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梁漱溟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其教育观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相通之处,尤其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大众化、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存在一定的启示作用。质言之,梁漱溟教育观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德性生命之目的的实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人仪式道德教育有"得"有"失"。就"得"而言,成人仪式道德教育培养了青年的生命敬畏感、家庭责任感及社会责任感,积累了以青年为本、与时俱进、环节连贯等有益经验;就"失"而言,成人仪式道德教育存在重视程度不足、理论研究薄弱、主题突出不够等问题,致使成人仪式道德教育理论与现实之间出现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3.
现代道德教育必须实现人性化转向,回归道德教育的本原,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使道德教育基于人、从人出发、服务于人,使人成人,以实现道德主体全面自由发展,过有道德的幸福生活。现代道德教育人性化转向,既是中国传统人性论思想精华的传承发展,又是西方人性理论的历史超越,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创新发展,还是现代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4.
孔子与苏格拉底有着博大而精深的道德教育思想。对孔子与苏格拉底道德教育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道德教育内容、道德教育方法等诸多方面做以比较,探讨其对我国现代道德教育的作用、启示。  相似文献   

5.
梁漱溟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开展了至少20年的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德育思想。本文首先分析了梁漱溟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进而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实施过程等方面分析论述梁漱溟的德育思想。  相似文献   

6.
知识经济时代,成人道德教育面临许多新的问题,鉴于加强成人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成人道德教育的理性、自律性、职业性以及实效性等特点提出以下对策。第一,摒弃功利化的倾向,以构建主体性的道德人格教育为中心。第二,思想道德教育要适应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第三,加强德育课程改革,注重其现实性和针对性。第四,加强发展面向知识经济的素质教育。第五,以终身教育观念塑造成人道德教育的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7.
梁漱溟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一位著名的教育家,开展了至少20年的教育实践活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德育思想。本文首先分析了梁漱溟德育思想的理论基础,进而从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实施过程等方面分析论述梁漱溟的德育思想。  相似文献   

8.
龚自珍的道德教育思想包括道德起源论、道德教化论、道德教育原则和道德教育方法等方面。在道德起源方面,他提出了“善恶皆后起”的道德起源论;在道德教化方面,他主张以德治为中心,进行道德教化;在道德教育原则方面,他确立了重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提倡学以致用、提倡实事求是和主张平等育人等原则;在道德教育方法方面,他形成了因材施教法、身教示范法、自我教育法、情感教育法和意志锻炼法等方法。  相似文献   

9.
道德教育思想是蒙田教育思想的核心。蒙田在对当时法国旧经院教育弊端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从道德教育地位、目的、内容、方法和原则等诸多方面对道德教育展开了系统论述,申明了道德教育的基础性地位,并将塑造健全人格作为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明确了以“哲学、历史和自然”为主的道德教育内容,提出了“宽严结合”的道德教育方法,突出强调了“去功利化”的道德教育原则。蒙田道德教育思想特色鲜明,其思想精髓对后世道德教育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对我国当代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潜在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全面主义思想不仅体现在学校的道德教育中,还渗透于社会各个方面,在日本学校的道德教育中尤为凸显,对战后日本国民的培养和塑造、国家的恢复和崛起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日本为例,论述道德教育中的全面主义思想,以期对我国新时期青少年道德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根据道德精神和精神成人的现有成果,以及知、情、意、行等道德养成的一般模式,大学生道德精神成人主要包括明辨道德是非、理解道德权责、践行道德勇气、恪守道德秩序四大方面。深刻理解并勇于实践"道德精神成人",既有利于推动道德教育和精神教育的专业化研究,也可以为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高级专门人才素质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祥地,是西方教育思想的摇篮。本文通过对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为代表的的著名的教育思想家的道德教育思想的研究,在道德教育方法、道德教育内容、道德教育规律和道德知行关系四个方面,分析古希腊道德教育思想的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五四"时期梁漱溟先生的文化思想研究为研究对象,笔者通过研究深刻认识到,对"五四"时期梁漱溟儒学观的研究非常薄弱,需进一步强化。研究梁漱溟"五四"时期文化思想,有助于深化对梁漱溟儒家思想的认识,对于进一步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也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14.
谈知识经济时代的成人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分析了知识经济时代对道德教育的影响及加强成人道德教育的现实意义。并从课程、教学手段、目标构建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5.
社区一头连着家庭,另一头连着学校和社会,是推进家庭道德教育的重要依托和平台.以社区为结点推进家庭道德教育的发展是基于宁波市家庭道德教育现状和家庭道德教育指导需求的现实选择.要明确以社区为结点指导家庭道德教育的理念,建立健全运行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发挥社区的优势,实现“三结合”在思想启迪、道德养成、能力拓展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梁漱溟在其教育及社会实践方面,分别经历了曹州中学、广州省立一中、河南村治学院和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的教育实践。本文较为详细地论述了梁漱溟的教育思想以及每次教育实践的过程,并总结其教育思想与实践的独特之处,力图通过这一系列的述评,展示梁漱溟教育思想和实践的真实面貌,刻画出一个积极乐观、意志坚强的梁漱溟。  相似文献   

17.
《集宁师专学报》2016,(3):98-102
秉承"修齐治平"儒家理想的近代著名教育家唐文治,在道德教育方面以身作则,以道德端其模范,以规律束其身心,以"欲成第一等人才,必先砥砺第一等品行"的道德教育理念指导教育实践。唐文治的道德教育思想强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和以德育为先的育人理念,不仅于当时的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对我们今天推进道德教育课程改革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存在问题是道德教育的根本问题,对存在之本质的思考直接指向个体对死亡的体验,道德教育应该以儿童对存在问题的思考为出发点.一方面,儿童对死亡的体验引导着儿童自身道德感的形成,这是道德教育的形而上基础;另一方面,成人对死亡的体验构成了成人对儿童的责任感,这是道德教育在存在论意义上的保障.在此基础上,文章对各种死亡话语进行了现象学的描述和分析,呈现"面死而生"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意蕴,尝试寻找一种以生活体验研究为基础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9.
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关于学校道德教育的目的、学校道德教育的社会性、道德教育的方法等方面有着深刻的见地。本文从杜威所处时代与我国当代教育背景特点入手,对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进行解读,通过比较不同时代道德教育的问题,提出当代我国德育需要适应社会,更要改造社会,学科育德思想需要进一步深化,教师育德的角色需要转变等方面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20.
道德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目前在加大对成人专业知识教育的过程中却往往忽视了成人的道德教育。本文从成人道德教育的途径体系出发,提出了加强成人道德教育的具体措施:提高成人的课堂道德教育效果;重视成人的社会道德实践教育;培养成人的自我道德教育能力;营造成人学校的道德教育氛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