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学界以往的中动句研究深化了对于这种结构的认识,但是对如何界定中动结构并无统一的认识,对于中动句的谓语动词是否及物也存在争议。实际上及物与否不能作为判断动词能否构成合法中动结构的标准,对中动动词性质的判断应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来分别进行;中动动词既可以是及物性的,又可以是不及物的;经过了语法化的过程,中动动词形成了"间及物性"的特殊状态,这种特殊性是中动结构语义关系表达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能力,在汉语动词名词化的过程中,转喻具有极强的解释力。用认知语法分析,动词名词化中的转指就是概念转喻这一认知能力作用的结果,其本质是以过程来转喻过程中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3.
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类的一种认知能力,在汉语动词名词化的过程中,转喻具有极强的解释力。用认知语法分析,动词名词化中的转指就是概念转喻这一认知能力作用的结果,其本质是以过程来转喻过程中的参与者。  相似文献   

4.
关于现代汉语动词及物与不及物的问题,语法学者有过不少论述。吕叔湘指出:“动词分成及物(外动,他动)和不及物(内动,自动),是很有用的分类,可也是个界限不清的分类。”本文试图论述不及物动词的某些特点,或许能为进一步区分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增加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5.
重动句中"V"一般为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也可进入重动句,但有语义限制;重动句动词多数是单音节动词、动作动词,少数双音节动词、心理动词有时也可出现在重动句里。  相似文献   

6.
汉语动词区分为内动外动(通常说“及物不及物”)两类,最早见于《马氏文通》。以后讲古汉语语法的著作大都沿袭了马氏的这一观点,也把动词分为内动外动(及物不及物)两类。古汉语动词区分为内动外动两类是根困难的。马氏把是否常有宾语做为内动外动的主要标志,这就带来了一连串的问题:第一,在某些情况下宾语和补语很难区分;第二,古汉语的使动意动用法,可以使不及物动词、形容词、名词带宾语;第三,外  相似文献   

7.
形式上和语义上都是被动的句子,其谓语动词一般是及动物词或相当于一个及物动词的成语动词;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有可能是不及物动词。下面就英语及物动词(主要是“成语动词”)与不及物动词(主要是“非成语动词”)所构成的被动语态之间的差异做一探讨。1“成语动...  相似文献   

8.
《宜宾学院学报》2015,(7):108-113
汉语复合动词零标记名词化的过程包含着极强的转喻动因,它是一个动词转喻名词的过程在共时平面的投影,这种转喻与一般转喻有共通之处,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即在谁转喻谁的问题上,与一般共时平面的显著度条件有矛盾,而主要与产生时间先后有关。  相似文献   

9.
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是英语语法对动词的最简单分类。英语中既可以是及物动词又可以是不及物动词、而且及物动词的宾语可以充当不及物动词的主语的一类动词被称为作格动词。英语作格动词数量大,应用的句子结构丰富。这些用法有一些句法上的限制,如有一些作格动词后面必须跟上介词短语或者形容词,有些作格动词可以出现在中动结构中,有些作格动词的时态是不能随意套用的。出现在英语作格动词之前的主语可以是施事、致事、受事、感事、工具、材料、场所,等。另外,何时使用作格动词的被动语态形式也是要具体分析的。  相似文献   

10.
论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的互相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前人讨论的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入手,提出不及物动词带宾语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的互相转化过程.及物动词在常规化的过程中凝固了典型的宾语语义变为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随着人们概念结构的拓展而逐渐演变成及物动词;词典的修订,语言的习得过程及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概念化过程都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最后文章从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转化的内在因素进行了探讨,指出心智结构和社会结构是这些转化过程的主导动因.  相似文献   

11.
动词体研究的相关成果以及徐盛桓的“内涵外延传承”转喻理论能够很好地描述中动词词汇体变化的动因、机制及过程。中勃结构中,构式与动词之间在体特征上存在矛盾,转喻机制的运作是调节构式与动词矛盾的主要方式,其结果是中动词不仅能使用一般现在式形式也可以使用一般过去式和进行式形式。  相似文献   

12.
非宾格动词是一种特殊的不及物动词类别,是英语语法模型描写的一个范畴。首先就非宾格动词的语言特征作了简单的描述和刻画;接着以作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为参照对象,对非宾格动词具有不同于一般的不及物动词的各种语言表现进行了阐述;最后通过典型语例的分析,揭示了非宾格动词自身的非宾格属性和在语义表征与句法形态两个方面存在的不一致关系。  相似文献   

13.
论中动结构的句法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中动结构的生成过程,分析已有解释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新的假设,即中动词经历了一个“不及物化”的过程,从而使外论元受到抑制,内论元提升至主语位置。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领属关系分裂这一现象进行分析,阐述了领属关系分裂的条件及移位等级(不及物动词句>及物动词句宾语>及物动词句主语),以及领属关系移位中的标记及标记颠倒现象,并对领属分裂这一现象作出了功能上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讨论王冕死了父亲这类句式的生成方式,要回答的问题就是在现代汉语中为什么有的不及物动词可以让其唯一论元居于动词之后,而有的不可以。本文对这一问题的解决主要从两个方面来着手,一是动词移位,二是句法与信息结构的接口。本文在Huang(1987、1989、1990)和Wang(1965)的基础上首先论证汉语中抽象动词有的存在,然后指出抽象的有既可以实现为词汇动词,又可以实现为体貌标记。当它作为体貌成分存在时,它所处的位置是vP之内,而词汇动词只能通过vP内的动词移位来获得这一体貌标记。在对vP内动词移位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最后从句法与信息结构的接口要求上对相关句式的合法或不合法的情况做了进一步分析,指出句法向信息结构输出的成分要满足信息结构对相关信息进行有效分拣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新“被+X”结构及其生成机制与修辞意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8年以来产生的新"被"字结构属性独特,可被看作借助传统"被"字句形式传达特殊信息内容与主观评价的修辞或语用现象:其中的X主要由不及物动词、名词和形容词充当,也可由及物动词甚至带"处置"义的及物动词充当,但被动行为或状态却并非针对主语;实际语境施事及其所控述语被策略性省略;主语与X构成虚拟陈述关系,且主语多为弱势成份。新结构托形嫁接了原结构所具有的构式意义:表被动、示贬义,增加了"含批判"的含义,依托特殊的社会语境实现了复杂而独特的修辞意图。  相似文献   

17.
英语中动构式中动词及物性问题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实际上传统语法无法解决中动词的及物性问题。试图运用Hopper&Thompson概括的动词及物性原型特征的标准和认知语言学中的构式语法理论揭示中动词及物性的实质。分析指出:英语的中动词属于及物动词的边缘成员,仍然具备及物动词的某些特征,但该动词的及物性的某些特征由于受到该构式的语义限制,或隐含或迁移,因而在句法形式上表现为不及物性。  相似文献   

18.
"看"类动词是日常言语中最常用的动词之一。本文将英汉中常见的"看"类动词的语义成分及其用法进行了对比,得出英汉中的"看"类动词很少存在一一对应的词汇,以及如何判断一个"看"类动词是及物动词还是不及物动词。  相似文献   

19.
《史记》动词作状语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史记》为语料,采取统计出现频率的办法,对动词作状语作定量定性的考察和分析,发现能充当状语的动词有不及物动作动词、状态动词、及物动作动词、及物性质动词四类;动词作状语其语法意义为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情态、原因、时间等;其语义指向主要是指向主语或兼语,极少指向谓语和宾语;动词状语与谓语以直接结合为主,以用连词"而"或"以"连接为辅;动词作状语与动词作定语在古代汉语中具有同样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Two-year-olds use the sentence structures verbs appear in--subcategorization frames--to guide verb learning. This is syntactic bootstrapping. This study probed the 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this ability. The structure-mapping account proposes that children begin with a bias toward one-to-one mapping between nouns in sentences and participant roles in events. This account predicts that subcategorization frames should guide very early verb learning, if the number of nouns in the sentences is informative. In 3 experiments, one hundred and thirty-six 21- and 19-month-olds assigned appropriately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to novel verbs in transitive ("He's gorping him!") versus intransitive sentences ("He's gorping!") differing in their number of nouns. Thus, subcategorization frames guide verb interpretation in very young children. These findings constrain theoretical proposals about mechanisms for syntactic bootstrapp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