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什么乙醇在不同温度下脱水产物不同?湖北恩施市四中(445026)谭家祥我们已经知道:乙醇的脱水反应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另一种是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即:从上面的反应式可以看出:在较高温度下乙酸发生分子内脱水生成乙烯;在较低温度下乙醇...  相似文献   

2.
1 实验探究问题 实验室制乙烯常采用乙醇和浓硫酸于170℃时的脱水反应。该实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炭化比较严重,给实验造成一些不利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由于大量乙醇被炭化使乙烯的产气量减少;②伴随乙醇炭化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硫不仅污染教学环境,对乙烯的性质实验也有明显干扰;③伴随乙醇炭化还能发生一些更复杂的副反应,有资料称该实验还可能生成H2,CH4,  相似文献   

3.
《化学教学》1997年第5期刊载了谭和生老师的文章,阐述了实验室用一体积酒精与三体积硫酸混合加热制取乙烯的现象及解释,得出了“碳是制取乙烯的催化剂”的结论.笔者经反复实验及研究,认为碳在制取乙烯反应中的作用机理不应以“催化剂”一词来描述.众所周知,由乙醇制备乙烯,实质上是乙醇的脱水过程.接反应条件不同,可以发生分子内脱水而生成乙烯,也可发生分子间脱水而生成乙醚.乙醇的分子内脱水反应是消除反应.浓硫酸在此反应中起着催化剂和脱水剂的作用.乙醇在硫酸存在下,发生醇的碳氧键断裂,并在o碳原子上消除一个氢原子生…  相似文献   

4.
工业上制乙烯是由石油高温裂解而制得,在实验室中通常用乙醇被浓硫酸脱水而制得。但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第一版)教材中乙烯制备的方法制取乙烯时出现了一些问题。即在加热时,乙醇和浓硫酸混合溶液的温度很难上升到170℃,无法成功制备出足量的乙烯。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实验失败,无法制出足量的乙烯呢?笔者进行  相似文献   

5.
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脱水反应,生成乙醚与乙烯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文章分析了不同温度下的产物。  相似文献   

6.
张熙 《化学教学》2013,(1):60-62
高中化学教材中,乙醇脱水制乙烯的实验通常选择浓硫酸、酸性或两性氧化物作催化剂,本文在等温固定床反应装置中探索了氧化镁、氧化钙、氧化铁等常见碱性氧化物和氧化铝为催化剂时的乙醇脱水情况,通过气相色谱对反应产物进行了定性、定量在线检测,并通过氨气程序升温脱附考察了催化剂的表面酸性,结合文献初步解析了碱性氧化物不能高效催化乙醇脱水制乙烯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将乙醇蒸汽通过400℃条件下的rAl2O3催化剂,使其1号碳上的羟基与2号碳上的氢原子脱去生成水,发生分子内脱水反应,生成乙烯,反应为:  相似文献   

8.
1反应原理   将乙醇蒸汽通过400℃条件下的γ-Al2O3催化剂,使其1号碳上的羟基与2号碳上的氢原子脱去生成水,发生分子内脱水反应,生成乙烯,反应为:   ……  相似文献   

9.
乙醇脱水制乙烯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述乙醇脱水制乙烯的反应机理以及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着重介绍了活性氧化铝、分子筛和杂多酸三类催化剂,并针对乙醇脱水制乙烯催化剂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当前催化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浓硫酸催化乙醇脱水反应制备乙烯的实验存在副反应多、耗时长等问题,对其反应机理进行分析.通过浓硫酸和分子筛催化乙醇脱水反应两种机理的比较,得出后者制备乙烯可获得较佳的效果.试验以廉价、易得的活性白土-石棉代替分子筛作催化剂催化乙醇脱水制备乙烯.结果表明,方法可行、操作方便、反应速率快、绿色环保、催化剂可循环使用,在适当的实验条件下,乙烯的转化率达93%.  相似文献   

11.
1 ,还具有加热浓硫酸与乙醇的混合物制乙烯时。混合液为什么会变黑且有刺激性气体放出?这是因为浓硫酸不仅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加热时,部分乙醇跟硫酸发生如下氧化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12.
乙烯是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之一,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非石油路线生产乙烯又成为研究热点。因此,用生物乙醇催化脱水制乙烯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同时,乙烯的制备又是有机化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实验。制备乙烯最常用的方法有乙醇分子间脱水和溴乙烷脱溴化氢。但卤代烷的蒸气有毒,而乙醇价廉易得,所以,实验室通常用95%乙醇、浓硫酸、五氧化二磷和少量干净的河沙,迅速加热升温至160℃-170℃制取乙烯。该法制取乙烯,优点是:原料便宜易得、装置简单,一般实验室皆可完成;缺点是:1.副反应多、产率低、气体纯度低。2.反应温度较高,对温度控制要  相似文献   

13.
根据个人学习经历,教材中实验室制乙烯的方法都是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到170℃,使乙醇发生脱水反应。2006年6月发行的苏教版新教材《有机化学基础》,把实验室制乙烯的方法改为用石棉绒作催化剂,加热,使乙醇发生脱水反应,这种方法的创新性激发了我,进而对该方法进行了验证性实验。苏教版新教材第69面蓝框内有如下一段叙述:下列活动能帮助我们认识乙醇的脱水反应。  相似文献   

14.
实验室中验证乙烯性质时,一般用浓硫酸作脱水剂,采用乙醇分子内脱水的办法制取乙烯,验证其与溴、高锰酸钾的反应及其可燃性。但在实验过程中,常出现以下现象:炭化严重;溴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慢;高锰酸钾褪色后有棕黑色沉淀;乙烯燃烧时,火焰颜色接近H2,CO等气体燃烧时特有的蓝色。这些现象的产生影响了学生对乙烯性质的认识。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致使乙醇发生严重的炭化反应,同时实验装置和试液选择的不合理也严重影响了对乙烯性质的认识,因此在制取和性质实验中必须注意以下问题。1制取时应注意的问题乙醇炭化产…  相似文献   

15.
中学和大学基础有机化学教材中,都讲到乙醇在酸存在下受热发生脱水的性质,即既可分子内脱水生成烯,亦可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具体反应式如下:  相似文献   

16.
1 问题的提出现行高中教科书化学 (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二册P .12 6 ,有关乙烯的演示实验共四个 (包括了实验室制法及氧化、加成反应实验 ) ,在这四个演示实验中存在以下问题 :1.1 缺少对乙烯的净化处理装置。在加热浓硫酸和乙醇混合物制备乙烯时 ,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副产品生成 ,而二氧化硫也能参于后面的褪色反应 ,若不除去 ,既影响学生对乙烯化学性质的肯定 ,又不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同时 ,乙醇会因温度高而或多或少随乙烯气体逸出 ,影响对乙烯可燃性的肯定 ;其次 ,大量水蒸汽的存在 ,也不利于乙烯的燃烧。1.2 四个实验分别演示 ,…  相似文献   

17.
方法一:氧化铝(催化剂用)催化乙醇分解法发表者:筑波大学附中妻木贵雄前言:乙醇脱水制取乙烯的反应,通常采用浓硫酸做催化剂。“浓硫酸法”存在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设计出"硅掺杂ZrO_2催化剂催化乙醇合成乙烯"的综合性实验。用共沉淀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硅掺杂量的ZrO2催化剂,采用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3-TPD)和氮气吸脱附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不同硅掺杂量的ZrO2催化剂对乙醇合成乙烯催化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以氨水为沉淀剂、硝酸氧锆为锆前驱体和硅掺杂量为50%时,乙醇的转化率为99.3%,乙烯达到94.6%的最大收率。同时运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研究了乙醇和乙烯在硅掺杂ZrO_2催化剂上的吸附。计算结果显示,相较于ZrO_2(101)催化剂,反应物乙醇在Si/ZrO_2(101)催化剂表面上吸附更为稳定,同时产物乙烯在Si/ZrO_2(101)催化剂表面上更易脱附,表明硅掺杂ZrO_2催化剂更加有利于乙烯的生成。该综合性实验将理论计算和实验相结合,使学生既能锻炼实验的基本技能,又能掌握相关理论计算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一、常见消毒剂及其制备方法84消毒液、75%乙醇等均可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工业上大量生产乙醇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用石油裂解气中的乙烯作原料,在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和水反应生成乙醇,反应方程式:CH2=CH2+H2O催化剂→ΔCH3CH2OH。  相似文献   

20.
1 乙烯与浓硫酸不反应? 实验室制备乙烯用的是乙醇与浓硫酸混合液迅速加热到170℃反应.根据这个反应很多教师推测乙烯与浓硫酸不反应,不然不会有乙烯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