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艺术总结,犹如百川归海,它接受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从古典戏曲对<红楼梦>的影响入手,探索戏曲与小说的关系,并通过探析<红楼梦>在人物出场、情节处理、场景安排、人物活动等方面对戏曲艺术手法的借鉴,更加微观地欣赏文学大师曹雪芹对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可谓是中国古典小说最高蜂,这在学术界已达成了共识,就连广大读者也是这样认为的.那么,人们为什么要这么喜欢<红楼梦>?<红楼梦>的魅力到底在什么地方?笔者从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3.
未读<诗经>,已闻其名.当学生真的有一天面对<诗经>时,他们想得到些什么?我们又能帮助做些什么?何以引导他们走进这一文学世界,触摸这一中国文学的源头?现结合<关雎><蒹葭>的教学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4.
诗歌渗透于小说,形成诗意化小说.中国古典小说中,<红楼梦>是最富于诗意的.诗意化小说的表现,诸如小说中大量诗词歌赋的存在,创造了许多充满诗情画意的含蓄隽永的意境,以及诗歌艺术手法的运用,等等.这些特点在<红楼梦>中都表现得非常突出.但<红楼梦>诗意化最突出的表现,其他小说未能企及的地方却在于,一方面是<红楼梦>强烈的主观抒情性,另一方面,<红楼梦>体现出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艺术精神,把小说诸元素都诗意化了,诗意化的叙事和故事以及诗意化的人物塑造是<红楼梦>非常突出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对百年来研红名家及其代表性著作进行了系统梳理与阐释,认为百年<红楼梦>小说批评接受研究应分两条线进行:一条是对学者即红学家的<红楼梦>研究的认识与评价;一条是对作家或作家兼红学家的<红楼梦>研究的认识与评价.这两条线共同构成了百年<红楼梦>研究史即<红楼梦>小说批评接受史的主体部分.  相似文献   

6.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每个时代的爱情都有其时代的意义.<红楼梦>中上演了一幕幕人生悲剧,其中尤以宝黛之恋为主线,引发了人们对爱情这一永恒主题的不断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十一世纪初日本著名的女作家创作的<源氏物语>和中国十八世界中伟大的现实主义大师曹雪芹的<红楼梦>堪称中日古代文学史的两大明珠.<源氏物语>更有日本的<红楼梦>之称,仔细研读两部作品,确实可以看见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以两部文学巨著为出发点,分析其再现的两个不同年代不同地点的贵族社会的相异点.  相似文献   

8.
丛叔卿 《考试周刊》2008,(22):191-192
林黛玉是曹雪芹在小说<红楼梦>中,描写的兼具美丽、才情于一身的的女性,她更是小说中唯一的女诗人,小说中林黛玉的诗共有二十多首,是<红楼梦>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9.
<红楼梦>一书涉及的方面很多.本文考证的内容有<红楼梦>程本后四十回、"白首双星"之谜及<红楼梦>的创作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是现实主义的伟大著作,代表着古代小说的最高成就.其成就之一就在于成功地塑造了为数众多的典型人物形象.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红楼梦>突破了传统小说塑造人物非正即邪的传统模式,并有不少艺术创新,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作者善于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将五方面相互配合灵活使用,所以,在肖像描绘、心态剖露、动作摹写、景物与环境渲染、人物语言的个性化等方面收到了极好的艺术效果.<红楼梦>的人物描写艺术不仅打破正面人物一切皆善、反面人物一切皆恶的僵化模式,而且开创了以环境写人、以诗词写人的独特人物描写艺术,显示出自己独特的艺术个性.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与《金瓶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楼梦》是伟大的著作。《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古典长篇小说的艺术高峰。——这,既是就《红楼梦》本身的思想、艺术成就而言,也是就《红楼梦》与其它有关作品相比较而说的。并且,后边  相似文献   

12.
杨雪 《文教资料》2009,(18):37-39
<红楼梦>流传至今,从开始流传那一刻便有不同的仿书出现,本文旨在通过仿书文献综述,区别仿书与续书的区别,对仿书进行综述研究,寻求<红楼梦>仿书的文学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3.
伍员是中国古代久负盛名、影响深远的历史人物.春秋战国以来,载录伍员事迹的史传稗说代不乏籍,敷衍伍员故事的文学作品更是层出不穷、不胜枚举.<伍子胥变文>与杂剧<伍员吹箫>就是以伍员故事为题材创作的说唱和戏曲文学作品.<伍子胥变文>是唐代敦煌文学敷衍这一题材的唯一作品,<伍员吹箫>是谱叙这一题材最有深刻思想意蕴、最富艺术感染力的现存杂剧.这两部作品虽都以春秋时期楚国伍员替父兄报仇的历史事实为素材,却由于作品文本体式与作者思想倾向、艺术功力的不同,在创作方面也呈现出了显著区别与悬殊差异.比较它们的异同,对深入认识和准确评价中国俗文学在唐元时代的演变发展具有弥足珍贵的作用和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红楼梦》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红楼梦》是汉语言文学的一朵奇葩,《红楼梦》是曹雪芹用生命铸成的舍利。如何品味这一文学大餐?怎样打开这座艺术的宝库?高中语文课中,编者打破章回结构,根据故事的完整性要求,选了《林黛玉进贾府》一篇。这是有着极其深刻的思考的。学好《林黛玉进贾府》,就等于掌握了一把进入《红楼梦》这座艺术宝库大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15.
论文立足于文学文本,力求在异质文学之间寻求一种文本解读方式.据此,笔者以灵肉母题范型为主线,将中西方两部文学经典--<红楼梦>与<浮士德>互为参照,展示出灵肉母题呈现过程中的同步性和相似之处,彰显中西方两位文学大师的精神契合点,并发掘文学经典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6.
周洁 《考试周刊》2008,(14):197-199
<红楼梦>的回目在其小说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本文就从修辞这一方面来说明回目在<红楼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楚爱华 《现代语文》2004,(4):14-14,24
梦境作为一种象征或作为一种文学手段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由来已久.从<诗经>中的<斯干>、<无羊>两首梦诗到清代白话小说的顶峰之作<红楼梦>,有关梦境的文学篇章汪洋恣肆,层出不穷,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任人遨游而又不能穷尽其妙的梦的神奇世界,特别是其中的名作,给人们带来的人生启示和艺术享受,更是深刻而久远的.庄周梦蝶、高唐梦、华胥梦等成了具有特定哲学色彩和人生意义的代称.  相似文献   

18.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这十几年来,学者们或从文艺学的角度对<红楼梦>的语言进行欣赏、评析,或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红楼梦>中某类词语、某些具体词语的运用情况和所用的修辞方法做以阐述,或从文化学、社会学等其它角度对<红楼梦>语言做了审视.疏理这一期<红楼梦>语言研究的成就,对我们更加深入地研究这部旷世伟作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世说新语>是非常优秀的文字艺术,深受历代文人墨客的喜爱.就其艺术成就而言,也得到历代大家的高度赞赏.而<世说新培>"历久弥新"的艺术生命力的获得,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作品在叙事上的留白艺术.<世说新语>的留白艺术不仅体现了一种厚重大气的文学创作态度,也提供了一种健康美好的文学鉴赏境界.  相似文献   

20.
<尚书>是史传文学发韧之作.从记言之<尚书>,历<国语>等至<史记>,史传文学蔚为大观.在此流变过程中,<国语·晋语>借鉴<尚书>等史传作品的成功经验,创造性地运用多种手法.在记言、叙事、写人、结构文章等方面,表现出高度的艺术技巧,是史传文学发展的新高度,并为后世史传文学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