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人际信任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研究了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和人际信任的特点与关系。被试为内蒙古科技大学261名学生。使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进行团体测试。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信任无性别、城乡差异,其程度处于中间值水平。大学生的心理控制源中内控性与有势力的他人两部分表现出较强的男女差异,在机遇部分差异不明显。大学生的内控性显高于有势力的他人和机遇2个控制源。大学生人际信任与内控性存在强负相关,与有势力的他人、机遇控制源存在强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发展现状,从研究大学生人际信任和心理控制源的关系的角度出发,以某高校的522名学生为例,借助于团体测试的方式,研究了其内控性的他人及机遇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后续研究的结果显示,大学生人际信任不存在城乡、性别差异,对应的程度处于中间值水平.在心理控制源中,具备较强男女差异的是高校生的内控性与有势力的他人两部分,在机遇部分差异不明显,相比于有势力的他人和机遇2个控制源,显然大学生的内控性显著更高,并呈现出人际信任与内控性存在强负相关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采用冯廷勇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对某高校260名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调查以探究该高校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水平以及心理控制源对学习适应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高校学生学习适应水平较好,大一新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最高;担任学校工作的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比不担任学校工作的适应性水平高;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与内控性倾呈显著正相关,与有势力的他人、机遇以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学生攻击性的特点及其与心理控制源、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350名郑州市的大学生为被试,运用攻击性问卷、心理控制源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其进行测量.结果:父母教养方式、心理控制源与大学生攻击性关系密切.父亲拒绝、否认,有势力他人对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具有重要预测作用(β =0....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源、自我效能和抑郁的关系,笔者用贝克抑郁测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IPC)对120名大学生施测。结果发现,大学生抑郁与内控性成显著负相关(r=-0.406,P〈0.01),与机遇及有势力他人成显著正相关(n=0.358,r2=0.359,P〈0.01),与客观支持成显著负相关(r=0.169,P〈0.05),内控性及有势力的他人能预测抑郁22.4%的方差变异量。可见心理控制源与抑郁具有显著的相关,但是社会支持、控制源、自我效能都不能很好地预测抑郁。  相似文献   

6.
自尊与心理控制源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自尊、心理控制源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10名重庆大学学生,进行自尊量表(SES)、心理控制源(IPC)、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结果:(1)该校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1.92%.主要表现在人际关系敏感、强迫、偏执和敌对等症状上;(2)自尊、内控性对心理健康有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而有势力他人和机遇则与心理健康显著负相关.结论:自尊和内控性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两个重要心理中介因素,所以提升自尊水平和培养内控倾向是改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7.
采用冯廷勇等人编制的《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对某高校260名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调查以探究该高校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水平以及心理控制源对学习适应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高校学生学习适应水平较好,大一新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最高;担任学校工作的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水平比不担任学校工作的适应性水平高;大学生学习适应性与内控性倾呈显著正相关,与有势力的他人、机遇以存在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大学生心理控制源与主观幸福感的特征、特点及其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幸福感指数、总体情感指数量表》进行测试。结果:(1)大学生的幸福感分数较高,且偏向于内控。(2)主观幸福感分数与内控性因子显著正相关,与机遇因子、有势力的他人因子显著负相关。(3)有势力的他人因子存在显著性别差异。(4)大二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大四学生。结论:大学生尤其是大二学生幸福感较高,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受重要他人的影响,大四学生更相信运气、机遇的影响,大学生的心理控制源和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相关,可以通过归因训练来影响他们的幸福感水平。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大学生的归因方式与其心理弹性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和《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对62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归因方式及其心理弹性在性别、年级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大学生归因方式与心理弹性各维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进一步的多元回归分析发现,内控性是心理弹性的有效预测变量,该研究结论为高校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探讨大学生出世、入世心理对心理控制与心理压力的中介作用。采用出世、入世倾向问卷,IPC量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和心理压力量表对25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拼搏精神和机遇对社交恐惧有负向预测作用;内控性对生存焦虑和角色紧张都具有负向预测作用;平常心和有势力的他人都对社交恐惧、生存焦虑和角色紧张都具有正向预测作用。出世、入世心理是心理控制与心理压力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