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涧明 《职业圈》2006,(4):23-24
薛国巍,1999年决定倾其所有加盟老家快餐。5年经营让薛国巍在北京拥有了5家老家快餐店。这5家快餐店从居民区开到繁华商业区,又从繁华商业区打入高档商务区,薛国巍成为“老家”加盟商中最具先锋色彩的一位。也正因如此,薛国巍毫不掩饰地把自己称作“老家”中的激进派。脑筋急转  相似文献   

2.
红烧肉歧视     
已久不写美食,但无损其美食家令名的沈宏非先生说过,"上海所有的私房菜馆的招牌菜,都是红烧肉!"果然。即使在上海短短几天,我也发现红烧肉无处不在!去装潢体面的高尚餐厅圆苑吃饭,每张桌子上都摆着红亮品莹的一大盘红烧肉,去又小又挤的著名家常菜馆茂隆吃饭,自信的老板娘推荐自家菜式,也少不了黑乎乎香喷喷的尖椒红烧肉!因此,即使本来不嗜红烧肉,当时也对红烧肉毫无欲望,而且座中就有忌食猪肉人士,我们最终还是向这一强大的势力屈服了。第三晚,幸而有朋友用红烧河豚和烤乳猪把我们从红烧肉的围困中搭救出来。我无意贬低圆苑和茂隆的招牌菜,但是,杭州美食家朱叶青说过,"红烧肉有什么难做  相似文献   

3.
一个辍学的孩子,到城里寻活干,找到一份替快餐店送"外卖"的工作.每月300元,工资不高,但很辛苦,高峰期一天要送600份快餐. 他人瘦小,又腼腆.熟悉他的客人问:"是不是不想上学,逃学出来打工的?"  相似文献   

4.
又一年的中国春节快到了!人们辛苦了一年,春节的时候都愿意乐和乐和。我记得去年春节的那个月,我心情不好没有回国。那段日子我特别想父母。好在有很多中国同学都非常关心我,还有老师们也是。记得放假前的一天,我的汉语老师邀请我跟她一起回她老家过年。我突然开心起来了,很兴奋地等待着第一次在中国过年!我的老师老家在安徽。回老家的路上,我觉得风景特别漂亮,特别是有很多古老的建筑。我对美丽的风景特别是中  相似文献   

5.
老家公司数年来是摸着石头过来的,从开始到现在,老家的高级管理人员中没有一个是管理专业毕业的,也没有一个是搞过餐饮的.那么,老家公司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靠的是什么呢?老家的管理者为我们提供了一把解开这个谜团的钥匙,那就是在老家内部流传的12条管理原则.看懂了它们,你就看懂了老家.  相似文献   

6.
诡辩     
有一天,两个学生去请教他们的希腊教师.问道:"老师,究竟什么叫诡辩呢?" 希腊老师望望两个学生,想了一会儿,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做客,一个很爱干净,一个很脏.我请他们两个洗澡,你们想想,他们两人中谁会洗呢?"  相似文献   

7.
韩涧明 《职业圈》2006,(2):31-35
在老家快餐的发展史上,田杰一直被认为是一位灵魂人物,但是由于老家的低调作风,三年来,田杰没有接受过任何媒体的采访.因此,一方面老家快餐在悄悄地迅速扩展,而另一方面,老家快餐在很多人眼睛里仍然保持着神秘莫测.  相似文献   

8.
《职业圈》2005,(6):49
"欧德隆"是名扬天下的大品牌 1943年,一个名叫莱·库曼的的商人在芝加哥一个繁华住宅区开了一家餐馆名叫"欧德隆小吃店".开业之初,库曼推出三项举措:一是将汉堡包的大小变小,将价格由原来的32美分下调到15美分;二是承诺客户从下定单到就餐不超过5分钟;三是将小吃店改名为"欧德隆快餐店".开张后很快大受顾客欢迎,店里整天挤满了拖儿带女的家庭成员.  相似文献   

9.
柴郁 《职业圈》2004,(6):34-35
前几天逛超市,由于平时生活不规律想买几包方便面以解燃眉之急.超市货架上"康师傅""统一""华龙"等方便面一排又一排.此时却猛然想起了老家的"鸿腾"面.山西是面食的故乡,鸿腾原本也是当地一个相当响亮的品牌,后来却很久都没有见到了,即使在当地,鸿腾的"金麦王"也一度被摆放在犄角旮旯里,营业员都不知道它属于鸿腾系列.  相似文献   

10.
想起那一年     
30年前,我是个一天到晚玩得昏天黑地的小青工。由于工作在一间实验室,所以一有时机就见缝插针,跑到楼上打乒乓球。这里是西北的一所大学。打乒乓球的老师们中,有一位生着络腮胡子的张老师。他球技甚佳,颇有当时当红国手张燮林的风范。我们熟悉以后,常常去他家玩儿。他的夫人刘医生美丽贤淑,非常好客。不久我便得知,他们的两个女儿都在老家唐山,跟着祖父母生活。7月底,空气在某一天突然凝重。从华北传来不祥的消息,震中为唐山、丰南的毁灭性大地震发生了。不能再打乒乓球了。我想都没想,一口气跑到张老师家。一进门,看到刘医生已哭成泪人,张老师焦急地在屋中踱步。原来,通往唐山及附近的火车已全部停运,长途电话也打不通。还没等我开口,张老师就与另外几个聚在他家的唐  相似文献   

11.
两年前,我在四川当过一个月的英语老师.那段时间,几乎每晚都有老师开着校车带我去一家距离学校50米的餐馆吃饭.当我提出要步行的时候,他们说:"那怎么行,你是我们学校的老师!"当我询问能否借辆自行车四处转转,他们的表情无比惊讶.  相似文献   

12.
美国麦当劳汉堡肉饼。据悉日,在接受本报内地使用的是“宣布,在美国停止使用一种被称为“粉红肉渣”的原料来制作,这种“粉红肉渣”是指肉品加工中剩余牛肉搅成的肉泥。昨查询时,包括麦当劳在内的多家美式餐饮连锁企业均指在中国100%纯牛肉”,未使用过牛肉渣。  相似文献   

13.
蝈蝈走了     
正每个月,我大约要回两三趟老家。我的老家在农村,离县城十多公里,交通还算方便,下车后有二十多分钟的路程。父母在老家种菜种玉米,还有几棵梨、李、桃、柿子,所以,老家很像我的一个后花园。每个星期上班落下一身疲惫之后,周末便可回老家调养一下,吃些父母用农家肥种的各种绿色食品。一日,我坐在老家的檐厦下小憩,突然觉得两耳格外清静,但又觉得这种清静有些怪怪的,怪得有点令人烦躁不安。这么大热的天,怎么听不见一丝虫鸣  相似文献   

14.
2014年,作家周华诚在网上发起了"父亲的水稻田"众筹项目,邀请生活在城市的人和他一起,走进他老家常山的稻田,挽留最后的农耕生活。如今,五年过去了。周华诚说,那片位于五联村的水稻田,已经成为两片:一片在地里,一片在心中。  相似文献   

15.
舅舅的战绩     
我的老家在山东,一个有着大海的地方。 我很小就跟随父母离开了老家,对老家的记忆是一片空白。但母亲对老家总是怀着特别浓厚的感情,而且时间越久,这种感情还与日俱增。因为,老家有母亲太多的挂念,那里有母亲的亲人,有母亲生活过的足迹。还有,老家有母亲的大哥,我的大舅,一个牺牲在抗日前线的战士。  相似文献   

16.
正外籍教师伊凡坚持6年在温州大罗山捡垃圾,获选"感动温州的十大人物"之一。近日他返回澳大利亚老家,临行前留下了——温州大学瓯江学院的外教伊凡·戴维斯在过去6年里,每周六去瓯海区的大罗山捡垃圾,是市民眼中的"环保卫士""捡垃圾的洋雷锋"。2013年,他获选"感动温州十大人物"之一(本刊2015年第10期作过报道)。日前,伊凡返回澳大利亚老家。离开温州前,他给本文作者之一徐齐发了一封  相似文献   

17.
企业文化是企业中的一种"软管理"方式,主要表现为它是一种"软约束"及它所具有的多种"软性"管理方式上.而我们一直实行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一种"软管理"方式.那么,作为两种"软管理"形式,它们之间有着什么样的不同,二者的关系怎样呢?文章对此进行了一系列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就如何做一名技校老师谈论了几点看法:浩然正气,大树"人"字是前提和基础;爱字当先是武器,它有两层含义,即热爱职业,关爱学生;不断上进,把教学与教研有机结合,乐于接受学生关注的新事物则成了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有一种企业文化被称为"企业伪文化".是指企业在文化建设中的一种表里不一,双重或多重标准,由企业所有者或核心管理者个人建立的不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与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行为不符或相背离的理念与行为方式的总和.这种文化在形式上包装的和真正的企业文化一样:有愿景、有宗旨、有价值观、有精神,一样生动华丽的文字,但在企业制度中却没有融入,管理与经营行为中更是毫无痕迹.没有载体的文化注定是一种"四脚朝天"的文化,双重标准或多重标准的文化必定会成为"皇帝的新衣".文化建设如何脚踏实地地发展,在企业管理实践和现代化进程发挥有效作用,是所有非公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近日,本刊记者就有关话题赴河南林州重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采访了总经理田连成.  相似文献   

20.
读大一的时候,讲"现代文学"课的老师是个刚毕业留校的本科生,他那口纯正的"山区普通话",听起来让人很是别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