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读,专注地读,充分地读,营造一个有利于阅读主体情绪化的“场”。特别是一些经典美文,更应让学生在读中积累,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熏陶,在读中迁移。阅读教学同时又是教师、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该引导学生在语言的丛林中漫步,或驻足欣赏,或仔细玩味,学生才能谈得上对文本有个性化的理解和独特的感悟。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一种把书面文字内化为读者自主意识的行为,这种行为包括读者对文本的理解,对作者的认知。阅读也为发展读者的思维,健全读者的世界观和情感体验提供了有效途径。据此,阅读活动本质上强调读者的主体作用,即强调读者自身的自主化和个性化体验,阅读要由读者本人完成。初中生已经具备一些语文基础知识和阅读方法,针对文本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来发展思辨和认知世界的能力,也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并积累语言,培养自己的审美观。  相似文献   

3.
一、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新课标指出,英语教育的目的应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英语阅读是学生学习英语,拓展英语知识和文化,积累和丰富英语词汇量,获取英语信息,增进对使用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的理解,发展英语的思维能力等的最主要的途径。阅读教学应该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特别是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尊重学生阅读的内心体验,因为展现人  相似文献   

4.
姜茜 《广西教育》2014,(17):96-97
语言信息筛选和感知是阅读理解的核心,也是衡量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指标之一。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习惯来选用适当的信息导入方式,能在拓宽学生认知感悟思维的基础上,更好地增强学生的认知感悟体验。根据学生的阅读理解习惯和语言信息运用情况来优化信息导入,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发现文本中的有效信息内容,还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5.
高中语文包括《中国古代诗歌与散文欣赏》《中国现当代诗歌与散文欣赏》《中国小说欣赏》《外国诗歌与散文欣赏》《外国戏剧欣赏》等多种"欣赏"类课程。文学欣赏类课程的教学策略主要有:自主阅读,让学生真正地亲近文本,"扪触"语言,获得真切的感受;反复阅读,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获得较为深刻的阐释;创意阅读,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觉,并且化为自己的血肉和精魂;另类"检测",用丰富多彩的形式来考查学习实效。  相似文献   

6.
<正>阅读教学的理念昭示:阅读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学会欣赏与评价,提高学生主体的参与度。阅读批注就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一边读一边画一画自己感受深的词、句等,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与评价疑问写下来。让学生学会批注,乐于批注,就留给学生充分的用武之地,使学生能够自主地深入地读书,从而掌握独立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水平。引导学生乐于批注,关键在于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由。  相似文献   

7.
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是指学生在阅读文本材料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感悟文章的思想内容,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欣赏感悟的能力.教学中注重阅读的感悟积累和技巧的把握对英语阅读教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应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阅读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理解与评价,提高学生主体的参与度。批注式阅读就是运用简洁精练的书面语言或符号在读物的空白处作注释、写评语、留标记,对文本文字进行解释、品评。批注式阅读教学培养发散思维,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重塑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  相似文献   

9.
黄湘炜 《教师》2010,(4):46-47
本文试就新课程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方法作探析,旨在阐述合理的教学策略运用对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感悟能力所起的有效促进作用。英语阅读教学应该在注重文本内容阅读感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和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运用多样化的阅读学习方式来完成阅读理解任务。学生阅读理解感悟的过程就是他们不断接受语言信息.生成转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是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技能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正文本阅读的关键在于抓住有效信息,让学生能够根据表达内涵来确定相应的理解思维方法。围绕阅读理解有效信息筛选,注重培养自主阅读和主动探知的良好习惯,能在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基础上更能帮助他们深入体验文本的表达主旨意图。围绕信息的获取、分析和延伸来注重阅读理解探究过程优化,不仅能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高语言甄别探析能力,更能使学生在筛选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知识底蕴和文化内涵,提高英语综合素养。一、丰富主题背景信息,整体认知  相似文献   

11.
There are no salient word spaces in Mandarin Chinese. Thus, it is unclear whether word spacing information differentially affects the reading speed of children with and without reading difficulties (RD). In the present study, native Chinese-speaking children of differential reading abilities were tested with Chinese text in un-spaced versus spaced versions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during training.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paced texts slow down reading speeds in children without RD. In contrast, spaced texts improved reading speeds in children with reading difficulties after some training took place.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effect of word spacing information on Chinese reading might vary as a function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reading abilities. We argue that children with RD can accommodate to the spaced text better than children without RD and that they can take advantage of using bottom-up spacing information to segment and recognize words in text.  相似文献   

12.
“体验性”阅读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阅读教学方式,为语文新课标所倡导.已有许多学者和教师予以关注并研究。从“体验性”阅读教学的内涵、理论意义、特点和“体验性”教学的实施等方面进行探究,并比较其与其他阅读教学方式的异同,尝试对“体验性”阅读教学的可操作性作以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目前,阅读教学的“根本”问题还没有解决好,造成语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普遍不好的缘由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还是对传统教学法和“工具论”认识上的偏差,标准化考试的制约以及教学评估的误导。阅读教学应注意多读,多背,多思和多积累,才是抓住了“根本”,反璞归真,光大传统,应是语阅读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4.
语文新课标的实施对语文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广泛的课外阅读是促进语文教师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可是从我国目前高中语文教师阅读现状来看,整体情况不容乐观,甚至存在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课外阅读时间不够、阅读范围狭窄、功利性较强、阅读环境较差等。阅读是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师的发展是学生成功的基石,所以,高中语文教师的课外阅读的不良状况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15.
标准驱动教学改革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代表模式。针对学科阅读能力(标准)指标体系的建立,中文在线已进行了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的初步探索。阅读能力制约着学生各学科的学习效果,最终影响着青少年的终身学习能力。数字阅读逐步成为学科阅读教学的引擎,教育要面向未来学习力,同时要顺应我国教育体系内分学科教学的大环境。本论文系统研究了融合数字素养提升的学科阅读能力(标准)指标体系的构建,并提供了围绕本套体系开展学科阅读的教学设计模式。  相似文献   

16.
教材、学生、教师三方各以自己的方式决定着语文阅读课堂的生成。课文是一个相对完整的语文教材基本单位。学生的阅读思维可分为两种:原形阅读——顺着文思流动的方向而流动的阅读思维;超原形阅读——先触摸作者文思,然后跳出作者文思,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课文某一局部或某一方面作思考的阅读思维。教师掌握“原形阅读理论”对于设计阅读教学,提高课堂效率会有直接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普通话朗读在语文教学和普通话口语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能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使之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又是积累词语、训练语感、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必须重视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和普通话口语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加强朗读指导,使学生逐渐掌握基本的朗读知识和技巧,努力达到《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对朗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模型建构存在许多的纰漏。根据重新建构的阅读教学新模型,影响阅读教学内容确定的因素主要有:文本系统,这是语文教学内容的可能和基础,解决的是语文教学内容“有没有”的问题;解读系统,它决定语文教学内容确定的现实可能性;教学对话系统,它是语文教学内容的显现状态,决定教学内容“会不会呈现,怎样呈现”的问题;社会系统,它是语文教学内容确定的最高裁判者,只有体现社会需要的语文知识才能得到承认,才会是最有效的。因此,阅读教学内容的确定,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合力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方法与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影响大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因素主要是学生词汇量不足,语法基础知识不扎实和阅读技能欠缺。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这几方面的训练。  相似文献   

20.
阅读是人类学习前人优秀文化的一种最有效最迅速的方法。阅读广泛地运用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上,但阅读作为小学生品德养成的一种方法,还没有普遍开展开来,因此需要教育人士在观念上进行改变和接受。目前,对于阅读成为小学生品德养成的方法要取得良好成效,主要是阅读内容的把握和阅读方法的适当。分级阅读标准目前来说在我国虽然尚未达成标准共识。由于我国开展分级阅读的进程比国外晚20多年,但就阅读研究所推荐书目,以及中国儿童分级阅读研讨会研讨的标准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对于阅读方法方面,主要是分级阅读、分享阅读、亲子阅读以及响应国家的“全民阅读计划”的号召,学校、社会、家庭积极开展各种阅读活动。阅读作为品德养成的方法,虽然在理论上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在实践中有教育家的大力实践并取得惊人成效,但开展起来还是遇到各种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都必须通过紧扣阅读内容和阅读的有效方式来解决,并且还要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找到与阅读相适应的平衡点。当然,阅读作为一种小学生品德养成的方法,它也只是众多品德养成方法中的一种,不能将其与其他方式硬性割裂,它们是统一和交融的,在品德养成过程中,可以采用其中的几种综合一起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