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民生新闻不同于传统新闻,它是从平民的视角出发.关注百姓日常生活的电视新闻。民生新闻把普通百姓作为报道的主体,以“民生、民情、民意”为主要关注点,以百姓“身边事、麻烦事、稀奇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  相似文献   

2.
余正华 《新闻窗》2013,(5):45-45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百姓生活的新闻,它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和通俗化的方式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及所处环境。牢固树立“关注民生,贴近百姓”的理念,站在百姓的立场,采用百姓的视角,用心挖掘民生新闻富矿,拓展民生新闻的广度与深度,是每个新闻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本领。  相似文献   

3.
李宗福 《青年记者》2007,(12):64-64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民生新闻立足于民、取之于民、服务于民,在贴近性上为其他新闻样式作出了最好的表率。  相似文献   

4.
王丹 《声屏世界》2008,(1):16-18
面对民生新闻发展之路隐忧重重的现状,作者王丹以2007年两会中关注民生的热点话题为由头。提出了民生新闻应当开辟民生新闻报道新视野的观点。该文在分析以往关于四大民生问题报道中存在的问题的同时,探讨了今后的发展方向:民生新闻栏目既要关注百姓衣食住行的“小民生”,更应关注百姓求医就业、受教育与老有所养的“大民生”,应做好党和政府在各个时期发布的各项政策的解读、宣传工作,以提升民生新闻栏目的品位。真正为百姓提供实用而有价值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5.
“电视民生新闻”虽然已经不再是新生事物,它通常是以大众为收视对象,采用平民的视角和立场去播报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话题,并为百姓排忧解难的一种新闻样式。笔者认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电视民生新闻务必在高收视率与高社会责任之间寻求到新的支点,  相似文献   

6.
王玉明 《新闻窗》2008,(2):66-68
民生新闻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电视新闻样式,体现了电视传媒的平民化趋势,它实际上是“社会新闻”在新时代“三贴近”语境下的一种演绎。由于民生新闻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从广大普通百姓的需求出发,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在反映百姓愿望、  相似文献   

7.
李宗福 《青年记者》2007,(12):64-64
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问题。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新闻,从广义上说它属于社会新闻,但在内容上主要关注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状态与生存空间。民生新闻立足于民、取之于民、服务于民,在贴近性上为其他新闻样式作出了最好的表率。[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王则军 《新闻窗》2008,(6):95-96
民生新闻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闻样式,体现了新闻传媒的平民化趋势。县级报纸作为党在基层的新闻舆论工具,更应站在人文关怀的立场,从广大普通百姓的需求出发,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精心策划组织传播好反映百姓愿望和情感,为政府分忧,为民众解难的民生新闻,为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在全国各媒体涌现出了越来越多从平民视角出发、关注百姓日常生活与百姓生存状态的新闻,即民生新闻。民生新闻是本土化特色浓厚的新闻,它以地方受众为本位,在区域内具有强大的告知、传递、沟通、控制功能。民生新闻与社会新闻的显著区别之一,就体现在它的民生视野、民生态度、民生情怀。  相似文献   

10.
姜冬梅  王威 《新闻传播》2006,(2):38-38,41
民生新闻,顾名思义是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代表老百姓的态度、视野和情怀,体察民情、关注民生、倾听百姓话语,“关注百姓,服务百姓,做百姓的代言人”,“民众、民心、民愿、民情、民趣”是这类新闻的基本内涵。它的大多数新闻是对百姓原生态的关注,并带有本土化、人本色彩,为平民百姓所关心,与日常生活、生计相关。但这种界定不是说这类新闻就是简单的家长里短,平铺直叙。  相似文献   

11.
李冶 《中国广播》2007,(12):82-83
目前,各媒体的民生新闻声誉鹊起,办得有声有色,深受广大百姓的喜爱。而作为县级电台,由于离农民最近,其民生新闻自然不能缺失农民。县级广播电台倾全力关注与服务好农民,这既是其自身肩负的责任所在,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所在。然而现实却是,县级电台以农民为主角、为农民所关注的民生新闻并不多,究其原因,既有媒体主观上的,也有客观上的。  相似文献   

12.
<正>民生新闻以大众为收视对象,采用平民化的视角,站在百姓的立场,播报平民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评说百姓关心的事情,为百姓排忧解难,体现媒体对百姓的人文关怀。县级媒体距离百姓最近,开办民生新闻栏目具有独特的优势。以时效性为特征,加强对民生的关注民生新闻宣传以百姓身边事、麻烦事、关心事为主要报道题材,以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来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的生活、生计、生存,做好这类节目应该抓住新闻的时效性特征,准确及时地反映新闻事件,通过记  相似文献   

13.
在媒体竞争激烈化的时代,民生新闻快速崛起,成为电视新闻类节目的主力军。所谓民生新闻,是指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群众生活"为主要关注点,以百姓的身边事为主要内容题材,通过专业的新闻采编,制作百姓喜欢的、有实用价值、娱乐价值、情感价值的电视新闻。而平民意识是民生新闻最大的亮点,所以广大民生新闻工作者在工作过程中要认真贯彻平民意识,具体要注意突出平民特色、选择平民视角、体现平民意愿,切切实实做老百姓喜欢的新闻。  相似文献   

14.
发轫于报纸、滥觞于近年来的电视和广播等新闻媒体的“民生新闻”,如今正呈现“蓬勃”之势,《民生热线》、《今日一线》、《民生大参考》、《行风热线》、《民生关注》之类的民生新闻栏目可谓层出不穷!各媒体纷纷追求“民生新闻”、群众百姓谈沦关注“民生新闻”、领导赞赏鼓励“民生新闻”……“民生新闻”以其一股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关注民生的清新之风、上升之势,迅速占住一些媒体的新闻视角,吸引民众眼球与耳膜,说其正成为一股“民生新闻热”不算为过!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民生新闻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民生新闻的平民化使得它在新闻编辑的表现形式上更加具有亲和力,民生新闻从内容上就能反映百姓身边的事,这也是民生新闻的灵魂所在.本文详细分析了民生新闻的生存与发展,并提出了电视民生新闻编辑一定要从电视观众的需求出发去适应电视观众观念的变化,并要求民生新闻编辑时刻关注生活,树立民生意识.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实际是“社会新闻”在新时代“以人为本”语境下的一种演绎,其主要特征在于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民生取向,以平民的视角和态度记录百姓的生活实态。关注百姓,服务百姓,做百姓的代言人,是民生新闻的基本精神内涵。本文从品牌价值中的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等几方面总结,阐述民生新闻节目的品牌化生存法则。  相似文献   

17.
卞爱华 《新闻世界》2014,(12):54-55
近几年来,各地的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到关注,而民生新闻的主持人与节目相辅相成,民生新闻样式的特殊性决定了主持人风格的特殊性。本文以近几年各地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为例,分析了民生新闻主持人的风格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走向。  相似文献   

18.
张安旺 《青年记者》2007,(18):61-62
自《南京零距离》肇始,民生新闻节目遍地开花,全国各地新闻媒体纷纷效仿,以各种名目推出自己的民生新闻节目,并且大都取得了成功。民生新闻立足大众,坚持平民视点,关注民生民情,为百姓排忧解难,体现了新闻传媒的平民化趋势,一时间民生新闻成为受众最喜闻乐见的节目内容,也成为业界学者重点关注的节目形态。尽管民生新闻在关注民生、服务百姓、缓和矛盾、化解冲突等方面也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民生新闻存在的不足和危机,笔者认为民生新闻只有向公众新闻发展才是民生新闻的必然出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电视民生新闻成为当下最受人们欢迎的新闻类型之一,为了更加贴近百姓们的生活,电视民生新闻的采访方式和策划角度都有了较大的变化。目前大部分电视台的民生新闻栏目,主要是将普通老百姓当做新闻事件的主体,将话语权交给人民群众,以平民视角看待某个新闻事件,极大体现了"民本取向"的主体思想,因而民生新闻引起了百姓的关注和共鸣,提高了民众对新闻媒体的信任度。本文结合当下电视民生新闻存在问题,探讨如何以"民本取向"的主体思想为前提进行电视民生新闻采访策划,以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20.
耿春光 《青年记者》2007,(10):48-48
近几年民生新闻越来越受广大传媒业的青睐,也引起了广大受众和传媒理论界的普遍关注。民生新闻以民本思想为基点,以平民视角来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作为平面媒体,地市报的民生新闻实践有着更强的示范作用。如何发挥其主导地位,将民生新闻做大做强,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提高的过程。本从地市报民生新闻的缺憾人手,探析其品质提升的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