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丽梅 《中学生物学》2012,28(10):10-11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和《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的不同点有:提出了50个重要概念、教学建议中要求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笔者在认真学习《标准》和专家要求凸显重要概念传递的基础上,对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重视凸显重要概念传递进行了深入思考和初步研究。1对初中生物学重要概念的理解布鲁纳认为,"帮助学生有效地习得概念是学校教育的目的之一"。《标准》中指出,"概念是对事物的抽象或概括","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包括  相似文献   

2.
记者:刘教授,您好!这次《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在修订过程中特别强调了要"凸显重要概念传递",并从课程内容的10个主题中筛选了50个生物学重要概念,请问,为什么这么突出"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3.
本文立足于生物学学科特点、《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上海市中考改革的要求,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提出了包括圆心辐射、概念层级、问题链条、任务统整等初中生物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金慧 《宁夏教育》2023,(3):43-45
文章针对《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程理念的变化,从核心素养为宗旨、课程设计重衔接、学习主题为框架、内容聚焦大概念等方面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旨在引导初中生物学课堂教学,落实生物学核心素养相关要求,发挥课程教材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五大亮点:课程的定位更加科学、凸显概念内涵的传递、全面倡导探究性学习、降低课程学习的难度和引领专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依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编写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生物学教科书凸显了重要概念的传递。本文以教科书中"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主题下重要概念的传递方式为例,探讨了进行有效概念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自《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颁布实施以来,教育行政部门及教育工作者对新的课程理念做了深刻解读和学习,以期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贯彻落实课程标准的新要求,实现生物学科的教育教学目标。近年来,高校和科研单位相关的研究成果很丰富,但更多地偏重于现象分析、实践能力培养的价值和方向,教师改变了只重视教材知识传授的片面认识,兼顾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但对课程理念中"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实践能力的培养,依然没有自觉地纳入到教学中去。  相似文献   

8.
正《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除了对一些内容进行修订、删除和增加以外,最大的变化就是在具体内容标准中出现了50个重要概念,这一变化使得生物课堂教学研究聚焦在概念学习上,这一导向将推动生物课程改革的深入。变化在概念呈现的方式《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部分课程内容,10个专题每一个部分都出现了这样的描述——"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的重要概念"。如"生物圈中的人"  相似文献   

9.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生物课标(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根据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理论,总体目标的作用或目的是为未来提供愿景,并为决策者、课程开发者、教师和全体公众提供战斗口号。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物学课程性质和课程设置的基本理念决定了生物学课程的学习,是每个未来公民不可或缺的教育经历,其学习成果是公民素养的基本组成。在修订后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调整了探究活动的数量和内容,增加了探究活动的可操作性。这些对学生学科素质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在新课改中,由于各种原因,实验和实践活动的教学带有明显的滞后性。笔者对广州市21所不同类型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解释性方法的分析,将该方法用于生物学重要概念的教学,以努力达到《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修订过程中特别强调要“凸显生物学重要概念的传递”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育人目标,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课程标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文章对新课标中的思政元素进行分析,挖掘新课标中的思政功能和价值,并就如何实现新课标中的课程思政要求提出了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3.
新颁布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生物课标(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根据布卢姆的目标分类学理论。总体目标的作用或目的是为未来提供愿景.并为决策者、课程开发者、教师和全体公众提供战斗口号。  相似文献   

14.
结合教学实例,从评价先行,逆向设计;辩证认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获取信息,寻找证据,亲历科学概念建构过程;基于观察,寻求实证,在反思中提升课程建设力等四个方面,讨论《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实施两年来,初中生物学教师课程意识回归的可喜转变。  相似文献   

15.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下简称“义教生物学课标”)进一步强调了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建构,研究表明,体验是学习信息的关键来源,积极的体验给予人们一个更容易处于激活状态的大脑,初中生物学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在积极的学习体验中建构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6.
陈志锋 《广西教育》2013,(22):34-36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凸显的是重要概念的传递。而生物学概念是反映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是生物学知识结构的基本要素之一,构成学生学习内容的基本骨架,也是学生进行生物学学习和思维的基本单位。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增加了对50个生物学的重要概念的描述,凸显重要概念的传递,因此教师们在教学中要重视概念教学,笔者就此谈谈在概念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8.
从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等方面对比了《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和《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有关实验的相关内容。结果表明:新课标的修订更注重将实验活动的设计编排和核心素养有机结合,提倡积极开展跨学科实践活动,合理衔接不同学段,旨在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实现生物学学科育人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针对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困难和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和分析,明确修订重点和任务,注重对实际问题的有效回应,强化课程教学的育人价值。在课标理解方面,提出站在学科独特育人价值的角度理解课程目标、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理解课程内容、站在综合育人的角度理解学科实践三点建议。在课程实施方面,提出确立基于核心素养的主题学习目标、设计基于学科大概念的主题学习内容以及开展基于生物学学科的跨学科实践主题学习三方面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20.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的一个重要课程理念,但目前我国中学生的探究能力普遍较弱,提高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已成为生物学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面。研读美国初中生物学教材《科学探索者·从细菌到植物》时发现,"进一步探究"环节对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且对我国教学有着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