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认为: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他强调,没有惩罚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假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可见,惩罚是学校教育的需要,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既然惩罚这一现象在实践中不可避免,那么,我们就应该正视这一特定的现象,在理论上给予合理的分析。一、正确区别批评、惩罚与体罚批评是指对学生犯错误时有针对性的口头的否定性评价,在实践中是允许的,而且也是有效的。惩罚与体罚向来联系较紧,在日常生活中,常被混同。事实上,…  相似文献   

2.
惩罚作为一种教育方法被广大教师普遍使用,它是对学生不良行为所作的否定评价,包括批评、谴责、训导和处分等。惩罚有其独特的教育意义,但必须运用得当,并符合教育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否则,便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不当惩罚是指目前学校中存在的体罚、变相体罚  相似文献   

3.
当赏识教育大行其道时,我们的教师似乎已经遗忘了教育还应该包含着适当的惩戒,我们的学生似乎也越来越脆弱得受不了任何的批评.目前,社会、家庭、学校中不少人谈罚色变,甚至有些人把"惩罚"与体罚、变相体罚混为一谈,影响了教育者对惩罚这一必要的教育手段的使用,阻碍了对学生的教育程度,影响了教育效果.因此本文从三方面阐述了惩罚的必要性、惩罚与体罚的区别、惩罚的艺术.  相似文献   

4.
现在一些教师膜拜“无批评教育”,认为表扬永远比批评有力量,对学生不能使用惩罚,惩罚就是对学生心灵的伤害,惩罚就是变相体罚。其实这是误读了惩罚的内涵。事实上,表扬与批评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每个人都有值得赏识的地方,也有需要批评的地方。对严重犯错的学生进行惩罚,不仅是教师一种权利,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三字经》中,就有“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之训,这是古人对教育经验的总结。近代西方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指出:“犯了错的人应该受到惩罚。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不是由于他们犯了过错,而是要使他们日后不再…  相似文献   

5.
在一些教师膜拜“无批评教育”,认为表扬永远比批评有力量,对学生不能使用惩罚,惩罚就是对学生心灵的伤害,惩罚就是变相体罚。其实这是误读了惩罚的内涵。事实上,表扬与批评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每个人都有值得赏识的地方,也有需要批评的地方。对严重犯错的学生进行惩罚,不仅是教师一种权利,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三字经》中,  相似文献   

6.
谈惩罚中的“蝴蝶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惩罚是对学生的违规行为进行控制和纠正的常用方式或手段,其基本功能在于消除学校中的违规行为或某些不需要的行为,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广义的惩罚包括口头批评、训斥、谴责、暂时剥夺权利、体罚及变相体罚、处分等形式。  相似文献   

7.
只要存在学校教育,只要需要教育发挥其在促进儿童社会化方面的职能,教师惩罚行为就有其继续存在的基础。但是,体罚对学生身体的直接侵犯所体现的暴力倾向,以及体罚对学生权益的剥夺所映射的等级思想和人意识弱化,却遭到了广泛的批评。在这种情况下,惩罚的使用逐渐重视尊重学生的个人权利,开始注重惩罚本身的教育性、寻求惩罚的调适和发展功能,  相似文献   

8.
《宁夏教育》2005,(6):70-70
把握目的的正确性。对学生实行适度的惩罚,其出发点是为了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的行为,提供承认并改正错误的机会。学校应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批评惩罚为辅,坚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身心为前提,坚持耐心、反复诱导的原则,反对无原则地滥用批评惩罚,严禁体罚。  相似文献   

9.
现今教师对惩罚普遍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如认为表扬永远比批评有力量.教师应该学会欣赏和表扬学生.而不能使用惩罚。惩罚会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伤害.是不尊重学生的人格,且认为惩罚属于传统的教育观念,这与教育的现代性与人文性相背离,甚至认为惩罚就是变相体罚。  相似文献   

10.
现在教育界祟尚赏识教育,认为靠激励手段更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一至不能谈“批评”,甚至谈“惩罚”则色变,似乎说到“惩罚”教育就是体罚或变相体罚。随着新闻媒体频频报道教师体罚及变相体罚学生的“丑闻”,对教师的指责声使得学校、教师面面相觑,草木皆兵,仅仅靠爱心、耐心去说服教育学生,可是当遇到屡犯错误的学生时,耐心教育有时显得力不从心,苍白而无奈。  相似文献   

11.
一口气读完《教育惩戒:一个让教师尴尬的难题》后,我想到一个问题,我们做事往往喜欢“矫枉过正”,好像不过“正”就无法实现纠正偏差的目的。就说“师道尊严”吧,说实话,老祖宗留下来的这四个字,意在要求学生在老师面前俯首帖耳,这自然需要改一改。特别是现在提倡“以生为本”,就要求对学生多一些关怀,多一些鼓励,实施“赏识”教育。但在一些学校的规定中,似乎只有表扬、赏识学生,而不能有一点儿批评乃至惩罚学生,这不就是“矫枉过正”吗?什么是惩罚?什么是体罚?二者之间有没有区别?体罚学生的确有损孩子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但“惩罚”和“体罚”能划等号吗?。  相似文献   

12.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班主任有权采取适当方式批评教育学生,但对何谓适度并未作出清晰界定。因此,班主任批评教育学生时容易将惩戒越界为体罚,同时,因为缺乏评价标准,涉及惩罚学生的事件往往成为舆论热点。2014年底,湖南省娄底卫校某班主任因惩罚学生而引发的"嗑瓜子事件",迅速成为网络热点,再次证明了规制教师教育惩戒权的必要性。应在坚持反对体罚的前提下,厘定"教育惩戒"与"变相体罚"两个概念的关系,并对教育惩戒权行使作详细规定。  相似文献   

13.
惩罚是对学生的违规行为进行控制和纠正的常用方式或手段 ,其基本功能在于消除学校中的违规行为或某些不需要的行为 ,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广义的惩罚包括口头批评、训斥、谴责、暂时剥夺权利、体罚及变相体罚、处分等形式。虽然有些惩罚形式 (如体罚、变相体罚等 )为我国教育法规所明文禁止 ,但有调查表明 ,多数学校管理者仍然认为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适当的惩罚对于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是必不可少的 ,大多数犯错误的学生不可能仅凭老师的“和颜悦色”就知错改错。也就是说 ,在这些管理者的思想观念中 ,惩罚有其存在…  相似文献   

14.
《广西教育》2013,(12):25-25
近期,老师体罚学生的恶性事件频发,恶劣的体罚手段令人震惊,为此不少教育同仁呼吁:要"赏识",不要"惩罚",要多鼓励,少批评。但也有不少学校管理者和老师大吐苦水,表示现在很多孩子娇惯,难管理,连批评两句都不行,教师"动不动就丢饭碗",以至于老师不敢管。《珠海特区报》联合珠海新闻网调查发现,完全支持"教师不准体罚学生"的网友比例仅为18%,其余82%的网友认为是否该体罚,要"根据情况,视情况和处罚程度而定"。支持对学生体罚的网友们还给出理由:"适当的体罚是应该的,有的孩子太溺爱了!"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惩罚教育"呢?请关注本期微博看台。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中,关于师生关系有很多阐述,最广为人知的就是"严师出高徒"这一说法了,几千年来基本从未改变。很多家长认同老师严厉是对孩子好,那么与之伴随的就是教师对学生的严厉到什么程度?随着信息流通的速度加快,关于教师非法体罚、侮辱学生的案例也引起很大争议,许多教师甚至将孩子严重打伤。适度的惩罚可以让学生改正错误,但不适当的体罚却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为教育者,要运用好惩罚,使之产生应有的正能量,切忌使惩罚变为体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说起批评,无论教师、家长还是学生,没有人不会感到头痛。尤其近几年,教育上发生着很奇怪的现象:一边是赏识教育大行其道,另一边是教育恶性事件不断曝光。这种强烈反差揭示了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困境,认为批评学生的老师不是好老师,批评意味着斥责、发怒、羞愧、不安、惩罚……这种种不良的反应使得大家都如同惊弓之鸟,闻批评而色变。我想,这大概是对“体罚”现象的一种矫枉过正吧。教师没有权力体罚学生,体罚只会把学生推到教师的对立面。但是,批评是德育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我们又怎可因噎废食?  相似文献   

17.
正相对于"惩罚教育",我更喜欢"教育惩罚"。因为后者强调了惩罚的"教育性",也突出了惩罚的重要性。当前,教师谈罚色变,学生遇到惩罚,只要稍不如意,一顶"体罚或变相体罚"的帽子就扣过来,让你吃不了兜着走。于是,挑战行为底线的学生日益增多。我们的教育正面临从未有过的尴尬。  相似文献   

18.
支招一句话     
由于受赏识(鼓励)教育理念和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政策规定的影响,更由于教师采用批评教育手段导致学生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当教育部出台“教师可以采用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这一法规条文时。很多教师竟然一时无所适从。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加强宣传,积极引导,划定批评与体罚或变相体罚的界限,营造批评教育学生的良好环境,激活和谐的学校批评教育的“场”。这个“场”应该吸引教师,激发他们教育学生的热情,让他们敢批评、会批评学生.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9.
谈惩罚教育     
在现在的班级管理中。对于学生的教育,社会、学校大都提倡赏识教育,避免惩罚。杜绝体罚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也不能谈罚色变,放弃惩罚,我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它将失去教育力度,使学生思想涣散,行为会随心所欲。应该明白我们所说的教育惩罚与体罚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不能等同。教育惩罚是纠正学生问题行为的一种手段,通过惩罚能引起畏惧和悔恨,从而使学生分清是非善恶,并通过意志而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体罚是一种有意识地造成学生身体的痛苦来制止和预防某些问题行为的方式。  相似文献   

20.
谈学生管理中的惩罚行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惩罚的历史及其产生的根源为规范学生行为而对学生施以惩罚的历史源远流长。《学记》中被称为“教之大论”的七条管理措施之一就是教师要备好教鞭和戒尺,以维持严肃的教学秩序。明清国子监设有绳衍厅,内置集衍册,记录学生所犯过错,绳愆厅有权对学生施以惩处。中国过去的私塾的体罚之酷是有名的。在古代各民族的儿童教育中,体罚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古代埃及、古希腊罗马、西欧中世纪及其以后都有关于体罚的格言流传下来。中国的“教”字则是由表示教育目的和内容的“孝”与表示教育方法的“攴”(扑打)组成的,说明无体罚即无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