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册与数量关系有关的主要内容有:求比一个数少(多)几的数的实际问题;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两步问题;用乘法解决的实际问题,即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问题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乘法问题。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做好数量关系教学。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教材在二年级下册开始学习除法.教材分前、后两个单元进行编排。前一单元“表内除法(一)”主要学习“认识除法”和“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后一单元“表内除法(二)”,内容除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还编排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以及“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正>学习了乘法之后,我们懂得了求“几个几相加是多少”时要用乘法来计算。同样,“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求这个数是多少”也要用乘法来计算。【题目】明明有3支铅笔,芳芳的铅笔数是明明的5倍,芳芳有几支铅笔?解:我们首先用线段表示明明的铅笔数(如图一)。芳芳的铅笔数是明明的5倍,也就是说芳芳的铅笔数要用5条这样的线段来表示(如图二),那么求芳芳有几支铅笔就是求5个3相加是多少,所以用乘法计算。  相似文献   

4.
《教师》2009,(16)
一、教前准备和预案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是苏教版二年级(下)乘法单元中的教学内容,是在学习倍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既能加深对倍的含义的认识,又能为以后学习解答,求比一个数的几倍多(少)几等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就是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方法是运用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乘几分之几。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有两种解题方法:(1)用这个数连续乘两个或三个分率;(2)先把各个分率按顺序相乘,  相似文献   

6.
张静 《山东教育》2010,(1):78-79
一、教材分析 二年级下册的“解决问题”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结合表内除法教学用除法计算的一步问题,其中有“表内除法(一)”中的“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和“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问题。它们都是直接运用除法含义思考解答的实际问题,以及“表内除法(二)”中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第三册“表内乘法和除法(二)应用题”教学内容涉及了乘法和除法基本应用题的绝大部分题型。教材在7的乘法口决和用口诀求商中,一方面练习和巩固以前学过的应用题,同时,安排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应用题;在8的乘法口诀和用口快求商申,安排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并适当安排一些口头提问题、填条件以及自编应用题的练习;在9的乘法口和用口诀求商中,又分别对乘法和除法应用题作了整理,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除法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教学中,要着重抓好以下几点。一、加强实际操作.帮助…  相似文献   

8.
张芝忠 《教师》2011,(31):89-89
教材解读: 教材:苏教版六年级下册P5—7(例3、试一试、练一练及练习二)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及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主要针对利息问题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基本思考方法。例3中教材创设了一个小学生在银行储蓄的现实情境。提出问题后,教材首先通过底注介绍关于储蓄的一些知识.  相似文献   

9.
除法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由于在乘法中,两个因数的实际含义不同,即一个因数表示相同的加数,另一个因数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作为乘法逆运算的除法也就有了两种含义:一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通常管这种除法叫做等分除法;二是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数,通常管这种除法叫做包含除法。低年级学生同时学习这两种除法,容易发生混淆,所以,一般教科书分两处进  相似文献   

10.
教材解读:教材:苏教版六年级下册P5—7(例3、试一试、练一练及练习二)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乘法及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主要针对利息问题让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基本  相似文献   

11.
综观小学数学教材,简单应用题具有下列四种数量关系:(-)部分数与总数的关系;(二)两数相差关系;(三)每份数、份数与总数的关系;(四)倍数关系。按照数量关系可分为十类。部分数与总数的关系有两类:(l)已知总数和一个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2)已知两个部分数,求总数。两数相差关系有三类:(豆)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2)求比一个数少儿的数;(3)求两数相差多少。每份数、份数与总数的关系有三类:()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2)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3)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倍数关系有两类…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1)“是在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之后,如何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  相似文献   

13.
(一)分数乘法 1.教学重点:一个数乘以分数。 2.教学难点:一个数乘以分数;带分数乘法。 3.基础知识教学要求:①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②熟练地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③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4.基本技能训练要求:①正确计算分数乘法式题;②能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③能说出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 (二)分数除法 1.教学重点:一个数除以分数,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2.教学难点: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3.基础知识教学要求:①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除法的计算法则;②掌握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4.基本技能训练要求:①列出方程解答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②能熟练地进行分数乘除混合运算。  相似文献   

14.
在学习了分数应用题后.学生往往凭经验解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或“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用除法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或“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解答.学生的自我感觉很好.为了不让学生的经验主义作祟,我特意在课堂上运用了一些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5.
詹素萍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6):180+182-180,182
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类型有三种:(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用除法计算,即比较量÷单位“1”的量=几(百)之几:(2)求一个数的几(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即单位“1”的量×几(百)分之几=比较量;(3)已知一个数的几(百)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或方程解答,即比较量÷对应的分率=单位“1”的量.  相似文献   

16.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52页。教学目标:1.在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中学会画线段图分析问题,发展“四基”“四能”并培养几何直观。2.在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中进一步沟通倍与乘法之间的联系,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与解决乘法问题的内在一致性,发展模型意识。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思考与探究成功的乐趣,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乘法口诀表,也称“九九表”,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乘法口诀表”的教学一般分两步:先教乘法口诀(一),包括乘法的意义、2-6的乘法口诀、乘加和乘减,求相同加数和的乘法应用题;再教学乘法口诀(二),即7-9的乘法口诀。  相似文献   

18.
在"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出现以下错误:一是把因数和倍数混为一谈;二是求一个数的因数时出现遗漏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教师没有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提炼,使学生对一个数的因数的求法产生泛化;二是学生对表内乘法口诀不够熟练,导致在练习过程中无法迅速灵活地进行口算;三是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注意力不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本单元内容包括: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分数乘法应用题,倒数的认识,共3节。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提高计算能力。2!使学生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3!使学生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4!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以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二、各节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第一节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  相似文献   

20.
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有三个学习内容:“分数乘法(一)”主要学习分数与乘数相乘可以表示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同时学习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运算方法;“分数乘法(二)”主要学习分数与整数相乘还可以表示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分数乘法(三)”主要学习分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