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智力因素是培养中学生英语可持续发展学习能力的基础。注重学习主体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是构建和谐教学氛围的重要举措。本文初步探究非智力因素在中学生英语可持续发展学习能力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培养途径。  相似文献   

2.
陈银杏 《中国科技信息》2006,(21):218-219,221
本文结合中学英语教学和学生实际,对影响中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非智力因素进行探讨,并阐述了学生学习外语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等年龄特征的分析,提出如何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运用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活动培养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今日科苑》2008,(10):254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关注的是智力开发和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一个十分重要但对青少年成材必不可少的条件即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依靠非智力因素的发动、激励、促进、维持和调节的作用,使智力因素真正发挥对知识的吸收、加工和处理的作用,保证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让每位学生在英语素养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的非智力因素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智力是指人的认识能力,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像力等,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对人从事认识活动起动力作用的因素。如情感、意志、兴趣、爱好和学习习惯等。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教学实践一再向我们证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于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凡是学习好的学生,往往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力特别好,而是因为他们对英语特别感兴趣,加上学习方法得当,又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等,即非智力因素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凡是英语学习不好的学生,要想尽快地提高英语学习效果,绝大多数都不能以提高他们…  相似文献   

6.
心理学研究表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是相辅相成的。在智力水平相等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是决定学生学习能否获得成功的关键。以下主要谈了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情感、学习兴趣、赏识教育等方面的非智力因素,以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运用应用教学研究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为培养目标,通过为期一学期左右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探索提高学生在综合英语课程中英语应用能力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自主学习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英语学院大外部开展的一系列自主学习活动是卓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南京盲校不同年级的学生英语学习状况的问卷和个案调查,了解视障学生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心理特点,找出其成因对策,探 索开发其兴趣、学习动机等非智力因素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盲校英语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唐惠林 《科学大众》2013,(2):13+162
学生取得良好学习成绩,需要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国内外专家研究表明,学生学习与成才最明显的差异往往不在于智力水平,而在于是否有理想、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因此,要认真培养、积极开发中学生非智力因素,让他们会学习,会探究,减轻负担,提高学习有效性,使之早日成才。  相似文献   

10.
李玲玲 《今日科苑》2009,(14):270-270,272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我国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资力度不断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高职教育仍存在教学效率低下、重视学生智力发展、忽视非智力因素等问题。该课题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非智力因素对高职生英语学习效率的影响,对高职英语教育者应从哪些方面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学习效率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柳水生 《科学大众》2013,(3):62+170
学生学习,需要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积极参与,两者缺一不可。培养与开发小学生非智力因素,让学生愿学、会学,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内容,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去提高英语语言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品质。教师应注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营造一个能进行交际实践的学习环境,并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手段,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自主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3.
程萍  耿宏柱 《科协论坛》2007,(2):152-153
本文研究目的:调查影响中等卫校学生学习的非智力因素特征,并探索影响这些特征的对策。方法:采用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调查了解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特征,并尝试采用集体心理辅导的方法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教学效果。结果:部分中等卫校学生的学习情绪、动机、兴趣、习惯、自信心、自制力等非智力因素存在问题,经过集体心理辅导,实验班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有所改善,学习成绩提高幅度高于对照班(t=3.918, p<0.001)。结论:集体心理辅导能够有效优化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一个学生学习英语的成功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既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其中,非智力因素对初中生的英语学习至关重要。而初中学生各种非智力因素的运行,从其发动、增强到与具体的指向目标挂钩,在克服困难中发挥效力等等,都依赖于教师、学生家长对激励机制的运用。总而言之,激励是初中生非智力因素运行的必要条件。在初中英语课堂,对初中生采用激励教学的必要性及其如何实施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发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意识,形成数学学习能力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杨德平 《科教文汇》2008,(23):119-119
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的发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意识,形成数学学习能力的关键,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初中物理人教版新课标强调物理课程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即再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作用。一、探究式学习和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最主要渠道;二、在“科学世界”和“STS”中重视人文精神的渗透,促进了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三、再其它内容中也都渗透着非智力因素,有待于教师的开发。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在校期间,需要逐步提高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尤其是要培养创新意识,非智力因素在其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非智力因素中的学习兴趣、学习内需、学习信念、学习情感、学习意志、学习性格、学习习惯等方面阐述了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吕荣霞 《科教文汇》2008,(25):122-122
非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以及加强情感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充分开发这些非智力因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有利于初中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以及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李玲 《科教文汇》2009,(12):169-169
一个学生学习英语的成功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这些因素既有智力因素,也有非智力因素,如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态度等。其中,非智力因素对初中生的英语学习至关重要。而初中学生各种非智力因素的运行,从其发动、增强到与具体的指向目标挂钩,在克服困难中发挥效力等等,都依赖于教师、学生家长对激励机制的运用。总而言之,激励是初中生非智力因素运行的必要条件。在初中英语课堂,对初中生采用激励教学的必要性及其如何实施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