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5 毫秒
1.
1引言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至今,电子计算机已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以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代产品了.第五代人脑智能化计算机的诞生在不久的将来也是必然的事.1946诞生的那台计算机,体积庞大、运算速度慢、用途单一,占地170平方米,用了约18000个电子管,重达30吨,每秒运算仅5000次,与当今随处可见的微机以及手提电脑无论是运算速度还是各种功能已不可同日而语.而今,我国生产的列世界第三位的大型计算机,其运算速度是每秒10万亿次.当年为军事上弹道计算而研发了电子计算机,研制者们可能没想到它会极为迅猛地发展,短短几十年已发展成随处可见,广泛地应用于各行各业,成为了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了.  相似文献   

2.
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重达30吨的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作为第一代计算机的代表,它运算速度慢,每秒只能 进行300次各种运算或5000次加法,是名符其实的计算用的机器。此后的50多年,计算机技术水平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运算速度越来越快,每  相似文献   

3.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1946年诞生于美国的陆军阿贝丁炮击场。它是一个庞然大物,占地面积170平方米,重量达30多吨,运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它使当时的一切运算工具相形见绌。人工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完成的弹道轨迹计算,它仅用3秒钟就完成了。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教育的深远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47年美国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它有三层楼那么高,1000多个电子管,体积543米3,每秒运行1000次,这是人类脑力劳动第一次被机器取代。人用笔或算盘一秒钟内最多可运行几次或十几次,电子计算机将运行速度提高了上百倍。现在的巨型机,运行速度可达每秒百亿次,体积小到可以比钮扣还小。几十年来微电脑的功能迅速扩展,而价格成十倍的降低。 短短的几十年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迈出几大步。 1.电子管时代(始于1947年): 2.晶体管时代(50年代末到60年代出): 3.集成电路时代(1962年出现12个…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对我们来说已不陌生,它已走入寻常百姓家。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信息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流。它对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将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那么,计算机目前达到了什么程度、未来的发展趋势又是怎样的呢?计算机技术正孕育着重大变革。超级计算机运转的速度目前在美国已经达到每秒12万亿次。日本要在2003年制造出运算速度高达每秒130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美国准备再过几年也要达到每秒100万亿次。我国的大型计算机现在是每秒3000亿次,争取突破每秒万亿次。很多重大科学问题的解决,要求进一步提高计算机运算的速…  相似文献   

6.
威尔士斯旺西大学新闻发言人近日宣布,位于该校的BlueC超级电子计算机的运算能力提高了20%%,科学家利用它可以更快地计算出应对禽流感的最佳方案。据悉,科学家利用BlueC超级电子计算机模拟鸟类的迁徙路线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地研制出原子弹、氢弹。二、在世界上首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有生物活力的牛胰岛素。之后,又完成了酵母丙氦酸转移核糖核酸的人工全合成。三、同步定点通信卫星一次发射成功。这是1970年以来我国发射的第15颗人造卫星。四、在世界上首先育成强优势的杂交水稻——秈型杂交水稻。五、用国产材料,自行设计研制成功了每秒向量运算1,000万次的计算机;研制成功“银河”每秒向量运算一亿次的巨型计算机系统。  相似文献   

8.
寰宇视野     
《初中生必读》2014,(1):5-7
好慢! 在新一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上.中国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二号”再登全球榜首。“天河二号”的运算速度达每秒3.39亿亿次。这个数字意味着,“天河二号”运算1小时,相当于13亿人同时用计算器计算1000年。  相似文献   

9.
美国英特尔公司最近为美能源部开发出世界上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每秒可运算1.4万亿次,在超级计算机发展史上首次突破每秒万亿次大关。它可以在15秒内完成笔算需要25万年、个人计算机需要运行2天才能完成的运算任务。此前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是日本日立公司在1995年研制的,其运行速度为每秒3680亿次,而英特尔公司的超级计算机速度相当于它的3倍。  相似文献   

10.
用一个盛着液体的试管解答一道数学题?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可这事确确实实发生了。以色列科学家已经研制成功一台每秒能执行330亿次运算的计算机,是现在最快的PC机速度的10万倍。你可能想象不到,它不是依靠电子芯片,而是靠试管中的DNA溶液来计算的。  相似文献   

11.
用一个盛着液体的试管解答一道数学题?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可这事确确实实发生了。以色列科学家已经研制成功一台每秒能执行330亿次运算的计算机,是现在最快的PC机速度的10万倍。你可能想象不到,它不是依靠电子芯片,而是靠试管中的DNA溶液来计算的。  相似文献   

12.
一、电子计算机的组成电子计算机共有五个主要组成部分,就是运算器、存贮器、控制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由于电子计算机的主要运算是做加法(对其它运算,可根据机器的设计转换为加法),所以运算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就是加法器(或称全加器)。在运算器里进行加法运算,先得把被加数、加数输入,暂时存放起来;计算结果在输出之前,也得有地方暂存,暂存这些数的地方叫寄存器。全加器和寄存器就是运算器的基本组成部分。寄存器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社会的历史中,1946年发生了一次划时代的革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研制成功。从此,计算机从最初开始应用的军事、科研领域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对现代生产和生活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由此引发了西方科学家所说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目前,在发达国家,电子计算机不仅进入工业、农业、商业、科技、军事、金融、教育、医疗、气象、通讯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而且正在逐渐深入到家庭生活中,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电子计算机可以进行各种数值和非数值计算,具有很高的运算速度和计算精度,有储存和“记忆”信息的能力,可以按事先编制的程序自动进行各种运算。作为各种信息处理的有力工具,计算机在各个  相似文献   

14.
一、授课片段 1.情景导入 问题:超级计算机中心的"神威1"计算机每秒可进行3.08×1012次运算,若它工作1小时,可进行多少次运算?生:3.84×1012×3.6×103.师:如何简洁地把结果表示出来,  相似文献   

15.
自世界上第一台“ENJ AC”电子计算机问世三十多年来,电子计算机有了惊人的发展。一方面是由于电子技术特别是微电技术的重大突破,为电子计算机奠定了可靠的基础;另一面是由于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计算准确度高,兼有“记忆”和“逻辑判断力”,自动化程度高。目前计算机除广泛用在科研、军事、经济管理、工业自动控制外,而且已渗透到教学领域。  相似文献   

16.
我们知道,初中数学中的运算主要是加、减、乘、除和乘方、开方以及指数运算等,在现代数学中运算种类更多,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运用,使运算的内容更为丰富.纵观近年各地中考题,出现了一种定义新运算规则、给出一些新定义的运算符号从而推导出运算方法的题目,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理解新运算的定义,严格按规定的计算法则代入计算,把定义新符号运算转化为熟悉的加、减、乘、除和乘方、开方以及指数运算.这种从未知到已知的思维过程,就是一种很好的转化数学思想的考  相似文献   

17.
<正>1再登榜首今年6月17日在德国莱比锡召开的2013国际超级计算机大会上,世界超级计算机TOP500组织正式发布了第41届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图1、图2),以峰值计算速度每秒5.49亿亿次、持续计算速度每秒3.39亿亿次  相似文献   

18.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计算机的应用,总是把生产或科研中的某些问题,归结为一定的数学模型,然后确定适合于计算机运算的算法,并编制相应的程序(称为应用程序),最后把程序输入到计算机内,同时提供程序所需的参数(称为原始数据)进行运算并取得结果.这是电子计算机诞生的初衷: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在进行,为了解决美国陆军野战火炮的弹道计算问题,即根据炮身的仰角、气温、风向等数据,确定炮弹的轨迹、射程、弹着点等而研制的高速运算机器.这类计算在现代计算机的应用中称为科学计算,是计算机应用中的一  相似文献   

19.
计算技术是一门以数学原理为基础,研究运用各种计算工具进行数值运算的普遍应用学科。就目前来讲,珠算是计算技术所研究的主要内容。众所周知,在当今世界,电子计算机事业有了迅猛发展,它已影响到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随着电子计算机的日趋普及,人们正在从许多复杂的数字计算和繁重的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这一事实,向古老的珠算技术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强烈冲击,人们一度认为,传统的计算工具——算盘,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将要被电子计算机所取代,该进历史博物馆了。然而,事物的发展却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相似文献   

20.
简化解几运算就是打破思维定势的束缚,抓住问题的本质,充分利用题设条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处理问题,避免非必要的运算,促使问题既快又准地解决.减少计算量、优化解题过程是解析几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介绍简化解几运算的十二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