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哪吒信仰的域外传入与其在中国的本土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哪吒及其传说随着佛教的传入而进入中土,不仅带来了印度文化因子,也吸收了中西亚神话传说。哪吒及其传说传入中国之初,面临着文化冲突问题。通过佛教自身、道教、儒家伦理、文学艺术、民间方术等对哪吒的传说、名称、形象、神能、信仰方式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本土化改造,哪吒被本土道教所吸纳和改造,为儒家伦理所接纳。哪吒的民间传说经人们口耳相传,进而被吸收演化成通俗文学,使哪吒这一民间信仰流传更广。这种本土化过程使哪吒从外来的制度化宗教之中抽离,从上层"大传统"领域进入"小传统"视野,从"域外神"变为人们喜爱的"本土神",完全融入中华传统文化之中。  相似文献   

2.
哪吒魔童仍为童随着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热映,画着烟熏妆、穿着拖裆裤的小哪吒闯入了人们视野。他两手插裤兜,嘴里叼根草,晃着八字步,性情很暴躁;善于整蛊,顽劣不堪,一个妥妥的熊孩子。本该是英雄的哪吒,一出生就被贴上了妖怪的标签,受到人们的敌视和误解。  相似文献   

3.
从哪吒的混天绫、镇元子的乾坤袋到阿拉丁的魔毯……再到变色龙、隐形战斗机走进人们视线,随着科技的进步,神话故事里的种种神奇正在被悄悄地实现。这不,听说连哈利·波特的隐身衣都快被研发出来了。其实,这一切,都跟材料科学有莫大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哪吒闹海》剧情介绍:哪吒闹海是人们熟悉的神话故事。传说托塔李天王在陈塘关做总兵时,夫人生下一个肉蛋。李天王认为是不祥之物,一剑劈开,却蹦出一个手套金镯,腰围红绫的俊俏男孩,这就是后来起名为哪吒的神童。哪吒自幼喜欢习武,有一天,他同小朋友在海边嬉戏,正好碰上东海龙王三太子出来肆虐百姓,残害儿童。小哪吒义愤填膺,挺身而出,打死三太子又抽了它的筋。东海龙王得知此讯,勃然大怒,降罪于哪吒的父亲,随即兴风作浪,口吐洪水。小哪吒不愿牵连父母,于是自己剖腹、剜肠、剔骨,还筋肉于双  相似文献   

5.
<正>前阵子,朋友极力推荐我去看国产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我第一反应是拒绝:"哪吒?我不看。"对于中国观众而言,哪吒的故事是早就耳熟能详的,还能有什么稀奇?1979年那部动画片《哪吒闹海》大约是很多人深刻的童年记忆:哪吒打死龙王三太子,惹怒了东海龙王,被父亲李靖训斥,他横剑自刎,"割肉还母,剔骨还父"……这故事实在太惨烈,令懵懂孩童都为之震惊。  相似文献   

6.
抗商伐纣胜利后,诸将在封神台上都被封了天兵神将。只有哪吒认为自己劳苦功高,为何只能做“三太子”?他决定要向元始天尊讨个说法。哪吒来到了天庭元始天尊办公室。哪吒见天尊的文件已批完,就走上前去说:“报告天尊,哪吒有一事不明,特来向天尊请教。”天尊说:“何事?”哪吒说:“抗商伐纣,我战功无数为何不封我为元帅?”天尊并没有急着回答,他给哪吒沏了一杯龙井茶才开口说:你不可当元帅的原因如下:一、任性你虽是天兵神将,做事却不顾后果:你杀了龙王三太子,激怒了四海龙王,来了个水淹陈塘关,多少家庭妻离子散,多少善良的百姓因你而亡,黄泉路…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文学人类学批评的方法,突破传统批评的习惯,从新的角度对哪吒的形象进行阐释,认为:哪吒的出生和返魂包含了人类的多种原始崇拜,其经历与远古的成年礼仪式有着同构关系,其造型亦集结了人类的集体意识和集体潜意识,反映了人们征服自然的愿望。  相似文献   

8.
西西小说《陈塘关总兵府家事》以文体实验和对照反思精神重写古老的哪吒故事,不仅使故事本身褪去陈旧的外壳,也让故事的精神意义产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小说中,西西瓦解哪吒的英雄形象,凸显被强者压制的个体心声,并借助人物视角表达对于中心与边缘、权威与打倒权威的关系的思考。虽然,哪吒故事带有强烈的虚幻色彩,但西西却以重写故事的方式展现了反思现实的创作精神以及多元、平等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9.
哪吒改行     
现在,大海里有来往的轮船,哪吒不能去闹海了。地面上不再演"封神榜",没人请哪吒去捉妖怪了。天空有人造卫星、宇宙飞船,哪吒十八般武艺派不上用场……哪吒想:我有风火轮,去太空邮局当名邮递员吧。  相似文献   

10.
自从哪吒闹海打败了东海龙王,就变得骄傲自大起来。他想:连东海龙王都被我打败了,那世界上没有谁我打不败的了,哈哈!有一天,哪吒在树林中休息,突然听到了一阵脚步声。他生气地想:"是谁竟敢打扰我休息?"转眼,一个蓝色的身影出现在他的面前,得意洋洋地说:"我可是最受人们喜爱的多啦A梦,听说你武功高强,特意来跟你比试一下。""哼,好大的口气!就你这样的矮胖子还想跟我比?哈哈哈,回家再练一百年吧!"哪吒叉着腰,笑得十分嚣张。多啦A梦不服气,"你可别小看我,在我的口袋里可有很多你不知道的宝贝呢!"说完,挺了挺自己的肚子。比赛开始了。哪吒先拿出了"乾坤  相似文献   

11.
自从哪吒打败了石矶,辅佐武王伐纣成功后,哪吒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小英雄。女娲娘娘封哪吒为“环保大使”,专门巡视万物生灵。这一日,哪吒脚踩风火轮到凡间巡察。正走着,忽然看见前面浓烟滚滚,蔚蓝的天空刹那间一片黑暗。哪吒想:“这是怎么回事?一定要看个究竟!”想着,他不由得加快了速度。转眼间, 他就飞出了浓烟的包围,定睛一看,原来是无数工厂的大烟囱冒出来的黑烟。哪吒恍然大悟,怪  相似文献   

12.
神话和现实大家还记得《封神演义》里太乙真真人用莲藕重塑哪吒身体,让哪吒死而而复生的故事吗?当然,这只是一个神话,莲花、荷叶、荷叶梗并不能替代人的肢体。但是,这个故事确实反映了古代人对修补损坏机体的美好愿望。从古至今,人们就曾用象牙、木材、黄金,甚至是不锈钢、钛合金等  相似文献   

13.
哪吒作为一个本土化的神话英雄人物,其形象在典籍、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中随着时代不断演化。他的形象嬗变与某一时期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社会情境息息相关。《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动画电影对流传数百年的哪吒故事进行了改写,通过对电影文本的分析,可以发现影片在故事结构和人物形象设置上对既有的哪吒神话及人物进行了重构性改编,以后现代的模式完成了当代观众内心对于哪吒形象的观照,呈现出神话英雄人物的时代特征和诗意表达。  相似文献   

14.
化学8     
暑假时,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热播52集动画片《哪吒传奇》.多么难得的机会呀!中午我好好复习功课,下午5:00我准时打开电视机观看.当播到哪吒和杨戬追击石矶要过弱水时,杨戬提醒哪吒,这条河连天上掉下的一小片羽毛都要下沉,你最好不要过去,哪吒不听劝告,起身一跃,到了河的中央时,从空中落下,坠入弱水中.石矶见了,哈哈大笑:“哪吒哪吒,你终于死了,再也没人能救你了,这条河一点浮力也没有……”  相似文献   

15.
哪吒是明代《封神演义》中塑造得极为成功的一个少年英雄,其形象历数朝演变,至明代最终定型。文章梳理哪吒形象的起源与演变,根据英雄成长理论探讨了哪吒诞生—考验—重生—归来的成长模式。  相似文献   

16.
动漫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现代性视角重塑了传统的哪吒主题。影片中,悠悠天命与世俗之见,是哪吒成长路上无可选择的困境,而这两座大山背后,激荡着孤独叛逆者对于真实自我的渴望。作为一种精神隐喻,哪吒象征着现代人在他者与自我关系间的迷失,在血亲之爱与独立人格间的撕扯,这是现代人自我追寻的旅程。  相似文献   

17.
宜宾哪吒文化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旅游基础设施差、旅游产品开发单一和旅游人才不足制约了宜宾哪吒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宜宾哪吒民俗文化旅游已有一定的市场基础,且政府和相关人士也越来越重视它的发展,因此,宜宾应把握发展良机,对哪吒民俗文化旅游的劣势进行改进,以建成宜宾的精品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8.
暑假时,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热播52集动画片《哪吒传奇》,多么难得的机会呀!中午我好好复习功课,下午5:00我准时打开电视机观看,当播到哪吒和杨戬追击石矶要过弱水时,杨戬提醒哪吒,这条河连天上掉下的一小片羽毛都要下沉,你最好不要过去,哪吒不听劝告,起身一跃。到了河的中央时,从空中落下,坠入弱水中,石矶见了。哈哈大笑:“哪吒哪吒,你终于死了,再也没人能救你了,这条河一点浮力也没有……”  相似文献   

19.
根据佛洛依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分析哪吒人格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并对哪吒从本我到自我再到超我的进化过程进行分析梳理。从而进一步理解哪吒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和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20.
花木兰     
李海鹰 《红领巾》2010,(6):F0003-F0003
是他。是他,就是他。我们的朋友小哪吒;是他,是他,就是他。少年英雄小哪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