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 1 实验原理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一对杂合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时彼此分离,产生两种不同基因型的配子。当带有不同等位基因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就会使得由这一对基因所决定的相对性状在下一代呈现3:1的分离比例。而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时,  相似文献   

2.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研究的是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题屡见不鲜,命题人往往围绕这几个问题来命题:有关配子的计算问题、有关基因型的计算问题、有关表现型的计算问题、子代对亲代的推断问题,考查方式也是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3.
汪剑涛 《中学生物学》2011,27(12):52-53
基因的分离定律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门考点,其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人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在近几年的生物高考试题中,出现了不少以复等位基因为考查背景的基因分离定律试题,大大提高了  相似文献   

4.
<正> 1 受精作用不属于基因重组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其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受精作用是指不同基因型的配子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此过程不存在基因重组。虽然受精卵的基因型不同,但它是由不同基因型的配子所决定的,假如没  相似文献   

5.
依据双亲的基因型,遵循基因分离定律,根据产生的配子类型推算出配子中不同基因的基因频率. 1 双亲基因型为确定类型 双亲的基因型为确定类型.如基因型为AA或aa,则所产生配子的基因频率为A或a等于1;双亲的基因型为Aa,则所产生配子的基因频率为A=1/2,a=1/2.  相似文献   

6.
谭家学 《新高考》2009,(12):52-53
遗传的基本规律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准确把握它们的实质是解题的关键。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相似文献   

7.
李玉春 《科学教育》2006,12(5):46-46
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双亲都要经过减数分裂产生雌、雄配子(卵细胞和精子):纯合子减数分裂只产生一种类型的雌或雄配子(如aabb产生ab1种类型配子),杂合子通过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多种配子(如AaBb产生AB、Ab、aB、ab4种类型配子);而精子和卵细胞经过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子一代),其基因型就是雌雄配子的基因总和。利用上述原理,可通过配子去除法逆推亲本基因型。例1一雌蜂和一雄蜂交配产生F1代,在F1代雌雄个体产生的F2代中,雄蜂基因型共有AB、Ab、aB、ab4种,雌蜂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4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A、aa…  相似文献   

8.
这里的“双杂”是指含两对等位基因 ,且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杂合体 ,如基因型为YyRr的黄色圆粒豌豆(见图 1 )。其自交子一代基因型的写法 ,既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也是加深对孟德尔遗传规律理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好素材。本文就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1 从配子的类型来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孟德尔通过对豌豆的杂交实验 ,总结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这两大遗传定律在配子形成过程中同时起作用。因此 ,我们可以结合减数分裂的过程 ,借以染色体行为的变化特点 ,来加深理解孟德尔的遗传定律…  相似文献   

9.
应用“连锁与互换规律”解题 ,是高中生物遗传学的难点 ,许多学生面对此类习题往往束手无策。为此 ,介绍一法 ,供同行参考。应用此法所要解决的问题 ,常常是“已知测交后代的类型 (基因型 )及其比例 (个体数 ) ,要求确定被测个体(一般是 3对等位基因 )的基因位置”。解题的步骤是 :( 1 )从测交后代的基因型中 ,依次减去测交亲本产生的仅含有隐性基因的配子基因型 ,剩下的即为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基因型 (一般是 3个基因 )。( 2 )两两分析 ,确定被测个体的基因位置。即对被测个体产生的配子 (剩下部分 ) ,作两对等位基因分析。若出现 4种基因…  相似文献   

10.
孟德尔在得出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时候,是以配子为基础的,所以所有关于下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率也可以用配子的概率求解,这种计算方法简便、实用.首先我们要求解亲本雌雄配子的概率,然后根据要求判断所求子代的基因型,最后用相应的配子的概率乘积即得到子代的概率.  相似文献   

11.
人类基因组用卫星法对DNA长度多态性进行分类.其中平均每15Kb就有一个短串联重复(shorttandem repeats,STR).STR又叫微卫星DNA,重复单位一般为2~7bp,等位基因碱基长度一般在500 bp以下,在同一位点上因重复数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等位基因.依据孟德尔遗传分离律,在配子细胞形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各自的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2.
人类基因组用卫星法对DNA长度多态性进行分类,其中平均每15Kb就有一个短串联重复(Short tandem repeats,STR).STR又叫微卫星DNA,重复单位一般为2~7bp,等位基因碱基长度一般在500 bp以下,在同一位点上因重复数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等位基因.依据孟德尔遗传分离律,在配子细胞形成时,成对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各自的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3.
遗传的三个基本规律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和难点。用遗传规律去解释各种遗传现象或用遗传现象去印证遗传规律,所用的方法都是有性杂交实验法。这种方法都必须经过由亲本个体产生配子,再由雌雄配子结合发育成子代个体这个过程。所以分析亲本个体产生什么类型的配子以及雌雄配子如何结合,关系到判断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正确性。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学习遗传规律之后,不知道配子基因型的写法,不知道亲本个体产生哪几种类型的配子以及配子如何结合等等,因此他们往往不能正确地图解和解释遗传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这方面的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础练习,使同学们逐步理解、掌握。 一、配子基因型的表示法: 由于在个体中,一种性状一般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所以在个体中一种性状用两个字母来表示它的基因型,二种性状用四个字母表示,其余照此类推。而  相似文献   

14.
针对学生不易理解的三倍体联会紊乱问题,介绍了同源多倍体。详细说明同源三倍体减数分裂中染色体配对发生紊乱的原因,其产生可育配子极少,高度不育。剖析了同源四倍体在减数分裂中的联会和分离,指出其产生的配子大部分是可育的。分析了同源四倍体的基因分离:基因有染色体随机分离和染色单体随机分离,这两种情况下基因型AAAa自交产生的子代表现型和基因型不同。  相似文献   

15.
曲志才 《生物学教学》2008,33(12):57-58
同源四倍体的染色体分离主要是2/2式的均衡分离。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染色单体的分裂而分配到配子中。重点分析了单基因座上同源四倍体各种杂合基因型中有关基因随染色单体不完全随机分离所形成配子的种类和比例的可能机理。  相似文献   

16.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基因分离规律是全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教材是按“实验现象假设解释测交验证得出结论”这一思路安排的 ,从整体上看 ,内容精炼 ,知识严谨 ,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培养。但在分离规律的概念中有这样一句话 :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分配到两个配子中去 ,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笔者认为这句话值得推敲。首先 ,根据文中内容 ,分离规律是指杂种F1 代在产生配子时 ,等位基因的分配情况。很显然是指F1 中所有的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产生精子或卵细胞时等位基因的…  相似文献   

17.
例 1 假设一对等位基因Aa的频率为A =0 .9,a= 0 .1,那么AA、Aa、aa 3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多少 ?解析 首先分析不同基因型的来源。AA、Aa、aa3种基因型都是由含有A、a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形成的 ,其次分析不同基因型的频率。由于基因型是由组成它的各个基因随机结合 (即一对等位基因中的两个基因同时出现 )而形成的 ,因此 ,基因型频率就等于组成该基因型的各个基因频率的乘积 ,据此列出棋盘表 :雄配子雌配子A(0 .9)a(0 .1)A(0 .9)AA(0 .9× 0 .9)Aa(0 .9× 0 .1)a(0 .1)Aa(0 .9× 0 .1)aa(0 .1× 0 .1)  AA =0 .9× 0 .9=0 .81Aa…  相似文献   

18.
<正>原题再现(2011年高考山东理综卷第8题)基因型为AaX~nY小鼠仅因为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未正常分离,而产生一个不含性染色体的从型配子。等位基因A、a位于2号染色体。下列关于染色体未分离时期的分析,正确的是(A)①2号染色体一定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②2号染色体可能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  相似文献   

19.
路平 《中学生物学》2009,25(7):43-44
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生物第二册P27,基因分离定律的事例1中,引入了一种解题方法--"棋盘法".教材中做了如下叙述:分析杂交组合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以及它们出现的概率,通常采用棋盘法.具体的方法是:将两个亲本杂交时,每一个亲本产生的配子及配子出现的概率分别放在两侧,然后,根据配子间的组合规律,在每一个空格中写出它们后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每一个空格中合子的概率就是2个配子概率的乘积.  相似文献   

20.
在孟德尔遗传实验中,选择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由于完全显性,F1只表现出显性性状。F1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独立分配和随机组合,这样就会形成4种类型数目相当的配子。同时,由于雌雄配子受精时的随机结合、合子存活率几乎相同等原因,F2表现出特定的分离比,即9∶3∶3∶1。但是,非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在控制某一性状的表现上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从而使孟德尔分离比出现诸多变式,如9∶7、15∶1、9∶6:1、9∶3∶4等。这种变式在近几年高考及各地的模拟卷中屡有出现,值得引起注意。下面例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