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网络炒作随着近几年新媒体的迅速发展而成为屡见不鲜的现象,从犀利哥到凤姐再到小月月,随着这些草根人物的迅速走红,网络炒作现象也日益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本文以"hold姐"的网络走红为例,分析新媒体时代网络炒作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就此现象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炒作的历史,从大的方面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经纪炒作、媒体炒作、平民炒作炒作,《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为扩大人或事物的影响,通过媒体反复做夸大的宣传。"这一解释有两个关键词:一是"为扩大人或事物的影响",这是炒作的动力;二是"夸大的宣传",这是炒作的性质。有人说,  相似文献   

3.
"网络红人"现象是当代信息技术促成的一个典型的大众文化景观,对社会成员心理世界影响极大。客观分析,网络红人现象是商业策划、"网络红人"炒作、网民视觉巨量点击以及社会宣传等多方面促成的文化虚假繁荣炒作行为。从文化社会学分析,网络红人消极意义不可忽视。当下信息技术时代,客观反思网络红人现象,健全民族文化理性精神,建立健康的网络审美价值观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翟一晓 《新闻世界》2013,(7):162-163
【摘要】近几年“网络炒作”现象日益突出,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网络空间中网络红人令人应接不日殴,我们所熟知的凤姐、犀利哥、兽兽等,无一例外都是借助“网络炒作”而一夜成名的。本文通过对“网络炒作”的背景、特点和成因的分析,指出了过多、过滥的“网络炒作”对公众生活和思想道德领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针对网络炒作所带来的伦理缺失,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和路径,旨在为杜绝恶意网络炒作现象、构建健康和谐的绿色网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赵胜南 《报刊之友》2014,(3):121-122
网络舆论正处于一个高度自由、自发有序的状态,看似平静的网络环境下却隐藏着一股的“暗流”---“网络水军”,这股暗流在很大程度上操纵着网络舆论,且有愈演愈烈之势。本文以“网络水军”为研究线索,把网络水军的炒作分为人物的炒作、商业利益的驱使以及网络刷票三种表现形式。分析网络水军传播过程中对媒介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短短一周时间,两个"和尚"开房、酗酒的图片和视频红遍网络,随着公安等部门的介入,很快从娱乐新闻演变为严肃事件,这次炒作又一次洞穿了宗教的底线一对"和尚兄弟"搂抱着异性在地铁车厢里酗酒、去酒店开房、在ATM机前"秀"百万巨款。舆论很快被挑动起来,公众开始  相似文献   

7.
网络,本该是普罗大众们发表意见的平台,可是,在现实中,网络往往会成为暴虐滋生的温床,往往会成为一部分人发泄的通道.近年来,国内的网络上出现了一个又一个"言论暴力事件",从"虐猫事件"到"铜须事件",从"流氓外教事件"到"史上最毒后妈事件",此类事件屡见不鲜.自从<纽约时报>等海外媒体将在网络上发泄暴力情绪的部分中国网民冠以"网络暴民"称号后,国内的一些媒体也纷纷认同了这个说法.  相似文献   

8.
办刊的经验千万种,在当今受网络冲击越益显著的形势下,作为纸质媒体,尤其是期刊市场,如何应对这种挑战。笔者从"不为读者所偏、不为炒作所牵、不为同行所惑、不为领导所慌"四个方面提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近日,北京"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在微博上引起了数十亿人的关注。遇袭主角"弯弯_2016"在微博上发布求助后,网上舆论从同情女主角到一边倒地质疑事件是炒作。4月8日"平安北京"警方称嫌疑人已经落网,终于证明了"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是事实,并没有如大家所料出现新闻反转。在这个事件中,受众预料会发生反转,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受众面对复杂的舆论场表现出一种"反转恐慌症"的心理状况。本文从此事例出发,探究"反转恐慌症"的影响因素,并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媒介大肆炒作名人隐私和丑闻,"八卦新闻"占据了媒体的大量空间,对此的批评声日益增多,但多数批评只停留在具体的内容层面上。本文联系世界传媒环境和中国文化背景等,力图从宏观多维视角对"八卦新闻"的流行作整体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高金国 《青年记者》2010,(18):101-101
在是否应该把网络上一些哗众取宠的"雷人"请进电视演播厅的问题上,我与年轻的电视工作者发生了一点小小的分歧。我认为这些急于出名的年轻人利用网络炒作自己无可厚非,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上头条事件"可以说是这一年非常著名的娱乐事件,不管汪峰无意也好、有意也罢,广大网友锲而不舍地"帮汪峰上头条"可谓影响甚广。最终,汪峰不仅上了头条,甚至登上了好几家报纸的头版。这期间的一系列事件,是否系公关团队炒作、网络推手操控,不得而知。但是在这场围绕"头条"的网络狂欢中,却可以清楚地看到网络媒体对传统纸媒的影响,而这背后所反映出来的传统纸媒在新媒体环境下,对新闻价值认识和把握上的变化也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3.
在2003--2004年的岁末年初,关于"人造美女"的报道此起彼伏,一时间成了热门话题.舆论界认为,"人造美女"是一种商业炒作.但是,何为商业炒作?商业炒作何以成为传播现实?新闻媒体如何应对商业炒作?这些都是在学理上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结合"人造美女"现象略陈浅见,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4.
从2009年作为一种网络"时尚"出现在公共领域开始,3年来,微博从网民的狂欢逐渐变成公众介入公共事务最强大的工具.①从Web2.0到Web3.0,技术革新使得这一工具的使用者在一定程度上绕开了"把关人"的监控,从而填补了传统媒体在舆论监督上的相对缺失.回顾今年的重大微博事件,越来越多的公众敏感议题被微博平台推上风口浪尖,从"宜黄拆迁自焚"、"360和QQ大战"、"我爸是李刚"到"唐骏学历门"等,几乎涉及到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5.
<正>一、为"炒作"正言将"炒作"两个字键入百度搜索,结果出来含"炒作"二字的信息大多这般:某某企业/明星……的这种行为是否有"炒作"之嫌?在大众的心目中,一旦有人或事不拘常理出了个头,不管你是自愿的、被逼的或者是早有预谋的,似乎大家都会惯性思维一下:你是在有意"炒作"吗?  相似文献   

16.
欣赏体育比赛已经成为很多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体育比赛要想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又必须借助新闻媒体的"炒作"。本文论述了新闻媒体炒作体育赛事的原因、类型和应注意的问题,并针对目前广阔的职业体育比赛市场,论述了企业利用新闻媒体对体育比赛炒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声屏世界》2011,(9):136-137
从论坛炒作"红本女事件",到网络红剧"alwayson-line"。从SNS创新应用"斑马人植入",再到整合性网络推广"彪悍的小Y",联想的网络营销思路可以说一直站在整个行业的最前端。这使作为其互动综合代理商的我们,更乐于将最前沿的消费趋势与互动应用提供给客户,形成独  相似文献   

18.
郝希汉 《新闻世界》2012,(11):82-83
近年来,网络推手不仅炒作网络红人,策划网络事件,而且开始涉足商界。本文分析了网络推手的特点,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就如何规范网络推手的运作,提出了具体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青年记者》2011,(19):4-4
翻检近年社会热点,从紫金泄污到哈药超排,从"毒奶粉"到"健美猪",从开胸验肺到跳楼讨薪,各种不同事件背后,演绎着类似的社会症结。如何看待这些热点,实际上也就是如何看待发展中的问题。一些人抱怨,许多问题"都是媒体惹的祸"。应当看到,确有媒体为吸引眼球不惜炒作,写言过其实的报道、发耸人听闻的议论;也应当承认,没有媒体的介入与监督,这些事件不会如此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电视音乐综艺节目的媒体融合体现在突破了向网络平台售卖节目的层面,而是创新了观演互动的场景。《我想和你唱》这类节目把观众从线上"投票者"和"幸运获奖者"提升到"表演者"的角色,为观众与明星共同建构一个互联网时代的互动仪式链,使电视节目与网络实现了从"渠道融合"到"渠道+内容双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