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美国对中国开展全方位情报侦察 朝鲜战争爆发前,美国对新中国的情报侦察工作就已经开始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情报机关依托战争期间在中国建立的情报组织,把触角进一步伸入到中国的各个角落.1946年7月,在华调停国共内战的马歇尔致信美国陆军参谋长艾森豪威尔和驻华美军司令魏德迈,建议在美军撤离中国后,由美国第七舰队直接指挥驻华情报小组.这个建议得到美国高层的首肯,在华情报组织随即改称"第44海外观察队"(简称ESD44),并以美国陆军联络团的名义活动.1947年7月,美国中央情报局成立后,ESD44成为它在华的主要情报组织,在中国各地广泛派遣了情报人员.  相似文献   

2.
约瑟夫·沃伦·史迪威早在1911年11月,就曾到上海度假.九年后,奉命到中国工作.  相似文献   

3.
渠冉 《档案天地》2012,(4):28-30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把中国化为一个战区,派史迪威到中国战区担任参谋长。史迪威在中国任职期间,对国共两党的偏见较小,是一位比较务实的人物。据有关史料记载,史迪威早在1936年任美国驻华武官的时候,就开始搜集、研究有关中国共产党的情况,对中共有了一定的印,  相似文献   

4.
仇华飞 《历史档案》2002,(1):121-126
1928年5月,北京政府解体后,美国对南京政府态度发生变化,美国准备承认这个政权。但 承认南京政府是同修订条约紧密相连的①。因为南京政府首先照会美国驻华公使马克谟(J.V.A.MacMurray)称, 中国准备开始与各国进行谈判,以修改不平等条约,首先是解决关税自主问题,并以此作为 中外建交的条件。对此,美国国务卿凯洛格(Frank B.Kellogg)根据总统旨意授权马克谟为 美国政府全权代表,同中国进行修订关税条约谈判。同年7月25日,马克谟与南京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在北京进行为时一天的谈判…  相似文献   

5.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夏,美国年轻画家卡尔(清译柯尔乐,Miss Katherine A.Carl)由美国驻华公使康格的夫人引荐,在颐和因为慈禧绘画肖像。画像完成后,于光绪三十年运至美国圣路易斯博览会上展出,让世人第一次目睹了清朝皇太后的仪容。圣路易斯博览会结束后,清政府将该画像赠与美国。现从馆藏外务部全宗档案中选出相关史料予以刊布,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美国监理会早期来华的传教士中,林乐知(Young John Allen,1863-1907)是较为特殊的人物.林乐知,生于美国佐洲.青少年时期在家乡读书时,便参加了基督教美国南方监理会,1858年毕业于佐治亚洲的埃默里大学,获得文学学士学位.1859年底奉命来华,次年7月12日到上海,开始了他在中国长达47年的传教生涯.  相似文献   

7.
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后我就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去了联合国工作。那时到美国的超市去看。真是羡慕的不得了.当时我想中国人哪一天才能发展到这种程度.我这辈子怕是看不着了。那年我32岁。我在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前后工作了十年.第一次是1971年到1977年.那时在美国根本看不到中国货。第二次是1985年到1989年,那个时候在美国的地摊上开始有韩国和中国台湾的东西了.但中国大陆的产品仍旧非常少。  相似文献   

8.
龚烨  陈皓 《军事记者》2007,(5):60-61
埃德加·斯诺(Edgar Snow):1905—1972年,美国新闻记者、作家,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坎萨斯城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925年就读于密苏里大学新闻系;1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1937  相似文献   

9.
2009年11月17日,正值美国总统奥巴马来华访问,中国人民解放军档案馆首次公开了部分最新解密档案,内容主要为上世纪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救护美国驻华空军特遣队(即"飞虎队")队员的相关资料.  相似文献   

10.
《新闻天地》2011,(8):11-12
当联合国开始在新浪微博含蓄地向中国催款,当美国驻华新大使来华前先对中国的微博产生兴趣,我们有必要在2011年刚刚过半的时候,回头看看这些日子微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好人好事微博打拐这恐怕是微博在2011年的第一声呐喊,也是迄今最有力的微博行动之一。从春节前开始.著名学者于建嵘开设了“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微博.倡议网友拍城市街头的年轻乞讨者.解救其中的被拐儿童。  相似文献   

11.
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爆发后,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John Newell Jordan)成为左右中国局势发展的关键人物.从支持清廷,到支持袁世凯,再到协调南北议和,他见证并参与了一系列改变中国命运的大事件.毫无疑问,朱尔典的行事原则都基于维护英国在华利益,但  相似文献   

12.
1942年9月.正在抗日前线浴血奋战的太行军区副司令员王树声.奉命回到延安参加整风运动。被分配到中共中央党校学习,任军事队队长。  相似文献   

13.
1932年中日上海停战会议纪要手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与史学》2000,(5):3-13
1932年 1月 2 8日 ,日军在上海挑起了侵略战争 ,史称“一二八淞沪战役”。日军的侵略行动在中国军民的有力反击下遭受严重挫折 ,不得不转而求诸外交解决。 1932年 3月 2 4日 ,中日双方在上海英国总领事馆开始举行正式谈判 ,出席者中国代表郭泰祺、戴戟 ,日本代表重光葵、植田谦吉 ,英国驻华公使蓝普森、美国驻华公使詹森、法国驻华公使韦礼德、意大利驻华代办齐亚诺则以协助谈判的友邦代表资格列席会议。会议就停战区域、中日双方驻兵及毗连地区之划分等问题进行了紧张激烈的谈判。虽然谈判结果是以中方的妥协退让而告结束 ,但在谈判过程中 …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政治记者西奥多·怀特(白修德)因患心脏病5月15日在纽约去世,终年七十一岁,结束了四十七年的记者生涯。他被誉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记者之一。西奥多·怀特也为中国读者熟悉,1939到1945年间他曾是《时代》杂志驻华记者。他当时撰写的《中国外面的雷声》,报道了日本侵华战争,成为1946年的世界畅销书。  相似文献   

15.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5月,英国驻华舰队司令爱德华·霍巴特·西摩尔(Edward Hobart Seymour)率领联军二千余人大举进犯北京,7月,英、美、德、法、俄、日、意、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此前,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仓促逃往西安.清政府代表奕劻、李鸿章奉命乞和,于1901年被迫签订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  相似文献   

16.
这张发黄的照片,是美国人埃文思.福代斯.卡尔逊1938年5月21日于榆林拍摄的,由左至右依次为欧阳山尊、刘白羽、林山、金肇野和汪洋,五个小伙子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历史回潮到1938年。美国驻华海军武官卡尔逊目睹了淞沪抗战及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溃败,听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敌后坚持抗战的许多英雄事迹,要求到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7.
近几个月,有一个传言一直困扰着那些希望去美国深造的中国学生:美国驻华使领馆减少了对中国学生的留学签证发放量——已经拿到美国名大学入学通知书。加上丰厚奖学金的学生也不能保证不被拒签。这令不少中国学生愤懑不已  相似文献   

18.
美国著名政治记者西奥多·怀特(白修德)因患心脏病5月15日在纽约去世,终年七十一岁,结束了四十七年的记者生涯。他被誉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记者之一。西奥多·怀特也为中国读者熟悉,1939到1945年间他曾是《时代》杂志驻华记者。他当时撰写的《中国外面的雷声》,报道了日本侵华战争,成为1946年的世界畅销书。怀特在美国及国际新闻界享有很高声誉。近三十年来,他报道了历届美国总统大选,并写了五本关于竞选运动的书。这些报道影响着美国人的政治观点,政治家们都把他的书作为重要参考书。美国各报的政治记者也纷纷学习并采用他的新闻报道手法。  相似文献   

19.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警悍然查抄了苏联驻华使馆武官处,强行逮捕了著名的共产党领袖李大钊等人。反动军阀以所查获的文件为据,残酷地绞杀了李大钊等十九名英烈。关于这一暴行密谋策划的内幕,列强驻华公使是否参与了武力查抄行动的预谋,半个世纪以来,海内外史学界一直众说纷纭。这组文件为廓清历史疑雾,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其中英国外交文件选自《英国外交部机要文书·中国事务》(档案缩微),美国外交文件选自《美国对外关系文件集》1927年卷Ⅱ。  相似文献   

20.
杨飞 《湖北档案》2008,(3):40-41
1950年10月,昌都战役后西藏和平解放。时任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的张经武将军奉命入藏.担任“钦差大臣”——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代表。从1950年入藏到1965年9月调离西藏.张经武在西藏奋斗了十五个春秋.为党的统一战线和西藏的和平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张经武在西藏十五年.其一言一行无不以和平为根本。西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家园.各民族友好和睦,祖国大家庭才能和谐兴旺。正因为如此,张经武被誉为“西藏和平的使者”,为西藏人民永世怀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