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情绪心理学家认为:情绪占据着人的整个心理生活和实际生活,它既推动人的本能,又干预社会学习和创造活动,是整个人活动的动力.在英语学习中,情绪这一非智力因素的动力作用尤其不可忽视.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通过设计新颖、有趣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情感规律特点.紧扣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活动,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相似文献   

2.
情绪心理学家认为:情绪占据着人的整个心理生活和实际生活,它既推动人的本能活动,又干预社会学习和创造活动,是整个人的活动的动力。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也说过:"情绪是一种体验,是一种对智力与能力有显著影响的非智力因素。"研究表明,学生在积极的情绪状态下更容易接受言语指导,与教师、同学交往更主动,热情更高,  相似文献   

3.
培养外语学习的积极情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这一非智力因素在外语学习中的动力作用不可忽视,因此外语教学中应重视情绪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健康、乐观的情绪.积极情绪的培养可以通过心理疏导、归因训练、动机内化等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4.
非智力因素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必要的心理结构。非智力因素包括理想、动机、兴趣、意志、情绪、自信心等方面,是人的心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而且还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影响学生的整个学习质量。该文分析了非智力因素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了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5.
非智力因素是相对于智力因素而言的,它是有利于人们各种活动(包括学习活动)的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习惯、性格、情感、意志等因素。 人类第一次科学地认识非智力因素的是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他在1935年首创这个概念。到六十年代,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掀起高潮。有人总结出这样一个公式:一个人的成功=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由此可见非智力因素的重要,同时,实践也证明,非智力因素在学生的学习中的确起着不可忽视的动力作用。 我国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也开始举步,广大教育工作者也逐渐认识到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要,特别是当前我国独生子女中普遍存在的依赖性强、怕困难、意志薄弱等不良心理品质,更使人们体会到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迫在眉捷。 一、非智力因素在数学学习中的意义 兴趣就是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种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兴趣对数学学习具有定向作用,对数学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的学生总是将注意力优先指向数学材料或数学问题。兴趣对数学学习还具有动力作用,对数学具有浓厚兴趣的学生,在探讨、解决某个数学问题时,总是进行着紧张的思维活动,并表现出锲而不舍的精神。 习惯是长时期逐渐  相似文献   

6.
情绪情感属于人的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学生只有体验积极的情绪情感,才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只有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激发起了后进生积极情绪情感体验。在非智力因素课题实验时,我对学生采用多元评价,抓住后进生的闪光点进行赞赏、鼓励,让后进生感受学习的乐趣,激发起学习动机。  相似文献   

7.
康晓兰 《成才之路》2009,(11):66-66
智力因素一般包括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凡是在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因素,都可成为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概念是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最先提出,他认为非智力因素是个体内部的动力体系,包括动机、兴趣、情感和意志等心理素质,它能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调节整个学习活动的有效进行。  相似文献   

8.
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全部心理活动即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基础上的,要实现德育课教育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必须依靠智力因素(如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与非智力因素(如注意、情感、意志、情绪等)。智力因素提供学习、操作的程序,非智力因素提供学习的动力。只有当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全部积极的参加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时,才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然而,传统的教学片面地认为教学过程只与学生的认识智力有关,抹杀非认识、非智力因素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培养思维和提高能力的内在动力。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类。当前,在相当一部分学生中存在厌学情绪,因此,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因,优化其非智力因素,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黄艳华 《广东教育》2006,(10):51-52
情绪调动是采用一定的手段营造一种愉悦的宽松的民主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爱因斯坦说过:“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兴趣是求知的前提,兴趣是人们积极从事实践活动,不断获得认识,开阔眼界从而丰富人的精神生活的推动力量之一。在学习中,学生如能有积极的情感参与,就犹如注入了一剂催化剂,将促使教学朝着成功的方向发展。在教学当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就是“情意因素”),不断创设情境,激发情绪,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情绪,剌激兴趣解决的是学习的动力的问题。任何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我们对历史教学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教学实践。在这个基础上,需要进一步就历史教学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和如何发挥非智力因素作用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是美国心理测量学家韦克斯勒在1950年提出来的。他认为非智力因素是个体内部的动力体系,它也包括着各种心理品质,即一个人的动机、需要、兴趣、欲望、情绪、意志等等。它的作用是能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学习态度,调节学习  相似文献   

12.
情绪和我们的生活如影随形,情绪是儿童喜悦和快乐的来源:儿童可能因为体验到较愉快或欢乐的情绪而觉得人生充满希望,所以积极情绪经验是推动儿童学习生活的动力之一。但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会有伤心的时候,其实悲伤、恐惧、愤怒这些心情都与我们的想法有关。本节课让学生认识情绪的多样性,逐步学会调节、控制情绪的方法,能在一些突发事件中理智地选择解决的办法,将消极情绪化解为积极情绪,更加乐观快乐地学习生活。  相似文献   

13.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是求知的起点,是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的内在动力。学习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这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类。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中存在着一种厌学情绪,因此,激发学生内在动因,化非智力因素为智力因素,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郁红 《课外阅读》2010,(10):63-64
心理学家认为: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智力因素之外的那些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并产生影响的个性心理的因素,如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联系课堂,我们单从非智力因素中对学习活动有直接影响的个性心理品质说起,如需要、兴趣、动机、意志、情绪情感等。一旦激活,学生的积极性就能调动起来,教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向导,是吸引学生的内在动力,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可以培养智障学生积极的学习情绪,而积极的学习情绪在学习过程中属非智力因素,充分调动和利用这种学习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智障学生智力因素的不足,学习上的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驱力,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学有所得,首先要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学习的欲望.  相似文献   

16.
非智力因素是指个体学习积极性方面的因素,包括人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因素,学习过程中的非智力因素是推动学员积极,主动,持久,自觉和刻苦学习的动力,本从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调整学习情绪和锻炼意志品质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培养电大成人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  相似文献   

17.
成功人士,不一定智力超群,但他的非智力因素一定是最佳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正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虽然初中生物在初中其他学科中不算主课,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非智力因素包括理想、动机、兴趣、意志、情绪、自信心,等等,它为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为学习活动提供持久的动力。非智力因素对学生来说就是指兴趣、勤奋、坚持、自信、乐观、诚信和有计划。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活动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积极的非智力因素能够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推动人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而消极的非智力因素则严重阻碍学习的发展。本从教学实践出发,总结出了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愿意不愿意学习或学习到何种程度,往往不全是由智力因素来决定的,而是由非智力因素来决定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是包括动机、兴趣、情绪、情感、意志等,是认识活动的动力系统,并以其整体的相互渗透来影响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20.
浅谈学习兴趣与中学数学学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智力因素主要指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等五种因素。非智力因素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人的智力因素之外的那些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并产生影响的个性心理的因素,它包含了除智力因素外的所有的其他心理因素;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兴趣、动机、情绪、情感等心理因素。其中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历史上曾将二统称为感情:动机是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的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在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要求;兴趣是人们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它以认识或探索外界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们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重要动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