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3 毫秒
1.
廖美盛  雷斌根 《宜春学院学报》2010,32(7):118-120,144
学科教学渗透生命教育有利于弥补传统教育的缺失和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中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主战场,教师在教学时不仅要提炼教材中已有的生命教育因素,还要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学科特点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验和感悟生命的价值和责任。课题组以江西省上饶市为例,调查与分析了当前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实施生命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林 《考试周刊》2015,(21):143
思想品德课是实现新课标德育教学目标的基本课程,小学生由于心智还未成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中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更新教学理念,改变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以不断实现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水平的提高。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加强小学思想品德课的生成与呈现。  相似文献   

3.
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进行系统的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门课程。通过以五爱和五讲四美为中心的社会公德教育和社会常识教育,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那么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呢?现以思品课第二册中的《对人说话有礼貌》一课为例,谈谈我的做法。  相似文献   

4.
<正>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这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培养人,提高学生道德水平的重要学科,而在以往的教学中却将思想品德课上成了枯燥而空洞的理论说教课,教学枯燥呆板,知识抽象深奥,无法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激情,不利于学生将道德标准转化为行为活动,丧失了思想品德课的学科功效。随着新课改的推动,更加关注学生作为独立发展的人的全面  相似文献   

5.
"生活即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确,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思想品德课是一门与社会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课程,学科本身就要求思想品德教学充满生活味。只有在教学中努力给教学内容和教学情景增添生活味,才会增加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相似文献   

6.
骆殿兵 《中国德育》2014,(14):67-69
正但凡一堂好的思想品德课,听者最直观的印象是"好听""有味"。那么,如何才能让思想品德课教得"有滋有味",学生听起来"有劲"呢?笔者认为,有育人价值引领、有活动生成、有主体发展的思想品德课才是好听、有味的课。一、把握课程标准有"思品味"每一门课程教学都应当体现学科的特性,有学科的味道。《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其任务是引领  相似文献   

7.
课改向何处去?高效课堂、快乐课堂、生态课堂、生命课堂……每一种提法无不令人耳目一新,细细品味,也确有其道理。对于思想品德课而言,追寻课堂理念,必须从教育目的和学科特点出发。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而思想品德学科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健康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基础,就其学科功能而言,思想品德学科是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思想品德、法治观念和国情教育的一门综合性课程。这就决定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理念,不应仅仅停留在生  相似文献   

8.
思想品德课是小学的一门主要学科,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全党全社会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通过对去年春夏之交政治风波的深刻反思,思想品德课越来越受到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的重视,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作为一门课程,思想品德课开设的时间还不长,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规律有待深入地探讨,教学常规还须广泛地普及。为此本刊本期开设“教法研究”和“教学咨询”两个栏目,以帮助广大思想品德课教师掌握一些主要的教学规律,了解一些基本的教学常规,促进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斯普朗格曾经说过:教育的目的并非传授或接纳已有的东西,而是从人的生命深处唤醒他沉睡的自我意识,将人的生命感、创造力、价值感唤醒。初中思品课程是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学科。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初中思想品德课应“以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为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正>生命教育既是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应综合利用生命资源,以思想品德课堂为主渠道,将这一真善美的教育落到实处。在教学中,我们要用生命温暖生命、用生命撞击生命、用生命滋润生命、用生命灿烂生命,赋生命教育以丰富内涵,让学生自由、快乐、文明、健康,有尊严、有责任、有爱心、有成长。一、体验教学法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施生命教育,应特别关注学生的  相似文献   

11.
生涯规划教育与青少年的成长成才息息相关,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实行生涯规划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调查发现忻州六中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状况差强人意,主要存在:课程资源较少,教学上重视应试能力和理论普及,轻视个性发展,轻视生涯规划教育资源的整合等问题。本文以初中思想品德课中的生涯规划教育为着眼点,对加强当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生涯规划教育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好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观念.小学思想品德课是一门比较系统的、直接向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课程,因此,在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时,就必须根据其学科特点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精心设计课堂提问,以达到教学目  相似文献   

13.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基本常识和社会主义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课程,也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增加爱国、爱家乡、爱人民的课程,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和重要途径。我们从事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就是要依据这一素质要求,结合教学实际,把握新课改方向,充分施展思想品德课应有的功能,切实完成学科教学任务。但是,  相似文献   

14.
要有效地在学科教学中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就必须紧密结合学科特点。就思想品德课来说,至少有三个特点是必须注意的。一谓“姓德”。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德育课程,是一门比较系统的、直接的对小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教育的课程。它包括八项教学内容,其中第一项就是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即使在其他各项中,如在热爱劳动,文明礼貌、勤奋学习、遵纪守法等内容中也都包含着爱国主义教育。可见,在思想品德课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本职本份,并非额外负担,也不必另起炉灶。认真按要求上好思想品德课,爱国主义教育也就在其中了。二谓“有序”。思想品德课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5.
刘欣 《山东教育》2011,(11):42-43
情感性是人之为"人"的主要特征之一,追求高层次情感体验是生命本能使然,这就为思想品德课教学走进情感体验、成为生命活动提供了可能。思想品德课教学直面人的思想与灵魂,整个教学过程包括所有的教学细节只有伴以真正的、有意义的生命活动而非单纯的机械学习,即启动情感体验与思维认知两种活动,交互运行,相互催生,此起彼伏,共同进入各自的波峰,才能收到思想品德课教学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是以中学生的生活为基础,以指导和促进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主要目的,以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为目标。相对于其它学科来说,思想品德课的德育作用比较突出,正是基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独有功能和课程性质,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思想品德课的老师必须要以新的教学理念作指导,探索新课程需要的有效教学方式。而活动教学方式就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7.
从初中生学情和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点来看,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具有现实意义。为了有效落实生命教育,教师必须树立自觉的生命教育意识,善于钻研教材,整合资源,发挥课堂的主阵地作用;创新方式,注重体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转变观念,关注细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价值观和道德素质正处于发展阶段,教育绝不能缺位.作为品德课程教学更应担负起道德素质教育的重托.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授课质量 1.配足教师开齐课 没有思想品德课教师足够的数量,何以谈思想品德课的质量.学校应该安排专职教师担任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并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认真上好每一节思想品德课,不能被其他学科挤占用.  相似文献   

19.
思想品德课是我国初等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学科课程,如何加强初中学生的思想教育课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发展。行之有效的教学切入点不仅能提高学生吸纳知识的效率,更能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发挥思想品德课在初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高素质、高品德的人才,将前人优秀的思想知识传承给后人。本文以实践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模式与案例教学模式为切入点,探讨如何进行粤教版初中思品课教学。  相似文献   

20.
在新的课程教学改革的推动下,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要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以学生为主体探究、讨论为形式,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要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遵循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科内容为载体、以融洽师生关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状态为保障的原则.基于此,通过在教学中积极的实践和探索,从知识性、时代性、趣味性、思想性和民族性五个方面论述在提高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实效性方面的思考和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