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一、什么是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陶行知先生说:"我们深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是指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努力将教材与生活相结合,找到与教材相契合的生活情境,力求将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生活化、教学方法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是指课堂教学材料要以学生身边的实际事实为背景,将生活情节有机地渗透到教材之  相似文献   

2.
<正>《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善于开发和利用初中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组织教学,为学生的思想道德成长服务。"着重强调课程的生活化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只有满足生活需要的教育才有意义,因为教育的源泉是生活。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设计更多学生喜欢和熟悉的生活化题材,并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将  相似文献   

3.
对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来说,新课程对教师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使教学回归生活。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将学生的生活实际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并以此作为教学的基础。在多年的教学探索和教学实践中,笔者深深地体会到,要想让学生对思想品德教学感兴趣,真正地将这门课程学好、学透,教师就必须将教学融入生活中,将生活与教学紧密地联系起来。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还是与所学内容相关的拓展和延伸,都要努力实现生活化,让学生在生活的氛围中进行思想品德学习,在生活中对思想品德知识产生更为深刻的体验,最终达到促使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内化道德情感的目的,使我们的教学目标能够有效地完成。  相似文献   

4.
朱元科 《考试周刊》2014,(79):127-127
要结合建构主义思想,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遵循学生生活实际,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和目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生活、做事,并提高学科的科学性、知识性和教育性。本文从创设生活化情境、故事情境、艺术作品情境方面出发,探讨初中思想品德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和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5.
思想品德生活化就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要求教师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加深知识理解的需要,更是让学生学会生活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从偏重于认知目标向注重"生活化"的多维目标转变;挖掘生活化的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开展生活化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究生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达到知与行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在中学教学体系中,思想品德教育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学生的德育培养有着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但就实际情况而言,现今的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与生活是脱轨的,缺少生活化的趋势,不够贴近学生生活,这就造成了教学封闭化的问题,而思想品德教育一旦脱离了生活实际,那这种教育就没有进行的合理性,因此这就要求一线思想品德教师需要掌握将思想品德生活化的能力。正是出于这一考虑,本人将就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角度出发,结合多年教学实际,探究如何将思想品德课堂进行合理地生活化教学。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学校教育的发展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初中思想品德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生活化教学应用的重要性,不要一味的向学生灌输各种思想品德理论知识,要让学生被动化主动,积极主动的将学习与生活结合在一起,让课堂教学知识灵活运用起来。在新课改的教学环境下,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既要满足课程本身发展的需要,也要积极探究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和影响作用,要通过生活化教学的开展,不断加  相似文献   

8.
<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得好:"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2011年版九年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而且要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凸显教学的生活化。本文就如何践行生活德育理念,打造高效思品课堂谈谈一些做法。一、转变德育理念,着眼持续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受教育者,而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有什么样的教师就  相似文献   

9.
潘建东 《教学随笔》2013,(12):142+144
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关爱教育"的内容安排,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对加强"关爱教育"的对策进行探讨。同时文章还通过对老师和学生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究在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中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从时间和生活中出发让老师能够很好地融入进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去。在素质方面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教师风范,在"关爱教育"中要引导学生选择体验性关爱学习方式,同时加强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及学生学习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生活即教育,尤其是初中物理教学,更与生活密不可分.为此,很多教师将物理教学与生活有机的联系在一起,思考如何实现教学生活化,笔者联系自身的教学实践就生活化教学的原则作如下几点思考.一、生活化教学要体现生活性"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进社会"是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必须将生活与知识有机的糅合,以生活为中心组织教学,帮助学生找到生活与物理的结合点,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应用物理规  相似文献   

11.
袁小英 《成才之路》2013,(26):83-83
《学记》中提出"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旨在强调教育必须生活化,学生只有乐学,才能学好。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生活即是教育"。由此可见,将教育生活化是现代教育的趋势。初中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初中思想品德课则是学校为了引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开设的一门理论基础课程。对思想品德教育来说,实现教育生活化,能够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良好的品格。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中霞 《考试周刊》2015,(11):112-113
<正>《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将学生课堂学习(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结合起来、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从而有效地引导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笔者就生活化教学策略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创设生活化的情境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在合适的条件下,每个人具有的学  相似文献   

13.
<正>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并强调"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教育即生活。"可见,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思想品德课教学更是如此。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深入生活、观察生活、挖掘生活,特别要密切联系学  相似文献   

14.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初中生的道德和人生观有重要影响.目前,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原因主要是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严重脱节.只有让初中思想品德教育生活化,才能达到统一平衡.因此,我们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这一问题.本文就从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入手,从教学目标、教学情景、教学内容、新课导入、教学活动等方面对如何实现初中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生活化进行详实地探讨,以期真正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和教学效果,真正提高初中生的思想道德品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生活化教育的缺失,严重限制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整体实现。追求"生活化教学",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经过多年教学研究,我觉得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对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进行生活化探究。一、贴近生活,让学生真心实意地去感受在以往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与初中生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16.
思想品德生活化就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要求教师把日常的教育和教学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加深知识理解的需要,更是让学生学会生活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从偏重于认知目标向注重“生活化”的多维目标转变;挖掘生活化的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开展生活化的活动,引导学生探究生活;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达到知与行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新课改的不断推广,教学生活化这一理念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要实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教师就应该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学生的发展特点,立足在生活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教学,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正品德与生活教材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使用教材,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增加生活体验,以此拉近书本与学生的距离,让品德与生活教学更"生活化",更易于被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提高自我教育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运用、问题的设计等方面都要  相似文献   

19.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教师教学的理念——"教育即生活",中国的教育界倡导"生活即教育",虽然二者的内涵不完全相同,但是把教学融入生活,使教学生活化,使学生从生活中学习,使课堂教学生活化是共同的倡导。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也是其生理和心理重大的转折期。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一时期会发生极大的转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德  相似文献   

20.
<正>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提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建构的基础,而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正如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一、在教学生活化中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引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