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毅 《湖北教育》2010,(4):41-43
《三角形三边关系》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三角形三边关系不仅给出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大小关系,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的标准。该课是在学生对三角形的特征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教导他们学习三角形  相似文献   

2.
"三角形内角和"(浙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特性、三边关系及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相似文献   

3.
在学习"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一课后,学生知道了"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但由于对"任意"两个字体验不深,故其抽象能力难以发展。为此,笔者以四年级下学期"再探三角形边的特征"一课为例,试图在提升学生抽象能力方面做一些探索和尝试。一、从判断到推理,让学生经历抽象的思维过程数学抽象是一种特殊的抽象,其特殊性表现为:数学抽象的对象既可以是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这一单元中的"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新课程新增加的一个内容。在这些年的教学中,经常听到老师们反映,看似简单的三边关系其实并不容易教。学生虽然最后能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  相似文献   

5.
"三角形三边关系"是人教版课标教材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中的第三课时.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不仅给出了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大小关系,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判断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的标准.该课时是在学生对三角形的特征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特征.教材在编排时先安排了生活情境,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觉得从家到学校的三条路中走中间这条路最近,由此提出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呢?接着教材呈现了三组纸条6、7、8,4、5、9,3、6、10.  相似文献   

6.
<正>【课前思考】“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教学内容。“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是三角形边的重要性质,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主要引导学生任意选3根小棒进行围三角形的操作实验,探索发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对本课教学给出了新思路,主要体现为两点:一是利用尺规作图方法探索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二是从已知的基本数学事实出发说明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尺规作图是直观几何向欧几里得几何过渡的重要桥梁,利用尺规作图选作三角形,  相似文献   

7.
“三角形内角和”(浙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特性、三边关系及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掌握和探索“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个数学结论具有重要意义,它既是对三角形认识的深化,是进一步求出多边形内角和的基础,也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如何进行“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我们有了一些思考,并根据不同的目标设计了两个不同的教学流程。  相似文献   

8.
<正>三角形是贯穿于中小学图形与几何领域基本而重要的图形,认识三角形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其中蕴含了研究图形的基本方法,是研究其他基本图形的基础。如何帮助学生认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本案例以青岛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信息窗2的设计为基础,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导向,  相似文献   

9.
"三角形的高"是人教版四年级数学教材"三角形的认识"一课中的重要内容,教材给出了这样的定义:"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相似文献   

10.
李凯 《湖北教育》2010,(4):38-40
一、教材分析《三角形三边关系》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个知识点属于三角形的特性,教材主要是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问题,然后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正"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学生在一年级时对三角形已经有了一定的直观认识,在此基础上,教材引领学生对三角形进一步探究,从而对三角形的基本特征,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进行深层理解。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本节课的  相似文献   

12.
在初中数学中,有许多定理很重要,不但是平时考核考查的重点,而且在中考中也占一席之地.比如在八年级学的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不但说明了三角形的中位线与第三边的位置关系——平行,也说明了它和第三边的数量关系——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就是这两个关系,为我们解答一些数学题目立下了汗马功劳.  相似文献   

13.
正在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时,一位教师采用了如下的教学。【片断】师:请同学们从信封中取出一根红色的小棒,将它剪两次剪成三段,使这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动手操作)师:哪位同学将你的作品展示给同学们看?(实物投影出示图1)  相似文献   

14.
一、"疑"出一个新问题——"三角形边的关系"与"三角形的分类"哪个先教在调研活动中,我听了一位年轻教师执教的《三角形边的关系》一课,它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第5单元第82页的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片段回放:师:同学们随意拿出三根小棒,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相似文献   

15.
《三角形三边关系》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这节课我进行过两次教学,第一次是按照教材的编排开展的,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探索,从教学效果来看是比较好的。但从更深层次来探讨,我发现学生动手验证的材料受到了限制,难以真正理解三角形三边  相似文献   

16.
案例一: 教学的内容是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包括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三条边关系.对于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学生是比较熟悉的.事实上,前半节课很顺利,学生从生活中的三角形形体中抽象出三角形,会做一个三角形,认识了三角形的各部分名称.接下来的教学环节是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一、背景分析 《三角形三边关系》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内容,本课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三角形的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理解三角形的组成特性,即“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同时也为今后学习三角形与四边形以及其他多边形的联系与区别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四年级下册编排了三角形的认识,其中有一课是专题学习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材在这一课的编排上首先通过一幅主题图——小明到学校有三条路可走,要求学生凭生活经验初步感知"三角形两边之  相似文献   

19.
【课前思考】《三角形边的关系》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一节"探索与发现"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发现并明白"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既然是探索课,教师就要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索的情境,教材提供了四组不同类型的小棒摆三角形,这四组小棒的长度分别是:13cm、4cm、5cm;23cm、3cm、5cm;32cm、3cm、5cm;41cm、3cm、5cm。显然,这个意图是让学生动手操作摆三角形,然后通过比较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得出这个结论。  相似文献   

20.
在校本教研活动中,我校多位教师上了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一课。学生在探究“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时.对“两边之和等于第三边时能否围成三角形”都无一例外地出现了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