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尹兵 《科教文汇》2008,(11):204-204
音乐是善于表达年轻的艺术。声乐则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是唯一支持运用语言和表示相结合来表达思想感情,塑造艺术形象的艺术形式,是一月与情感表达最完美的方式之一无论哪种唱法,在表达情感方面也都是如此。本文通过对美声、民族、通俗三种唱法的发声特点的描述,来概括这三种唱法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总结出应冲出三种唱法的禁锢,掌握科学发声原理,借鉴西方音乐的经验,建构一个新型的声乐艺术。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歌唱艺术的殿堂里,存在着三种唱法,既人们通常所说的"美声唱法"、"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而在音乐的表现中离不开音乐表演,更好地了解音乐表演在传统唱法与当今流行唱法中的区别与联系,是使每个声乐教育者和爱好者能更好的拓展音乐的又一个腾飞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美声唱法是西欧古典声乐的传统唱法,笔者以为科学的发声方法:技巧、技能、音乐语言、风格等是美声唱法的核心,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曲凯 《今日科苑》2006,(4):I0014-I0014
声韵,作为声乐的有机组成部分,一直伴随着民族声乐发生和发晨的历史。声韵是中国特色暨民族民唱法的重要标志。声韵的根本基础在于语言。声韵是语言声音标准化、艺术化的台阶。尊重利用好声韵学规律,是搞好民族声乐教学,发展民族艺术的必由之路。因此,进一步研究声韵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及美学特点,具有广泛意义与应用价值。一、声韵的形成演化流程及作用声乐是音乐艺术,也是语言声音艺术。在声乐艺术中,语言因素是第一位的。语言的产生肯定是早于声乐的;而且,语音的本身就具有音乐的性质。一首歌曲的形成,一般是先有歌词,然后才写曲;其明确的思想内容是通过歌词来表达的;曲子、旋律是为歌词服务的。曲  相似文献   

5.
周金刚 《科教文汇》2008,(28):211-212
中国的民族声乐与欧洲的传统声乐唱法方面有一些共同规律,同时也各自存在着很多不同的、鲜明的风格特征。本文简述了“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历史沿革,两种唱法技术上的比较,中西文化差异对音乐文化的影响,以便在今后的声乐教学中更好地把两种唱法的优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主观上建立起开放的歌唱观念和灵活的思维方法,既要发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又要吸收借鉴美声科学的唱法。  相似文献   

6.
从多元音乐文化视角透视吴碧霞演唱的"中西合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音乐文化的总体发展呈现多元化趋势,声乐艺术的发展也是如此.而对中西声乐文化长期以来的摩擦、交流、融合,一直是声乐界普遍关注和现实发展的问题.本文主要以青年歌唱家吴碧霞在对待中西两种唱法中成功采取的“中西合璧“的艺术实践为例,探究其“中西合璧“的文化渊源,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尤其是中国戏曲文化.牢牢把握这种戏曲文化的特点,把握当今声乐文化发展的方向,在中西声乐文化交汇中创造出全新的艺术形态.未来在与西方的文化冲突与融合中,必将走向文化整合,在整合过程中我们不仅仅是被选择,还会被借鉴,形成全新的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7.
声乐就是要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发出优美且富有韵味的歌声。用歌声美化音乐,描绘丰富的情感,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表达作晶思想内涵。在声乐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练声方法固然重要。但是,“声乐”不是“声音”而是歌声和音乐以及文学语言的结合。只有把这三者有机地结合,才能完美地、准确地表现一部声乐作品。这需要歌唱者拥有良好的艺术修养,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表现力、判断力、语言能力和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8.
浅谈流行唱法的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海兰 《科教文汇》2010,(13):143-144
当今社会流行音乐作为人们音乐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其影响力之大是有目共睹的。荧屏、网络各种音乐舞台上都有流行歌手的身影。流行唱法以其大众性、时尚性、个性化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广泛青睐。但是,我国的流行唱法发展水平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的音乐人必须更深地了解研究流行唱法的艺术特征,才能使得我国流行演唱更快、更好地发展,逐步与国际接轨。本文从流行唱法的定义出发,阐述了流行唱法具备大众性的传播、个性化的演唱、多元化的音乐元素融合、独特的风格韵味这几个有别于其他唱法的独有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流行音乐作为人们音乐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其影响力之大是有目共睹的。荧屏、网络各种音乐舞台上都有流行歌手的身影。流行唱法以其大众性、时尚性、个性化的特点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广泛青睐。但是,我国的流行唱法发展水平与欧美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的音乐人必须更深地了解研究流行唱法的艺术特征,才能使得我国流行演唱更快、更好地发展,逐步与国际接轨。本文从流行唱法的定义出发,阐述了流行唱法具备大众性的传播、个性化的演唱、多元化的音乐元素融合、独特的风格韵味这几个有别于其他唱法的独有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0.
人与人在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时,其沟通方式主要包括语言交流沟通和动作神态沟通,两种方式之中,最能表达人情感的便是语言的交流与碰撞,当然,你也可以反驳我所论述的观点。事实上一个人情绪与情感的表达也可以通过动作神态来实现,甚至有时候所能表达的情绪会更加强烈与直接,比如人怒到极致时会直接冲对方挥拳;异常感动时会直接拥抱对方等,这些行为上所表达出来的感情往往比语言更有效。但是,语言沟通中有一种叫做音乐的艺术,它所能表达的感情是动作或其他方式都无法相提并论的。那么,如此独特的声乐艺术在学习它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学好声乐,是本文主要讨论与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族唱法越来越多的受到国人乃至世界的关注。然而,现在越来越多的音乐专家、学者都提出了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千人一声",就是"民族唱法缺乏个性",认为都是模式化的演唱。针对在声乐教学和演唱实践中,通过对民族风格歌曲与声音形象的塑造来分析,提出了要根据歌曲的风格来确定声音的个性。  相似文献   

12.
尚媛 《大众科技》2010,(6):220-221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在教学与演唱中,技巧训练与情感表现永远无法分开,没有艺术表现的的技术不具任何意义。文章主要从演唱所需要具备的各种技巧、情感的表达及技巧与情感的关系来阐述声乐演唱艺术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3.
菊荣 《科教文汇》2008,(16):136-136
乐教学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掌握歌唱技能技巧、培养人对音乐和艺术的感觉,表现和创造能力,培养人们对高尚艺术情趣的教育活动。声乐教学是一种抽象的教学,周荫昌先生在《声乐教学论》的序中说:“声乐,教也难学也难。毫不过分地说,艺术教学本来就难,音乐艺术更难,音乐中的声乐尤其难。”有人说声乐教学,就是学会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来指导学生的歌唱。也有人说歌唱是人的一种自然的、本能的活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介绍音乐中的情感与人类情感和感觉的区别,以及什么是节奏、节奏与节拍的区别分析音乐中情感与节奏的关系。音乐是通过乐音来表达情感的艺术。节奏是音乐情感表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如在语言中通过词句来表达情感一样,音乐的目的是通过乐音及其节奏引发各种情绪,从而达到使音乐情感与节奏之间做到统一、相互融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吴碧霞是我国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她被称为是"中西合璧的夜莺"。她之所以能够游刃有余地在民族与美声两种唱法之间自由转换,原因在于她能够清楚的认知两种唱法的发声技巧和音乐表现等方面的特点,并能将二者巧妙的融合在一起,才能将不同风格类型的声乐作品演唱的如此传神。  相似文献   

16.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音乐、文化、艺术等实现了交融,声乐演唱逐渐成为音乐学习的一项基础性课程,更是一门艺术。艺术自身具有规律、原则等特性,但是美妙的歌声都是经过了大量严格的训练才逐渐形成的。其中发声方法是声乐演唱的重中之重,科学的发声方法能够发出美妙、动听的声音,是其他乐器无法替代的。本文将结合声乐演唱中的发声方法深入探究科学发声方法对声乐演唱的重要性,为演唱者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郭斌 《华夏星火》2004,(10):30-30
“好的说话就已经获得了一半好的歌唱”。歌唱是一种语言艺术,所以也是一种母音的艺术,好的歌唱是好的说话的持续,歌唱与说话同样都是表达思想的情感的重要手段,从生理运动部位观察,这两个表达手段的基本方式是相同的,都是运用声音、语言进行思想、情感交流的活动,当我们站在专业声乐演唱的技术和艺术性角度进行观察,两之问的运动状态却有着较大的区别,分别表现在气息运用、声带发声状态、共鸣运用、语言的夸张程度等方面。作为一名专业的声乐演员,在不断的艺术实践和舞台演唱过程中,更加充分体会到两的区别与共同点。  相似文献   

18.
马愔 《科教文汇》2008,(27):178-178
认识原生态音乐是源于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在大奖赛上破天荒地增加了一个原生态唱法,这在音乐界引起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震动,有的人表示困惑,有的人表示反对,更多的人则表示支持。有的声乐教育家或是歌唱家在大赛开始之前就表示了一些看法,这些看法归结到一点,就是原生态的音乐是不是能比赛?因为他们的发声方法和音乐表现形式各自是不同的,结果呢,原生态唱法这株新型的野花成为了一门艺术领域的新星,从此走进了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19.
万莉 《科教文汇》2010,(10):130-130,171
民族声乐教学中实现审美价值的多元化,促使多种教学途径的并存,不是提倡削弱现在学院派教学途径发展趋势,而是要在继续发展学院派唱法的同时,大力促进传统唱法和原生态唱法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声乐就是要用正确的发声方法发出优美且富有韵味的歌声。用歌声美化音乐,描绘丰富的情感,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表达作品思想内涵。在声乐教学中,帮助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练声方法固然重要。但是,"声乐"不是"声音"而是歌声和音乐以及文学语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