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减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减负”最终要落实到学校,教师是“减负”的主力军。广大教师要提高对“减负”工作的认识,更新教育观念,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把“减负”工作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2.
“减负”是指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家庭经济负担和心理负担。此次强令“减负”,力度空前,有其多方面因素构成的社会背景。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现象在学校,根源在社会,是历史与现实、主观与客观、教育与社会多重问题交织的结果。因此,“减负”是一项需要社会“综合治理”的系统工作。作为“减负”主阵地的学校,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其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尤其重要。同时,“减负”过程中要正确理解和处理好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长期困扰中小学教育的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有望开始得到纠正。全社会都在关注和呼吁“减负”,都在为“减负”支招,思考研究如何“减负”。例如,前不久《中国教育报》“新课程周刊”所载《“减负”前提是教与学的高效》一文,阐述了中学管理和教学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负担观和减负观,做到科学减负,提出“‘减负’不能减质量,而应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类似这些思考对当前深入开展“减负”工作是有积极的启发和推动作用的。但“减负”工作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乐观,不少人已经提出了对“减负”的担忧,笔者认为这些担忧恰恰是“减负”工作在相当一部分地区长期只打雷不下雨,甚至越减越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一直提倡给学生“减负”,您是如何看待“减负”的?在此过程中,有哪些与之相悖的事情?您是怎么处理的?针对老师们“工作时间很长,压力大”的问题,也提倡给教师“减负”,您是如何看待的?学生的“减负”和教师的“减负”如何做到相辅相成?  相似文献   

5.
综合辩证论“减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的学业负担包括课业负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的负担是相互联系、互为因果的,其核心是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目前,在“减负”问题上,存在着“减负”就是没有学习负担;“减负”就是教师轻松,甚至意味着教育教学质量下降;“减负”就是不要考试;“减负”与家长无关等误区。科学“减负”,应坚持“标本要兼治,软硬一起上、减加一齐做、内外共同抓”的原则,使“减负”工作真正见到实效。  相似文献   

6.
“减负”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学校、家庭、社会方方面面,要想使“减负”达到预期目的,要解决很多问题。本文主要谈谈在当前的“减负”工作中,特别要处理好的两个关系:“减负”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系,“减负”与培养学生的顽强意志、刻苦学习精神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沈衍珏 《教书育人》2006,(10):31-34
新世纪初,“减负”之风席卷全国,而后的几年里,又似乎有所懈怠,后又轰轰烈烈的重提。而我们紫薇小学从减负之日起,就没再停留过,我们认认真真地减负,切切实实地减负,大张旗鼓地减负,将减负进行到底。“减负”工作究竟如何做?“减负”后学生活动如何指导?这是我们一直以来一直思考,并努力实践着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生“减负”的关键和突破口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若把工作重点放在“不补课、不留作业”上,“减负”工作则步入了“误区”。要真正“减负”,要从强调学生主体性、实施创新教育、成功教育入手。  相似文献   

9.
校长在“减负”中应确立的几种意识侍晓奇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这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为使“减负”工作收到实效,作为学校主要领导的校长,必须确立六种意识。一、方针意识。中小学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奠基工程。现在的中小学生,是21世纪祖国现代化事...  相似文献   

10.
为中小学生“减负”是全国性的事情,但云南可以有所作为。普洱市教育局局长自德军谈中小学生“减负”话题时从这个方面作了切人。他认为,推进“减负”工作,全省应一盘棋,要有统一的规划、统一的要求、统一的检查指导标准,这样,云南范围的“减负”也才能有所成效。  相似文献   

11.
阳泽 《天津教育》2002,(1):8-10
“减负”是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关心的热门话题。“减负”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创新教育的前提。但是,目前“减负”的成效并不显著,笔者认为,造成当前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没有正确理解“减负”,致使“减负”步入了误区。由于“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好每个环节工作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减负”出现的误区1.明“减”暗“增”。即表面上减少了作业量和考试量,暗地里却用其它方式补回来,甚至比原来更多,产生变相负担。一种情况是“休息与娱乐”任务化。如很多学校要求学生参观要写参观记、旅游要写游记、读课外书一定要写心得体…  相似文献   

12.
随着“减负”攻坚战的不断推进,“减负”质量效益问题愈来愈为人们所关注,“减负”实效性研究也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学生过重负担的形成并非 一日之寒,“减负”工作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更不可能奢 望教育行政部门以一 纸命令就可以药到病 除。只有动员教育行 政部门、学校、教师、 家长及社会各有关部 门同心协力,齐抓共 管,从宏观、中观、 微观各个层面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进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才能奏效,具体而言, 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科学界定“减负”的内涵与外 延,为“减负”扫清认识上的障碍…  相似文献   

13.
“减负”能否取得突破性进展和显著效果,关键是学校如何把“减负”工作落实到位。  相似文献   

14.
在学生“减负”工作中,学校、教师负有较重的责任,尤其是学校的领导,应该在“减负”工作中起主导作用,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一、广泛宣传、学习,明确目的意义 首先教育学生明确“减负”的目的意义,使学生理解“减负”并不等于降低教学质量,不等于不做作业,甚至拒交作业,不等于可以随便上课。“减负”的目的,是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和创新的精神,让他们充分发展个性、特长。 接着组织教工学习,使全体教师对“减负”工作有正确全面的认识。认识到教育应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管理要得力教学要得法──学校“减负”工作探索淅川县第二小学郭德胜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从1994年开始着手对“减负”工作进行研讨和实践。经过两年的探索,我们体会到,“领导管理要得力,教师教学要得法”是高效“减负”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16.
减轻学生过重负担,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大举措。由于措施得力,“减负”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如何合理消化学生“减负”后的大量课余时间,真正做到既减负,又增效,以达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是当前学校工作的一项重大课题。对此,广丰县教委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广丰县教委把普及科技制作活动与“减负”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减负”后学校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几年来,通过各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具体做法是:  一、明确意义,统一认识  大力开展科技制作活动,是培养创…  相似文献   

17.
教育部关于“减负”的政策现台后,在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引起了巨大反响。“减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集中表现。本文从“减负”工作中的认识误区入手,阐明了考试手段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合理性、改革不合理的考试机制、科学评价学生的考试成绩等三个问题,以期引起教育界同行对“减负”工作中支次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8.
减负,是切实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但人们对减负的认识似乎机械、简单和表面,片面地认为减负仅仅是学生学习负担量的减少。其实,我国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既有过重的一面,也有较轻乃至过轻的一面。因此,对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应既有“减”,也有“加”,其基本策略是“减量增质”。惟有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才是减负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19.
教育信息窗     
湟中县教育局最近分片在多巴、汉东、鲁沙尔、田家寨组织召开县属学校校长、教委专职副主任、教研员会议,传达省“减负”工作座谈会精神和教育部关于“减负”工作的有关讲话和文件精神。 会议就全县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工作作出部署。第一,高度重视“减负”工作。要从战略高度来认识“减负”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减负”责任感,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推进“减负”工作。第二,正确认识“减负”。明确“减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必要措施,“减负”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才是根本的思想,在“过重”两字上做文章,做到…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小学生负担过重问题依然存在,“减负”工作仍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学生负担过重在不同程度上侵犯了学生作为公民应依法享有的基本权利,而“减负”与维护学生的权利存在着内在的同一性,因此,应从维护学生权利的视角认识“减负”,并依法推进“减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