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目前通用的教学方法就是采用"凑十法".但由于这种方法步骤较多,学生稍有不慎,计算结果就会出错.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经过反复思考,我的解决方法是:采用"加法口诀法".  相似文献   

2.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小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教学的重点,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学好数学必须练好的基本功之一。我在教学中采用口诀法进行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初步的思考我首先考虑到,采用“凑十法”进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计算,要分三步走,学生的计算心理过程比较复杂。如果简化步骤,既能减少心理过程,又可算得快速准确。  相似文献   

3.
小学数学第一册第三单元中,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采用“凑十法”进行计算的,即先把第一个加数凑成十,然后再算10加几。同样是凑十法的思想,但由于例题编排方法不同,教材中得数是11——15的进位加法例题和得数是16、17的进位加法例题的计算思路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我校在教学一年级第一册数学《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时,一直是按照教材中采用的加减法穿插编排的方法进行教学。即在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进位加法的基础上,再利用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关系,用加法来算减法。利用这种方法,应该说多数学生是能够理解和掌握的,但是对少数后进生来说困难较大。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经过充分论证,我校决定打破教材的编排体系,改进教学方法,用“凑十法”教学 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拆十法”教学 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一、实验的方法步骤   对比班教师按照教材的编排体系和参…  相似文献   

5.
1、知识与技能:理解“凑十法”,并会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抽象概括出“凑十法”,同时体验算法多样化,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6.
“减补进一”和“退一加补”,本来是“三算”结合教材中用来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两条规律。实验证明,这两条规律也可用于通用教材中的口算。在通用教材中,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采用“凑十法”计算,退位减法是采用“看减想加”的逆运算关系求差。楚雄市北城小学在86年招  相似文献   

7.
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继10以内数的加减法和11~20各数的认识之后进行教学的。其中,数的组成和口算连加是本单元学习“凑十法”的认知基础。因为教材采用适当分组的方法编排、教学,于是9加几的学习就成为发现凑十规律寻求计算方法的起点。所以学好“9加几”,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对学习“8加几”、“7加几”……,进行演绎推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强化认知基础,寻求探索途径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以凑十法、数的组成和口算连加为建构基础,而凑十法是核心。掌握凑十法又必须具备(1)9、8、7、6各加几得10;(2)9以内数的组成;(3)三…  相似文献   

8.
一、问题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内容,以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为重点,这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加法采用“凑十法”,减法运用加减互逆关系,一般称为“想加法,算减法”,即“互逆法”。前者意见比较一致,但对采用“互逆法”  相似文献   

9.
20以内进位加法是多位数加法及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一、通过一定数量的直观教学,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学会用“凑十法”进行计算“凑十法”是把一个加数凑成十,再加几。如,9+2,这样想:9十且得10,10再加互得11。由于我们的计数法是十进制,所以计算进位加法用“凑十法”比较容易。运用“凑十法”进行加法计算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把一个加数分成两个数,使分出来的一个数与另一个加数凑成10,一般是把加数中较小数分成两个数,这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因为把一个加数分…  相似文献   

10.
9加几     
本节教学内容为9加几(教材第78~80页例1~4),第1课时,新授课。 20以内进位加法是小学计算教学的基础,它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难点。学生对20以内进位加法掌握的程度如何,将直接影响以后学习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的加减法。“9加几”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起始课,亦即“凑10法”的入门课。在这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直观操作活动,启迪思维、领悟为什么要“凑10”,怎样“凑10”,发现基本规律,逐步形成技能。起步  相似文献   

11.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小学数学第一册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20以内进位加的方法一、凑十法。法则是拆小补大凑成10,然后加上被拆数余下部分。例如: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课本第三题和练习册 P1—P2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凑十法”的思考方法。2、会正确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教学过程:小朋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进位加法。出示课题“进位加法练习课”一、指导做练习册上习题。第一层次:师:我们先练习看图列式计算。  相似文献   

13.
1.说课内容:“8加几”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第一册第86至87页的内容。2.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8加几”是学生理解和掌握了“9加几”的计算方法后继续学习的,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凑十法”,同时为后面学习“7加几,6加几”打下良好基础。而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概念和不进位加法的继续,是20以内退位减法计算得以顺利进行的理论依据和100以内加、减法计算最直接的基础。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核心内容,任何两个多位数、相同数位的两个数相加,都是20以内的加法。  相似文献   

14.
20以内进位加法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基础。它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如何使学生既能牢固而灵活地掌握这部分知识,又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学得生动呢? 一、运用直观,讲清方法观察是认识事物和进行抽象思维的基础。为使学生掌握20以内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凑十法”,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变化过程,以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和运用。如教学9加几时,先出示图①,然后提问学生:“白球和东球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得数是11的进位加法的教学是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的基础.教学时,应有意识指导学生看书,帮助学生看懂“图”与“式”之间的直观联系,通过“由图到式”的过渡,使学生理解掌握凑十计算法.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相似文献   

16.
课前思考 香港教师对内地一年级的小学生在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时可以熟练地掌握“凑十法”很惊讶。他们认为学生要掌握“凑十法”,需要很多知识储备:一是学生要熟练掌握lO以内数的加减法。能根据需要快速地把这些数进行分解;二是学生要熟练掌握10的加减法,清楚哪两个数可以凑成10:三是学生要熟练掌握十加几等于十几这一知识。三者融会贯通后。方能熟练应用“凑十法”进行熟练计算。舶确,“凑十法”的学习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是个难点。  相似文献   

17.
【课例简析】“9加几”的计算是“20以内进位加法”的起始内容,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加,减计算”的基础。通过“9加几”的计算教学,让学生掌握“凑 法”的计算过程,是“20以内进位加法”教学的关键。教学“9加几”的计算,可注意新旧知识结合,让学生通过比较。去发现和掌握“凑 ”计算规律。【导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相似文献   

18.
教学新编六年制小学教学课本一册第三单元,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习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它是本册教材中的教学重点,也是今后教学多位数四则运算法则的基础。那末,这一单元应该怎样进行其计算方法的教学呢? 一、基本法则——面向全体“凑十法”是教材采用的计算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本法则。这种方法思路清晰,便于运用直观教具,符合儿童思维特点,我们应要求全体学生掌握这一法  相似文献   

19.
罗霞 《湖南教育》2000,(17):50-51
9加几是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的第一堂课,也是进位加法的起始课。后续的8加几、7加几等内容教学的思路同9加几教学的思路是一致的,多位数的加法教学也可迁移运用9加几的思想与方法。因此,搞好本节课的教学,对学生学习进位加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注重凑十法的引入凑十法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种算法,运用它的关键是将两个加数分拆,使之有两个数的和是整十。而这种分拆凑十的算法,在生活实际中应用很广,因此,进行本课教学时,有必要使学生了解一点生活中如何算一些很简单的数的知识,引起他们学习的欲望。比如,奶奶买了9…  相似文献   

20.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是小学数学口算教学的重要内容。我通过“三算结合”教学的实践,把珠算方法有效地运用到口算上来,学生只需记住两句口诀,就能较好地掌握“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其具体方法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