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针对作文批改现状:由老师一人改花费不少心血,精批细改的作文发下去,学生只看等级,很少关心老师批改的内容,这样,老师的批改成了收效甚微的劳动。俗话说:"诗文不厌改,佳作出苦心。"要想写出好文章来,必须进行认真、细致的修改。其实,修改文章的过程也是练习写作的过程。我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作文修改,实施以读促改,进行"导改、自改、互改、悟改"四步系列训练,培养、提高学生的作文自改能力,不失为  相似文献   

2.
小学作文教学高耗低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包办过多,从指导到批改再到评讲,费时劳神,结果却是学生只关心作文成绩,可谓"吃力不讨好".笔者认为,作文批改是教师的"批"和学生的"改"共同完成的创造活动,让学生也参与到作文的批改中来,由师生共同演绎作文批改"三步曲",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好文章是写出来的,更是改出来的",这话一点不假。纵观古今,哪位名人大家不是修改文章的好手呢?如何批改学生的作文,怎样才能让学生改好自己的作文,一直是语文老师长期探索而又觉得较棘手的问题。传统的批改方法,老师伤神费力地"批",学生无可奈何地"改",批与改时常脱节,岂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怎样才能做到既"批"得巧,又让学生"改"得对呢?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学生的作文都是教师批改,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花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但收效甚微.因此,引导学生自改、互改作文十分必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要重视修改以及修改中的合作,如在第二学段要求"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第三学段要求"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实施建议里明确指出: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由此可见,培养学生自主修改习作的能力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曾多次尝试让学生自改习作,形成作文批改"三步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评改作文一直是我们语文老师最感头疼的事情。有些老师每次批改都逐一详细地批改,改的内容涉及到许多方面,改得密密麻麻,评语写满卷面,学生看了,反而眼花缭乱,印象不深,老师的辛劳可能就付诸东流了。如何让这件必须做的事情变得轻松而又有实效呢?我认为可以做好以下几点:一、重评分,轻评改作文评改又叫批改,"批":给文章作批注;"改":修改错处。语文教学中老师对学生作文的批改传统做法是:给每篇作文一个整体的评价,再改正错别字和标点  相似文献   

6.
在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批改作文,学生看评语”的现象,认为写作文是学生的事,批改作文是老师的事。教师要转变观念,把作文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上。帮助学生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重点要做到:读改结合,以读促改;处理好批与改的关系,以批促改;上好作文讲评课,为“改”创造条件;搞好第二次批阅,培养“改”的好习惯;提高他们对修改的认识和兴趣,让他们逐步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培养他们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都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可是关于作文批改话题的争鸣一直是语文老师研讨的一大热点,特别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这一问题越来越显著的摆在热衷于作文教学的语文老师面前。是精批细改,还是多就少改?是只批不改,还是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批改?面对重重困惑,我结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做了许多探索和尝试。现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批改作文历来是浯文教师最为头疼的一件事。在传统教学中,面对成沓的作文,老师们费尽了心思:精批细改。他们抓住学生的作文,不厌其烦的指导,让学生不断地修改,这样不但加重了老师的负担,而且使学生认为,…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在整个作文教学体系中,存在着一块只见耕耘少见收获"误区"——作文的批改。作者针对写作后老师批改、学生反馈、点评等环节,总结出一些修改作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而批改又是作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手段。我们许多勤勉的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上肯定会下大力气花大工夫,精批细改,眉批总评俱全。可惜巨大精力并不一定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一方面老师的批改往往是带有自己的主观意识,如生活经验、思想认知、知识水平等,而学生在这些方面肯定与为师者有一点的差距,因此,老师的修改并不一定能切合学生的实际,那么学生在翻看评语时就不一定能完全理解教师的修改意图。此时为师者批改的作用已经打了折扣,再者,现在的学生课业负担重,让学生在课后详细地查看评语那往往是一厢情愿的事,在这种背景下,笔者认为学生互改作文的做法值得一试。首先要认识互改的必要性。古人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作文而言,写作实际上已经把自己已有的生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教学要想方设法"改变精批细改的作法",要"着重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一言中的,给人以启迪.在作文教学中,怎样才能培养学生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呢?这引起我的思考和探索.学生没有修改文章的习惯,往往是因为缺乏修改的方法.一次,我有意不作指导,发下作文本,要学生自己修改未经批改的文章.结果,不少人仅仅改了几个错别字,有的期甚至一笔未动.这说明学生对怎样修改文章感到茫然,需要教师"开灯引航".于是,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设计了一套分类修改文章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号入座",自己动笔修改.把学生作文中常见的毛病归为十二类,列表如下:  相似文献   

11.
作文批改历来是令语文老师头疼的一件吃力不见效的苦事.教师大多数亲自动手--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学生的习作字斟句酌,精批细改,按照学校要求拿着笔杆演奏着眉批,旁批,总批,评分"四重奏".教师像"愚公移山"一样一篇又一篇批改案头高迭的作文,常常累得腰酸背疼,头昏眼花.  相似文献   

12.
过去老师批改作文提倡精批细改,不但费时费力,而且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学生感兴趣的是老师在作文后打出的优、良、差或分数,而对文中老师指出的点滴问题却视而不见,对作文中出现的问题大都置之脑后,造成小学作文教学效果不佳,阻碍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现在不少学生怕写作文,往往把作文写好后就万事大吉,再也不愿意去修改.因此,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就必须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通过讲述大作家——巴金爷爷修改手稿,以及古代著名文学家修改文章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世界上的一切好文章都是修改出来的.只有反复地修改,才能改正自己文章中的错别字、病句、标点和其他方面的不足,达到语言的规范,才能把文章中的语句、情节"改美",使文章生动感人.  相似文献   

13.
郭宏谚 《甘肃教育》2020,(4):113-113
"精批细改"是多年来中小学语文教师作文批改形成的习惯与原则,效果如何?细细思量,有其弊端。首先,"精批细改"使得学生的主体性逐渐丧失。其次,"精批细改"好似注入式教学。老师在批改过程中,会不自觉地以自己的作文"标准"去框定学生的作文,这样必然会抑制学生的创新思维,会让学生作文过于"符合"老师的要求和喜好,而不一定能写出他们自己想写的东西。最后,"精批细改"的工作效率低。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教师批改作文往往付出大量劳动,一字一句“全面开花”,批批注注,把自己压得抬不起头来,苦不堪言。而学生拿到被老师精批细改、满篇红朱的作文时,首先关心的是分数多少,至于为什么得高分,为什么得低分,则根本不去探究缘由。更有甚者,连老师的旁批总评都不屑一顾。显然,传统的“教师批,教师改”的写作修改教学不仅束缚了广大教师的手脚,使之疲于应付,兴味索然,而且误导了学生对写作修改这一重要环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作文批改是一项艰巨而细致的工作。关于作文批改,许多人已总结了很多行之有效的经验。如精批细改,多批少改,只批不改等。教师往往认为,将学生的作文改得清清楚楚,批得明明白白,学生一目了然,今后就会不犯或少犯这些错误。其实不然,学生一拿到作文本,关心的是分数,大多数同学虽然读了老师的批语,读完之后便算了事,根本不去深究老师的批改。老师负出了艰辛的劳动,其结果只能是事倍功半。许多老师把大量的时间花在作文批改上,有时由于作文没批改完,而不得不将本周的作  相似文献   

16.
一直以来,对于作文批改很多教师总觉得自己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无奈.真所谓"作文批改糊涂账,改与不改一个样".其实对于这点,叶圣陶先生就曾直言不讳地说过:"我当过多年的语文老师,改过无数的作文,得到一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既然如此,那我们何不换种方式,让自己走出这份无奈!这几年的教学中,对于作文批改我喜欢分三步来进行:学生互批--教师赏批--学生自批.在这三曲的和谐共奏中,习作的有效值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17.
赵桂青 《教学随笔》2007,(12):35-36
一、转变教学思想。更新评改观念 “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大家熟知的叶老先生的一句名言。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自能读书,不待老师教;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长期以来,学生写作文,老师改作文,似乎是天经地义的。导致学生一写好文章不去检查,更不去修改,一交了之,留给老师去批改。而老师呢,单纯地搞书面批改,改呀,评呀,熬费了苦心才把一大堆的作文本改完。  相似文献   

18.
作文批改是写作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教师通过批改训练,可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达到“自改作文,不待老师改“的境地,把作文的修改权还给作者,这才是合乎规律的教学法,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吴志业 《考试周刊》2011,(28):77-77
在传统作文教学过程中,往往是教师批改作文,学生被动接受老师的评分及评语。所以学生作文兴趣不浓。文章介绍了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互改,师生合作批改,教师面批面改。以及利用媒介,激趣促改几种形式优势互补,从而引导学生在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画家郑板桥有句名言:"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老舍先生也曾说:"一篇500字的小文,我要考虑三天,头一天写了,第二天要改,到第三天还要改."上述说法对我们小学作文教学很有启迪,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不仅是学生写出来的,更是在教师精心指导下修改出来的.然而长期以来,在作文教学中,对于学生作文的批改,许多时候都是教师一个人包干,很少考虑发挥学生自己批改作文的作用,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而这恰恰是制约学生作文水平提高的瓶颈.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尝试了一条修改作文的新路子,就是批改作文应该形式多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