   

18.
男人有更年期吗?过去你们不曾留意。男人自己也不承认.但是渐渐地.你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他们变得敏感易怒.时常自怨自艾。自伤自怜。尤其听不得一个“老”字。四五十岁的年纪.他们早已是工作上的骨干力量.现在却感到力不从心.对那些龙精虎猛的后生小子竟然有一股微微的醋意。男人们感叹。他们的“中年危机”到来了,他们以为这是由于一时的心理失衡造成的.因此并末加以重视。其实.身体的种种症状已经宣告。男人的更年期开始了。  相似文献   

19.
姜凤君 《家长》2024,(7):27-28
<正>都说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说和做缺一不可,可很多父母都败在了“说”上。唯有父母管住自己的嘴巴,多信任孩子一分,多了解孩子一分,才能在教育的路上轻装前行。有位家长朋友专门找到我,想寻求教育孩子的方法,说儿子进入严重的叛逆期,她很无语,更是无助。据介绍,她儿子之前很乖巧,可最近变得特别不听话:做作业拖拉,睡前故意不刷牙,作业没做就想玩手机,总想约同学出去玩……我问:“那你是怎么处理的呢?”朋友叹了口气说:“还能怎么处理?只能不断地提醒他呀!可是同样一件事,我反反复复说了多少遍,他就是不听。”我疑惑地问:“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的?”她开始诉苦:“以前工作比较忙,没时间照顾孩子。写作业、刷牙等事情我也就是提醒一下,孩子基本都能乖乖地自己完成。今年老公赚钱多了,为了更好地培养孩子,我就当了全职妈妈,时间充裕了,就想多提醒孩子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结果孩子的自觉性反而变得更差了。”  相似文献   

20.
“差生”这顶帽子,宛如一盆冷水,浇得多少期望上进的孩子心灰意冷;“差生”这顶帽子,就是精神桎梏,束缚了多少天真、活泼的孩子,使其变得消沉、孤独、无望、麻木……难道“差生”真差吗?否!中小学从来就没有哪一方面都不行的“差生”,只有你这方面行,他那方面行,随时可以开发、随时可以奋起的“潜能生”。那么,“差生”从何而来呢?“差生”是机械的教育评价的牺牲品。传统的教育评价,过分地强调甄别和选拔,评价指标单一,基本以书本为核心,学生成绩一个方面差了,就以偏概全地界定为“差生”。轻率地将其一个方面不成功,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