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曦  单芳 《报刊之友》2011,(12):52-53
陕西广播联盟成立一年来,依托全面实施新闻轮盘改革的陕西广播电视台陕广新闻频率平台,通过深度整合广播资源、媒体资源挖潜增效,推进新闻提速、舆论引导,在陕南特大洪灾和建党9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宣传报道战役中表现抢眼,彰显出区域强势广播联合体的独特优势。本文力图总结陕西广播联盟成立一年来在新闻理念、内容生产力、舆论引导力、公共服务力和媒体传播力方面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突破。  相似文献   

2.
《声屏世界》2009,(6):67-67
5月13日,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携手省内11家市级电台和部分县级电台,在唐山共同成立了河北广播新闻联盟。联盟成员台将通过建立新闻稿件网络传输系统平台、省内外大型新闻报道活动联动平台、新闻业务日常探讨交流平台等合作共享平台,免费共享平台资源,提升广播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3.
刘学  阮怡 《东南传播》2016,(12):33-34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福建新闻广播积极探索,在台风直播中创新方法手段,开展融媒体直播,切实提高广播媒体在台风等突发事件中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本文探讨的是在媒体融合的环境下,广播如何向新媒体取长补短,通过把握新闻的时效和新媒体语境下的表达方式,提高广播人的新媒体素养,探索建立广播的融媒体报道新模式。  相似文献   

4.
正在当今新媒体冲击的环境中,我们亟需好好研究一下广播向何处去这个重要问题。在"热线广播为民服务——郑州新闻综合广播业务创新座谈会"上,我认真听了郑州新闻综合广播的许多节目,有一些感触和思考,拿出来跟大家探讨一下。一、自觉担当主流媒体的使命和责任在当前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广播电视媒体最主要的功能和神圣使命就是报道新闻、引导舆论、提供教育、服务群众,不管媒体格局怎  相似文献   

5.
广播新闻评论的改进与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评论是媒体的舆论引导能力和引导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扩大媒体影响力、提升媒体公信力的重要载体,因此也被称为媒体的旗帜。但相对于报刊和电视等媒体而言,广播新闻评论一直处于从属地位,尤其是近年来电视新闻评论和网络新闻评论的活跃更加凸显了广播新闻评论的尴尬。在这一过程中,广播新闻评论逐渐形成了泛化和僵化并存的自我循环。  相似文献   

6.
在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坚持正确方向、创新方法手段、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的政策背景下,广播面临着收听与广告两个市场同步收窄的新局面,如何破题赢得新生?本文从推进广播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角度分析了新形势下促进广播繁荣发展的方式与策略,强调资源配置优化及协同意识、生态理念和共享发展,为广播应对市场需求、促成自身持续健康发展探索了可能性路径。  相似文献   

7.
突发事件具有极强的新闻价值,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主流媒体应该做到在关键时刻不失语,先人一步,从而形成首发效应,强化对舆论的引导力.本文探讨了突发事件报道方面广播的有利条件以及广播如何做好突发事件报道.  相似文献   

8.
郑颖 《中国广播》2009,(7):57-59
本文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为范本,对广播新闻频率如何在媒体竞争中发展壮大进行简要分析。文章认为,广播新闻频率要建立强有力的指挥系统,强化新闻报道的整体运作;让新闻传播过程蕴含情感,传递让听众听得懂、想听的新闻;广播新闻频率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要传递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9.
由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发起,全国140家广播电台共同组成的“全国广播奥运报道联盟”2008年1月22日在北京成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副台长王晓晖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成立“全国广播奥运报道联盟”是奥运广播报道的现实需要。立足中央电台奥运特权优势,通过联盟方式,整合全国广播资源,可以共同提升中国广播的影响力,凸显奥运媒体大战中广播的整体实力,为广播长远合作与发展探索模式,积累经验。  相似文献   

10.
就城市现阶段的交通广播舆论环境来看,各种观念横行,广播台并没有实现很好的舆论引导,以至于城市舆论环境混乱。尤其是手机报、手机城市交通广播、手机上网、飞信、移动搜索等广播形式的出现,改变以往的媒体环境,媒介多元化容易导致城市官方广播失去影响力。为提升现代城市交通广播的舆论引导力,应合理运用多种媒体开展广播舆论工作,特别是要在手机、车载等设备上,打造新的广播媒体宣传平台,为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广播舆论导向观念。  相似文献   

11.
2006年度河北新闻奖(广播社教类)分对象性节目、公众性节目、特别节目和栏目四大类,初评工作由河北省广播电视协会组织完成。社教类节目是广播节目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广播媒体传播信息、引导舆论的重要载体。办好社教类节目,对于提升广播媒体的舆论引导力和社会影响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透过参评河北新闻奖的社教类广播节目作品,可以较全面地了解当前我省广播社教类节目的整体水平和创作理念,对于广播社教节目的未来走向有着示范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2.
2013中国广播联盟理事会暨新闻协作年会讨论通过了《转作风、接地气、记录美丽中国行动倡议书》及24家电台关于加入中国广播联盟的申请书,目前,中国广播联盟已拥有成员台210家。会议就进一步加大合作力度,在应急广播、对农广播、新媒体合作等领域创新合作机制,建设中国广播开放平台,在全媒体开放的平台下,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进一步提升广播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3.
广播在纷繁复杂的舆论传播格局中如何提升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充分发挥广播主流媒体作用,使广播的内容优势赢得新媒体条件下的传播优势?这就要求广播人找准坐标定位,放大主流媒体强音,筑牢主流舆论矩阵,不断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本文从创新内容、以受众为核心、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和水平、重视人才培养、强化队伍建设等方面探讨了地方广播发挥主流媒体作用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新兴媒体传播的快速和便捷,为广播媒体的低成本运作提供了可能,也使得一些广播人变懒了。他们严重依赖互联网,不深入现场,一味地在网上扒新闻和找素材,特别是非新闻类专业广播频率,更是将互联网作为其生存的根本,几乎90%以上的节目素材,都依赖于互联网。一家媒体失去了为受众提供大量真实、及时的信息这一基本功能,其舆论引导力的下降也就成为必然了。  相似文献   

15.
目前,形式多样的直播节目已经成为广播最引人注目的风景。而主持人已经成为直播节目风格和节目影响力最重要的因素。与此同时,广播评论的内涵也正逐渐地被溶解渗透到主持人节目中。我们应该意识到这种隐性评论的巨大作用,从而掌握引导公众舆论的主动权。新闻评论被认为是媒体的旗帜,是代表媒体看法,引导公众舆论最重要的新闻手段。实际上,广播主持人的隐性评论同样是通过电子手段,通过媒体发布的,  相似文献   

16.
朱霞 《视听界》2010,(6):110-111
一、用个性化的思维贴近大众 当今社会的舆论环境越来越宽松,民意参与舆情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随着媒体多元化带来的舆论界"群雄争锋",各家媒体都试图去挖掘和引导舆论力量,其正面的积极意义不可否认。在此起彼伏的媒体"群舌论剑"声中,人们更需要听到来自主流媒体的声音,期望他们心中的媒体代言人敢于"亮剑"。广播新闻评论如何做到动人心弦?评论播音如何处理好新闻与宣传之间的度?摆明对新闻事件、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看法和态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面临互联网大潮,传统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背景下,媒体间合作随着媒体市场化运转程度的加深也越来越成熟.尤其广播作为一种弱势媒体,其联盟必将成为广播电台的经营策略和发展趋势.中国广播联盟的成立必将聚合、优化资源,提升广播媒体的竞争力,开创广播发展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18.
周涛 《记者摇篮》2010,(5):47-48
广播是一门听觉艺术,传播新闻、引导舆论是广播的基本功能,而可听性是其最重要的基本要求,好的广播新闻应当有很强的可听性,能够让人产生继续听下去的愿望。那么如何才能增强广播新闻的可听性呢?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增强广播新闻的可听性。  相似文献   

19.
新闻记者在当前的新媒体、“互联网+”时代下,应对原有的传播新闻舆论的方式进行更新,以此来实现增强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的目标,同时来完成广播电视等传统主流媒体寻求突破、强化弱项、补足短板的任务。本文首先分析了新闻舆论“四力”的基本内涵,并强调了广播电视新闻记者面临的全新挑战,最后提出了有助于提升新闻舆论“四力”的工作建议,以此来为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记者提供发展与转型思路。  相似文献   

20.
陈芳 《新闻世界》2010,(12):46-47
近年来,新闻评论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在广播新闻宣传中,并在舆论引导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广播新闻评论的特点、如何发挥广播新闻评论的舆论引导作用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