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大唐新语》是唐朝人刘肃编撰的一部史书 ,有很珍贵的史料价值。《新唐书》将其著录在《艺文志》杂史类 ,《四库全书》却以该书“谐谑一门”“繁芜猥琐”“有乖史家之体例”为由 ,将该书编入子部小说家类 ,否定其史学价值和史学地位。本文从分析“谐谑”篇的“鉴戒”意义、史料价值及与两《唐书》所载史料相比较 ,指出“谐谑”篇并非“繁芜猥琐” ,《大唐新语》一书完全符合史书“语”体体例 ,不应当轻率地贬低该书的价值和地位。同时提出研究古文献、研究古代史 ,要实事求是去伪存真 ,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2.
该书由北京师范大学徐勇(笔名徐梓)副教授撰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作者在书中论述了朱熹开创的书院传统的精神及其历史贡献和教育价值,探讨了元代统治者对书院的矛盾的心态及书院政策演变的历程,详细考察和分析了元代在书院创办程序、山长委派、拨置学田、官府直接创建等方面的措施,揭示了元代书院官学化的发展趋势及实施状况。全书史料翔实,内容丰富,是书院研究中的一部力作《元代书院研究》出版  相似文献   

3.
《开天传信记》成书于晚唐,书中多记述唐玄宗朝事迹。采用文献考证与比较法对其取材来源与文献价值进行探究。通过书中的自序及内容确认作者郑綮为晚唐时人;对其材料来源的分析,指出其主要的来源当为此前成书的杂记小说及传闻;通过与正史比对,可知《开天传信记》的史料价值低,引用时要谨慎对待。  相似文献   

4.
《续资治通鉴》是清代乾隆时期著名的经史学者毕沅及其与府下幕宾所修。该书史料丰富,内容全面,考异详备,体现毕沅治史态度的严谨客观,以及史学思想上的开拓性和时代感。《续鉴》是诸续《通鉴》书中的佼佼者,在乾嘉时期私人系统性史著的稀缺之际,尤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朝鲜文人赵彻永所撰写的《续明史》一书,反映了朝鲜人的尊周思明思想、和小中华意识,该书以传抄中国的南明史料而成,其内容多有同中国史书的重复之处,故其史料价值并不算高。但它却反映了朝鲜人的尊明反清思想和小中华意识,因此该书在很多方面同中国的史学思想有所不同,体现了朝鲜民族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6.
黑水城文献中有一些关于元代官员解由方面珍贵记载,这些文书对于研究元代官员解由体式、人事与选官制度与过程等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7.
《北游录》一书,记录了谈迁为写作《国榷》而赴京收集史料的往来经历,既有纪实文字,也不乏诗文描述,是研究谈迁生平、思想及清初社会状况的珍贵文献,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水经注》征引了许多前代地记,《汉中记》即是其所征引的比较重要的地记文献之一。《汉中记》或创作于西晋或东晋初,其书大约在元代时就已经亡佚。本文对《汉中记》的作者情况、亡佚时代进行了考证,并讨论分析了其具有的重要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研究教育史学史需要研究者具有良好的史学理论和史学史的功底。《美国教育史学:嬗变与超越》一书就是外国教育史学界近年来问世的一本教育史学功底深厚的力作。本文试图从教育史学评论的角度对该书进行评价。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该书的学术价值及其精华之所在。  相似文献   

10.
日藏汉籍《军林兵人宝鉴》近来经由李子雄、王茂华整理标点,公布于国内,但其对此书性质、作者与价值的判断,其实仍有可商榷之处。《军林兵人宝鉴》在性质上并非典型的军事理论著作,而是一部军事日用类书。此书成书年代虽与《施氏七书讲义》非常接近,且借用《施氏七书讲义》之序,但通过对两书版本源流的考辨和文本比对分析,可以判定该书作者并非施子美,而是由南宋至元代时期书坊商贾所编撰。该书的价值更多体现在为学界提供了宋元军事日用类书的珍贵范例,为研究宋元兵学思想对民间层面的影响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为中日兵学交流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11.
清初学者谷应泰主编的《明史纪事本末》,是一部纪事本末体名著,在清代史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此书取材广泛,突破了以往纪事本末体史书专据一部史书改编而成、史料来源单一的局限,较为完整地反映了明代历史之大势。书中大量的史论,反映出重视总结历史经验、经世致用的宗旨,见解深刻,也颇具特色。  相似文献   

12.
元代类书是元人采摭当时或前代文献重新编排而成的资料汇编,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通过元代类书中关于衣食、日常杂占、养生疗病、休闲娱乐和文书契约等方面的材料,可以探究元代人社会生活的一些情况;而从有关耕作、畜养、制作和染作等方面对元代类书进行挖掘,能够进一步了解元代社会生产的若干内容。元代类书在元代社会史研究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唐初著名史家李百药奉诏修撰的《北齐书》,记载了东魏、北齐两朝44年的兴亡史。该书所宣扬的君权神授观、皇朝德运观、历史盛衰观,分别体现了作者关于历史起源、历史过程、历史动力问题的认识,这既是对唐以前纪传体史书编纂传统的继承,又反映出唐初最高统治者在政治、思想、文化上的诉求。总结李百药历史观的内涵及形成脉络,对于深化李百药史学思想研究,了解唐初政治与史学的密切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国榷》是一部编年体明史巨著,其史学价值主要有五:一是记载较为系统和完整,二是史料来源颇为可靠和真实,三是为研究明代科举史提供了系统而丰富的史料,四是为研究明代政治史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史料,五是为研究明代社会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国朝典汇》是明代万历间徐学聚编纂的一部本朝典制类史书。分类编载了自明太祖开国至隆庆间二百余年朝廷内外典章史实。它是研究明史必不可少的史著。书中蕴涵了徐学聚丰富的史学思想。文章从天命史观、正统史观、重民思想、秉笔直书等方面来阐述徐学聚的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郭松年曾于至元十六年到至元二十五年、至元三十年六月以后两次到云南,游历了云南、白崖、赵州、龙尾关、大理等地,留下《大理行记》等传世作品,成为研究南诏、大理时期和元代初期大理地区历史地理和社会经济文化的重要资料。尤其是对游历地的山川地貌及古迹的记录,对研究元初大理地区的行政区划、山川名号和地理分布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同时也体现了作者中国历史发展整体性的思想,反映了大理时期云南的社会状况。  相似文献   

17.
《急就篇》成书于两千多年前,此后长期广泛流传,主要被作为儿童识字课本,但就其功用来说,实兼有语、常识课本的性质。此书涉及当时自然知识和社会生活多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对于资料相对不足的秦汉史研究来说,又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理应受到重视,特别是对于秦汉社会史、化史的研究,确有加以深入挖掘和利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8.
《滇南碑传集》是一部以搜集明清时期云南历史人物碑传文为主体、兼及民国初期人物的碑传类历史文献,由云南著名文献学家、藏书家方树梅在20世纪30年代纂集。本文在简介作者撰述经过、本书编辑体例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着重探析了其对研究云南地方文化以及明清以来云南与内地关系所具有的重要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9.
《钦定康济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皇帝钦定并颁布全国的荒政史籍。清代自然灾害的频繁、荒政制度的完善和荒政史籍的丰富是《钦定康济录》产生的原因。该书的产生经历了清陆曾禹编《救饥谱》未刊,到倪国琏检择进呈给乾隆皇帝,最后被乾隆钦定刊刻,颁布全国三个阶段。颁布后,被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