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狼》注译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今淄博县)人。十九岁应科举考试,连获县、府、道第一名。但后来屡次考试均受挫折,因此终身潦倒。三十一岁时,曾应聘为宝应县知县幕宾,不久,辞幕还乡。此后,便一直在“缙绅先生家设馆教书。”他是清初著名文学家,著作颇多,《聊斋志异》是  相似文献   

2.
清初著名遗民诗人方文,其诗歌创作主要取法东晋陶渊明和唐代的杜甫、白居易,并且四个人刚巧都是“壬子”年出生,因此他曾托人特地画了一幅《四壬子图》。而对方文诗歌,学术界一直重视不足,研究很少;现在结合《四壬子图》的考证,可以一并探讨方文的诗学渊源。  相似文献   

3.
清初文学家尤侗词集《百末词》在清初词坛独树一帜。词学观念上强调"道真性情"。创作上不以《花》《草》为宗。《百末词》艺术色彩鲜明:性情至真,感人至深;体物缘情,精切流丽;词风清新,自成一家。有论者认为《百末词》是《花间集》和《草堂诗余》的遗风,艺术成就不高,不是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4.
由江地主编,乔润芩、孙丽萍、宫宏祥整理的《吴琠文集》,最近已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吴琠是明末清初时代的历史人物,康熙年间的一位重要政治家,曾担任过湖北巡抚、湖广总督、保和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为时人称为一代名相、一代贤相,在稳定清初社会秩序、恢复和发展清初的经济起过重要作用。该书近22万字,分三部分,分别收集了吴琠诗文、佚文、碑传资料、年谱和诗文,是研究清初社会历史和吴琠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5.
龚鼎孳是明末清初的著名人物,清初的文坛领袖,诗、词、文各体兼擅,著述颇丰。龚鼎孳的作品曾遭禁毁,《定山堂集》的各种版本流传线索较为模糊,兹对龚氏各种诗集、词集、文集进行全面的梳理研究。  相似文献   

6.
鉴于清初《明史》纂修是否设立《道学传》的争论,张烈撰《王学质疑》,严辨朱陆异同,成为清初尊朱斥王的急先锋。张烈卒后,陆陇其、张伯行张扬其学,先后刊刻《王学质疑》,广为传播;其过激的做法也招致了来自王学和颜李学派的批评。张烈尊朱的态度反映了清初理学重建的政治需要,但随着学术风气的转移,摆脱理学已成必然之势,尤其在考据学兴起后,朱陆之争已是明日黄花。  相似文献   

7.
清初拟话本小说集《都是幻》所辑《梅魂幻》和《写真幻》两篇小说,运用因幻遇合的叙事模式和走向归隐的叙事结局,塑造了追求享乐的才子形象、面目模糊的佳人形象以及其他人物形象,表达了清初部分文人纵情享乐的狂欢化诉求。  相似文献   

8.
《梅花岭记》作者全祖望(1705—1755),字绍衣,号谢山,浙江鄞县(宁波市)人。全氏自幼聪慧,十四岁考取秀才。年轻的全祖望,勤奋好学,初露头角,曾受到清初名家查慎行、方苞等的赏识与荐举。乾隆元年(1736)他中了进士,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土,因忤逆上官,散馆后遭左迁,在京待补知县。此时,他已无心功名,毅然归里,研究经史。后受绍兴蕺山书院及广东端溪书院之聘,前往讲学。晚年多次受荐,执意不仕。一生安贫乐道,不谐流俗。撰述颇富,他曾续修黄宗羲《宋元学案》,七校《水经注》,三笺《困学记闻》,并著有《经史问答》,《鲒埼亭集》等,为清代之大儒。  相似文献   

9.
吴钩,字葛如,丰顺丰良人;清初曾以总兵之职驻镇饶平达十二年之久。他的名字,饶平人是熟悉的。但饶平《文峰报》却把它写成吴高(如第四期《吴六奇其人其事》)吴臬(如第三期《吴臬》),我以为不妥。据宋沈括的《梦溪笔谈》说:“唐人诗多有言吴钩者。吴钩,刀名也,刃弯。”这种弯形的刀,古代南方称葛党刀(见《辞海》),故吴钩字葛如。如把吴钩写成吴高或吴臬,则其名与字的涵义就失去联系了。  相似文献   

10.
《三字经》是我国700年前的启蒙读物,它曾在我国家喻户晓,是一本颇受推崇的书。南宋末年,《三字经》就传到日本,清初,又传到中国和欧洲,后来又传入北美。近几年,它在伦理道德教育方面的意义更引起人们的重视。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将《三字经》收入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向全世界推广。《三字经》为什么能走上世界?请看杭州大学教育系张彬教授给我们介绍——  相似文献   

11.
空空道人是明末靖江王朱亨嘉的王子朱若极,即清初著名画家石涛;吴玉峰为明末宗室、曹寅的幕僚朱赤霞。朱赤霞通过石涛的一幅《对牛弹琴图》试探曹寅后,将《风月宝鉴》交给曹寅。  相似文献   

12.
正本幅图为团扇,无名款,图画水榭楼阁、渔舟、古松和江亭。构图为左右相对形式,中为辽阔的江面,左部近景作水榭楼阁回廊萦绕,堤上柳荫浓郁,一仕女面江扶栏遐思,隔江云山起伏,意境深远。画上题《鱼游春水》词,词意与画意相吻合。此作曾被清初梁清标收入《唐宋元集绘册》中,梁氏将其鉴定为王诜作品。  相似文献   

13.
《竹庐家聒》和《女闲》是清初青岛地区著名的平民学者胡峄阳的家训著作。作为地域化的平民家训,它们反映了清初青岛社会民众求平安的社会心理、好赌的社会风气、尚读书的社会文化教育及受礼教束缚的女子教育等社会文化情况,同时针对这些社会文化因素对家族子弟进行训导,对清初青岛胡氏家族的发展及地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曹丕《黎阳作》诗三首系年魏文帝曹丕《黎阳作》诗三首,清初著名思想家王夫之曾誉为“纵横成文,伤悲之心,慰劳之旨,皆寄文句之外。一以音响写之,此公子者,岂不允为诗圣”(见《古诗评选》卷二)。诗之写作时间,黄节《魏文帝诗注》考释云:“《魏志》:建安四年秋八月,公进军黎阳。七年,绍死,小子尚代谭,自号车骑将军,屯黎阳;秋九月,公征之。八年春三月,大破之,谭、尚夜遁;夏四月,进军邺;五月,还许,留贾信屯黎阳;八月,谭、尚争翼州,谭败乞降,公许之,引军还,冬十月,到黎阳。九年二  相似文献   

15.
才子佳人小说《玉娇梨》的成书年代,学界一般认为约在明末清初;近来有学者考证,其成书、刊行的时间在顺治十几年,断为清初作品。  相似文献   

16.
法若真是清初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其生平虽有自编年谱《黄山年略》,但有待考索处尚多。据其诗集及其他清初文献可进一步考证其生平和与文坛、艺坛之交游。  相似文献   

17.
<正>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史学家陈垣先生(1880~1971),一生勤奋,写作颇富,所著《元西域人华化考》、《史讳举例》、《吴渔山先生年谱》、《元典章校补释例》、《旧五代史辑本发复》、《释氏疑年录》、《清初僧诤记》、《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通鉴胡  相似文献   

18.
康熙年间,清廷重启明史馆,因史料缺乏,遂向民间广泛征书,且一改顺治年间修纂《明史》的诸般禁忌,强调所征之书虽有忌讳之语,也不治罪,这为藏书家广泛参修《明史》提供了契机。清初藏书家与《明史》修撰关联密切,从进献、借阅所藏史籍,到草拟、编纂《明史》稿,乃至审阅、考订《明史》稿本,藏书家以多种方式参与《明史》纂修,且成绩斐然。藏书家与官修《明史》的互动,反映了清初特殊历史背景下清廷编修《明史》过程中政治与学术、官方与私家史学之间的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19.
方熊是活跃于明末清初的一位安徽遗民诗人,他因曾刊刻《陶渊明集》六卷(世称《陶诗诵说》)而为陶诗研究者所关注,但是他的生平事迹却消散于历史的烟云之中。方熊生性豪爽,尤爱游历,这使他成为诗人间的“联络人”。他与桐城学者的交游,反映了清初桐城诗派的活动细节。他与其他安徽人的交游,勾勒出清初“皖桐诗派”的生成路径。他与遗民的交游,反映了清初遗民诗人群体的生存状态。而他与入清后采取合作态度的诗人群体产生交集,则表明清初诗坛在地域、遗民等面向之外还具有更加复杂、多维的面向。  相似文献   

20.
三十年代,杨树达曾发表过《古音对转疏》一文,就黄侃古音廿八部着重从阴声韵,入声韵跟阳声韵的对转进行疏证,至于阴声韵与入声韵的对转则不曾提及。古音入声配阴声、是清初音韵学家顾炎武首创的,后来得到王念孙、章太炎等人的拥护,随着古音学研究的深入发展,阴阳入互相对转之说已成定论,许多音韵学家都提出自己的见解。如王力在《上古汉语入声和阴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