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树理是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出现的一位著名作家。他于1943年5月创作了《小二黑结婚》,同年又发表了《李有才极话》。他以朴实鲜明的群众语言,新颖独特的大众风格,描绘了在共产党领导下广大人民进行民族民主解放斗争的新人物、新生活。这些作品的问世,使赵树理成为解放区文学的一位最有代表性的作家。赵树理出身于山西沁水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家庭的影响,长期农村工作的经历,使他了解农民的痛苦和欢乐,熟悉农村各方面的知识、习惯、风土、人情,通晓农村的各种艺术,特别是音乐和戏剧。这为他作品中的浓郁的乡土气息奠定了坚实的基…  相似文献   

2.
赵树理(1906-1970)作为“文艺讲话”的体现者以及“人民文学”的代表作家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的处女作《小二黑结婚》(1943)、《李有才板话》(1943)和《李家庄的变迁》(1945)等,这些40年代的代表作都受到了当时共产党文艺工作干部周扬等人的热烈赞扬。可是赵树理建国之后的作品频繁地在各种政治风波中被批判,直至文化大革命中,他的作品被定为“毒草”而遭到全面否定,赵树理本人也于1970年9月在文革的风暴中死去。赵树理的荣辱一生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一个矛盾体,从80年代末以来“重写文学史”的研究以及重新开始的“通俗文学”研究中,他在各个角度都受到了反复论及。不过,对他的评价主要还是在中国文学史的地位上,对他作品进行细致入微的读解和分析的论文尚不多见。文章试图通过分析赵树理在1950年代发表的小说《三里湾》(1955),来探寻他重视“通俗文艺”的一些痕迹。这本小说由通俗读物出版社于1955年出版的时候增加了数页插图。除了这本最早的单行本以外,据笔者所知还有4种版本。经过仔细的调查,发现这五种版本中插图的位置,画面都不统一。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别,或者说为什么有插图顺序的调换呢?从这个疑问出发,考虑到各个版本出版的过程和社会背景,笔者试图探寻作者和插图画之间的关系以及赵树理对通俗文艺的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3.
20世纪 4 0年代 ,赵树理的创作因“歌颂”了解放区的新生活被认为是《讲话》精神的体现。但是 ,这是对赵树理的一次误读。赵树理一直坚持走为农民创作的道路 ,他的作品是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 ,在形式上与《讲话》的倡导一致。赵树理作品并不以“歌颂”为主 ,这是赵树理在解放后陷入写作困境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20世纪40年代,赵树理的创作因“歌颂”了解放区的新生活被认为是《讲话》精神的体现。但是,这是对赵树理的一次误读。赵树理一直坚持走为农民创作的道路,他的作品是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在形式上与《讲话》的倡导一致。赵树理作品并不以“歌颂”为主,这是赵树理在解放后陷入写作困境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张静静 《考试周刊》2014,(46):17-17
<正>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赵树理作为一位卓越的人民艺术家,他的作品以本乡本土最生动的民俗性生活为素材,充分展现了浓郁的地方色彩,成为赵树理所代表的"山药蛋派"作品最具地域特征的魅力之源。可以说赵树理的小说具有浓郁的民俗性,是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的现代小说。其代表性的作品当属《小二黑结婚》。《小二黑结婚》讲述了主人公小二黑与小芹争取婚恋自由的故事,二诸葛与三仙姑滑稽而生动的行为话语,在那个时代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继而被以各种文艺方式搬演、传播,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与辐射力小二黑结婚是赵树理的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如果赵树理不是成为作家,肯定能当一名好教师。从1927年年底赵树理17岁至1937年4月27岁时的10年间,他有6年时间是在学校讲台上度过的。这个时期,他虽然勤于读书努力写作,也发表了一些文章、作品,但对早已坚定地确立了不当什么大作家而要当就当一位地摊作家的人而言,主要是以一位乡村教师的身份立身处世的。追述考察赵树理,对今天耕耘在教坛上的广大教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也许不无启发。赵树理的教学情况如何?先看一看他作教师时所用的教材。教初小时,主要以《上下论语》《通俗国文》为主。在读完师范后,他在课堂教…  相似文献   

7.
[作家简介]杰克·伦敦是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一生共创作了约50卷作品,其中最为著名的有《荒野的呼唤》《白牙》《马丁·伊登》等。他的作品不仅在美国本土广泛流传,而且受到世界各国人民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规定了一个国家未来数年的文学艺术秩序、标准和原则,在社会革命体制的调整与重构期,赵树理应运而生。他把农民作为小说真正的主人公,并将其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文学视域里。但我们研读赵树理解放战争时期和建国后的作品,就会发现其创作实践与《讲话》强调"文艺为工农兵服务"、"与工农兵结合"的内在精神少有契合而多有错位。这种不容忽视的错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赵树理及其作品的命运。  相似文献   

9.
鉴于赵树理成名之前的许多作品虽已收入《全集》,但缺乏广泛的传播,目前赵树理研究中未见引用或提及,本文以《打卦歌》、《歌生》、赵树理在史纪言主编的《民报》副刊上所刊作品、《打倒汉奸》原作等为例,介绍这些作品相关情况。  相似文献   

10.
金仕霞 《文教资料》2007,(35):23-24
赵树理是一位农民作家,是一位具有深刻现实主义精神的作家。在他一生的文学创作活动中,他始终本着如实反映现实生活的原则为农民写作。正是由于这种精神,使他的作品为后人留下了真实解读历史的蓝本。  相似文献   

11.
山西省付省长王中青同志是著名老作家赵树理的老同学、老战友,也是赵树理研究专家,文化大革命前,曾发表过许多评论赵树理作品的文章。最近,他又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重新认识〈卖烟叶〉》一文。文章说,有人认为《卖烟叶》这部中篇小说是“中间人物”的代表作。一读再读之后,我认为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是站不住脚的。是否可以这样说:这篇小说是赵树理写小说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赵树理曾被人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铁笔”、“圣手”,是一位具有民族化、大众化艺术风格的人民艺术家。早在全国解放以前,边区文艺界就提出“赵树理方向”问题,并且把它“作为边区文艺界开展创作运动的一个号召”(陈荒煤《向赵树理方向迈进》,载1947年8月10日《人民日报》)。周扬同志也在《论赵树理的创作》一文中指出: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赵树理同志的作品是文学创作的一个重要收获,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创作上实践的一个胜利”(1946年8月26日《解放日报》)。就是这样一位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13.
《锻炼锻炼》在赵树理的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学术界历来对该作品阐释历来有很大的争议。本文认为,该作品表面上表达了对意识形态的认同,实质上却是反映大跃进下农民的困境。赵树理一生为农民写作,真实反映农村矛盾,在大跃进、文革时期显得不合时宜,甚至付出生命代价,但现在看来,作家在与时代遭遇的尴尬、困境中坚持“问题小说”的写作,其本身值得我们敬仰。  相似文献   

14.
《锻炼锻炼》在赵树理的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学术界历来对该作品阐释历来有很大的争议。本文认为,该作品表面上表达了对意识形态的认同,实质上却是反映大跃进下农民的困境。赵树理一生为农民写作,真实反映农村矛盾,在大跃进、文革时期显得不合时宜,甚至付出生命代价,但现在看来,作家在与时代遭遇的尴尬、困境中坚持“问题小说”的写作,其本身值得我们敬仰。  相似文献   

15.
《盘龙峪》是赵树理在三十年代写的一部重要作品。但多年来未见其文。山西省文联董大中同志在一九三五年《中国文化建设协会山西分会月刊》上找到了《盘龙峪》的第一章,这是赵树理研究的一个新收获。  相似文献   

16.
赵树理对根据地农村基层政权严重不纯问题的关注、思考与反映,是很能见出他作家立场的独特性和他"问题小说"观的某些根本特征的。他之所以关注与农民切身利益有很大关系的根据地基层政权"问题",并以作品揭示问题促其解决,究其本质是"以农民为本位"的人生价值立场使然。论文以赵树理的代表作《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和《邪不压正》为例,从他揭示农村基层政权问题的尖锐、犀利与独特入手,分析赵树理20世纪40年代问题小说的独有价值。  相似文献   

17.
周扬的双重身份,使他在评价赵树理小说时既能高屋建瓴地看到它的价值,又深谙艺是“党”的艺而有所规避。在《论赵树理的创作》中,周扬既确定了赵树理在解放区艺界“方向”性作家的地位,又有意识地对赵树理小说中的不和谐音进行了消解,赵树理的作品在大量普及时,赵树理追求的价值被逐渐置换,赵树理的真实面目逐渐远离了读。  相似文献   

18.
赵树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山药蛋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着眼于反映山西农村的生活画面,乡土气息浓郁,语言逐步成为“群众的活的语言”(周扬《论赵树理的创作》).下面,笔者结合初二语文教材《老杨同志》(节选自赵树理中篇小说《李有才板话》),浅析一下其语言特色. 《老杨同志》的语言特色可概括为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9.
赵树理是一位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他的创作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大众化、通俗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表面上看,他的许多广泛流传的作品都是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之后,在《讲话》精神的直接指导下创作产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诸多著作都持此观点。事实上赵树理看到《讲话》之前,其代表作《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已经创作完成了。赵树理文学现象与《讲话》精神的吻合是时代的必然、文学发展的必然。文学史著作应当对此进行客观的、全面的、正确的分析,探究赵树理文学现象产生的深层原因,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以讹传讹。  相似文献   

20.
赵树理是文艺界大众化、民族化的旗手.早在上世纪50年代,赵树理作品就走向世界.在改革开放的中国,赵树理作品更会走向世界,为全球化、大众化、民族化的一位杰出代表.《李有才板话》就是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