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互联网自由开放的特性使得高校管理和思政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大学生作为高校教育和信息化生活的主体,与互联网密不可分,辅导员如何运用网络开展思政教育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根据各类文献和高校管理经验,综述了网络时代下高校管理的新形势,阐述了高校电子民主的内涵,提出了基于高校电子民主的辅导员网络工作模式,以期对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和服务育人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积极应对网络时代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贞 《文教资料》2009,(6):207-209
网络的普及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本文阐述了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如何发挥网络积极功效为思政工作服务,并克服网络的消极影响,创新性地开展网络时代思政教育,以期开创高校思政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网络的普及给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文章阐述了高校思政工作者应如何克服网络的消极影响并发挥网络的积极功效为思政工作服务,创新性地开展网络时代思政教育,开创高校思政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也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如何把握机遇加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抓紧主导权与话语权,更好地应对网络中内容庞杂、价值观多元的冲击,成为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易班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平台,是高校教育教学、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的综合性互动社区,通过建设易班平台,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提升,当前我国高校的思政教育指导工作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由于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如若不对其多加关注,不及时进行有效干预,学生的发展必定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将对如何在网络时代中开展高校思政工作进行分析,并提出具体优化对策,旨在促进网络时代下高校思政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把互联网作为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将网络技术作为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手段顺应了网络时代发展的需求。文章旨在分析博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网络舆论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迎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在新形势下创新思政教育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关键。本文从网络舆论与高校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入手,深入探讨网络舆论环境下高校应如何开展思政教育。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时代下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尚处在摸索创新的阶段,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亟须解决的问题。高校辅导员应顺应网络信息化时代发展的需求,将网络技术与思政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网络素养,开展网络思政平台建设,丰富网络思政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创新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方式,并努力提升自身的新媒体素养,以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扩大高校思政教育的影响力,提高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推动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9.
开展思政课网络教学是网络时代的必然要求。当前高校建设的思政课网络平台主要有思想政治教育专题网站型、教学资源共享型、网络课程型三类。从教学效果角度看,资源展示与互动学习相结合的网络课程应是思政课网络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高校招生制度、就业体制改革、网络时代的挑战。文章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进行了定义,将传统思政教育方法与网络思政教育方法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当代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网络时代,必须认识到强化高校网宣工作面向全体大学生的重要教育意义。但由于缺乏专业队伍、缺乏专业阵地、缺乏新媒体网宣思维和意识,导致高校网络宣传工作面临着重大挑战,如何借助互联网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正能量宣传是高校思政、党建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研究表明,建立高校网宣工作机制是做好高质量、高成效网络宣传工作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可以肯定地说目前社会已经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时代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信息传播更加便利迅捷,同时人人都可以做一个媒体中心进行发声,从而就某一问题催生出了各种声音与思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这个信息时代里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与机遇,那么如何提高思政教育的时效性、趣味性是每一个思政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文章针对网络背景下高校思政教育显现的新气象进行了分析并找出优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面对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正积极寻求适应智慧思政时代的创新策略,以优化网络环境下的思政教育。在此背景下,高校如何有效开展思政网络工作成为一个重要议题。基于此,概述了智慧思政的理论基础,分析了高校思政网络工作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高校思政网络工作领域的拓展方向,探讨了智慧思政背景下高校思政网络工作新领域的实践策略,提高思政教育的互动性和个性化水平以及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增强思政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4.
潘虹 《文教资料》2021,(4):88-89
对大学生来说,高校辅导员不仅是人生的导师,还是知心朋友。辅导员掌握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激发大学生内在的奋斗能量。要想提升高校辅导员的网络思政教育话语权,需要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和媒介素养,在网络上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思政教育话语体系。本文从当前高校辅导员在开展网络思政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究如何有效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政教育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5.
赵静 《华章》2011,(29)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网络在高校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程度.网络给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研究网络时代思政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探析网络时代思政教育的新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网络扩充了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给思政教育带来很多舆论上的干扰和影响,传统思想、政治观念和内容无法成功与现代社会接轨。虽然教育内容选择方面,高校思政教育部门也做出了相应调整,扩大了实践活动对理论的教学影响力,但是归根结底,传统思政教育很难突破固有思想,迎合"网络论调"。基于此,本文将结合网络时代的发展现状,深度解析网络舆论对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五大发展理念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念的有效延伸,同时也是引领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工作的实践指南。基于此,首先阐释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并分析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而提出利用创新发展理念强化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开展动力、利用协调发展理念增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开展合力、利用绿色发展理念优化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整体环境等有效路径,以期能够利用五大发展理念,增强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实效性,促进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变化与思政教育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如何在网络时代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则日益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从处于网络时代中的大学生心理行为特点的变化出发,主要对学生思政教育新趋势及应对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空间作为高校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战场和第一线,是高校“立德树人”、引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的重要场域,关乎大学生成长健康和国家网络的安全稳定。文章从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的指导思想、如何建立健全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体系、“三贴近”原则开展高校网络思政教育三个维度展开论述。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以习近平关于网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行动指南,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政治方向,使政治理论落地到实践;建立健全高校网络思政工作体系是完善高校网络思政教育模式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要求,为高校开展网络思政工作奠定基础;通过“贴近学生主体、贴近具体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提升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的吸引力和时代感,使高校网络思政工作更具亲和力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20.
黄笑 《河南教育》2022,(S1):36-37
引言:新冠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如何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利用好抗疫时期丰富的思政课教育研究素材并将其转换为高品质的教育资源,增强育人实效,对高校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各高校在疫情背景下进行的网络思政教育是突发性的尝试,与以往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同,会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