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甲午战争期间,日军侵入旅顺后,凶残地进行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屠杀,至今已整整一百年了.在1994年传统的纪念亡灵的清明节之际,大连地区人民缅怀死难同胞,重新清理万忠墓,安葬遗骨.通过清理出的大量遗物,回顾日军屠杀中国军民的惨状,令人发指.怎样看待这页历史,如何认清日本政界千方百计地缩小其影响,甚至粗暴地篡改历史等问题,确实值得研究和澄清.一、日军前线指挥官亲自部署了旅顺大屠杀对1894年11月21日~25日,日军在旅顺之大屠杀,日本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外务大臣陆奥宗光皆认为是日军“自发”的“报复”行为.事实果真如此吗?首驳“自发论”:(一)日军第二军第一师团长山地元治于战前命令自己的部下:如果见到敌兵(清兵)一个不留,哪怕是放下武器之士兵也不要放过.(二)日军进犯旅顺前,山地曾下令:“抓住非战斗员也要杀掉”.言外之意:可以屠杀无辜百姓.按:以上两条表明,日军在旅顺有组织、有计划的大屠杀,是其将领下达总动员令后之行为.(三)山地元治在旅顺清楚知道日军第三联队肆意屠杀放下武器的清兵和手无寸铁的平民,包括妇女儿童.对此,他不仅不加制止,反而嘱咐官兵对屠杀之事“不允轻易对外泄露”.(四)外国记者指出:日军之屠杀,其统帅却视而不见,“督兵之员不能临时禁止”.美国记者James·Creeiman(  相似文献   

2.
今天,我执教了一节创造活动研讨课。课是仿照王小丫主持的“开心辞典”以智力闯关的形式设计的。这节课,要以小组为单位闯过三关才算取得胜利。当我宣布几个组顺利闯过第一关时,孩子们并没有大声地喊出“耶”,我的期盼没有出现。我心里想:大概是听课的老师太多,把他们给吓住了吧。课后,我问张智超:“当第一次闯关成功时,你们为什么没有欢呼呢?难道你们不感到高兴吗?”张智超说:“我们想等这几关都闯过,取得最后的胜利时再欢呼,也不晚哪!”我找到了一种答案,我被张智超的精神所感动,他懂得“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甜”。可其他同学也这么想吗?…  相似文献   

3.
我生于日寇侵华的国难时期,外祖父在印尼经商被日军杀害,父亲在汕头开的打米行也被日寇抢掠一空。在到处逃难的日子里,我的一个弟弟饿死了,一个弟弟病死了,一个妹妹被迫送了人。我亲眼看到日本鬼子屠杀我们的同胞,奸淫掳抢,无恶不作。五千年古老文明,曾经强盛辉煌的古老中国,和我们这个带有官绅书香的商人世家,一切的一切,全被日寇侵略者毁灭了。国仇家恨在我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地扎下了根。抗战胜利后,有华侨朋友约父亲去新加坡经商,年老多病的父亲说:“狐死必首丘,叶落要归根。”他带着一家老小回到了老家——岳阳县坪桥河。没有田地,也没有…  相似文献   

4.
1928年“五三惨案”5月3日,日军向济南发动进攻,与中国军队发生冲突,日军在济南奸淫掳掠,屠杀中国军民5000多人,造成“济南惨案”,亦称“五三惨案”。同年10月,中日就此惨案举行谈判,1929年3月29日达成协议:由中日双方组成调查委员会,就地调查解决,南京政府负责保护在华日本人之生命财产安全;协定换文两个月后,日军撤出山东。  相似文献   

5.
“花儿、花儿,你为什么不说话?”“因为你没有关注我……”“花儿、花儿,你为什么现在又说话了呢?”  “因为你现在关注我了呀!”  “花儿、花儿,你为了什么而存在,又是为了什么而美丽呢?”  “为了那关注我的人。”爸爸妈妈,你们常说我是一朵小花,一朵开在你们心间的小花。但是,你们知道吗?花儿的开放,除了充足的“肥料”,更需要被关注的滋润,需要被理解的土壤。关注是一种爱。也许你们会说:“我们天天围着你转,这还不叫关注?我们把最好的都给了你,这还不叫爱?”忙碌的爸爸妈妈,你们是否能停下脚步,用心回答我的询问?你们是否能俯下身来,用爱倾听我的心声?爸爸妈妈,你们为了我操碎了心,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心血和汗水。可是,爸爸妈妈,你们关注过我的心吗?你们知道我真正想要什么吗?也许,只是几分钟认真的倾听;也许,只是几句真心的鼓励;也许,只是一个睡前的小故事;也许,只是一次秋天的郊游;也许,只是……真的,只是这些就够了。  相似文献   

6.
一、扣题质疑,点燃思维的火焰1.扣题质疑:“永远不能忘却”是什么意思?是什么“永远不能忘却”呢?2.学生自由交流时事资讯:国耻是不能忘却的……二、播放纪录片《南京大屠杀》,展开讨论1.激情引导。1931年9月18日,日军占领了我国东三省,大肆屠杀我国人民,疯狂掠夺我国的资源。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侵占我国华北。日军推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制造了无人村、千人坟、万人坑、慰安妇、南京大屠杀等令人发指的罪行,其中的“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略者凶残兽性的最集中表现。让我们回到1937年南京城那个噩梦般的冬天吧,…  相似文献   

7.
散文《养花》是现代著名语言大师老舍先生的杰作。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通过检查预习,发现学生有这么几个难以理解的问题:“老舍爱养花,为什么不养奇花异草?”“他有腿病,养那么多的花,是不是自讨苦吃?”“花分根赠友人,为什么还特别喜欢?”“几棵菊秧被砸,为什么全家都几天没有笑容?”实际上,这几个问题正是从各个  相似文献   

8.
我在自己的一部著作的后记中有一句话:“感谢我的祖国。”编辑说:“这句话要改一改。”“为什么?”他答:“怎么是你的祖国,不也是我的祖国吗?”我跟编辑开玩笑:“那就改成‘你和我的祖国’吧。”“那也不行。”“怎么改呢?”“改成‘我们的祖国’”。真是有点让人啼笑皆非。其实,用“我们”代替“我”也不是没有问题的。这个“我们”总不能包括日本人吧,这个“我们”大约是指全体中国人,但是,大约还要去掉那几个汉奸吧,你愿意同那些背叛祖国的人一起说“我们的祖国”吗?所以,“我们的祖国”还得改为“我们全体热爱祖国的人的祖国”才不会有…  相似文献   

9.
不做笼统哥     
育才学校经常以各种形式,教育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每周要开一次时事会,轮流讲时事或新闻。有一天,轮到张昌发言,他不知如何找资料,只找到一条新闻,就读完了事:“日军侵犯我浙江某火车站,被我打死打伤若干人。”不到半分钟就完事了。陶行知说:“车站在哪儿?日军为什么要进犯这个车站?日军进犯成功了还是被打退了?你这样读新闻,人家听了什么也没搞清,你当了‘笼统哥’了。”接着,他又说:“不怕不知道,就怕不肯学。研究总是要积累资料,讲究方法的。研究问题一定要弄清时间、地点、条件,要具体而准确。平时要多向人请教。”陶先生教他做资料卡片,…  相似文献   

10.
一天,放晚学时,我们几个同学背着书包,排着队走着。村口路边站着一位老爷爷,突然拉着我问:“小朋友,这是院东吗?”我们几个都愣愣地望着这陌生人慈祥的面孔。我说:“当然啦,怎么啦?”我注视着这个素不相识的人。他和蔼地说:“小朋友,去于友的家怎么走?”我们几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思  相似文献   

11.
什么叫诡辩     
有个学生请教他的哲学老师:“老师,究竟什么叫诡辩呢?”老师想了想,说:“有两个人到我这里来做客,一个爱干净,一个很脏。我请他们洗澡,你想这两个人谁会洗呢?”“当然是那个脏人。”学生脱口而出。老师摇摇头说:“不对,是干净人,因为他养成了洗澡的习惯;脏人却认为没什么好洗的。再想想看,是谁洗澡了呢?”学生改口说:“干净人。”“不对,是脏人,因为他需要洗澡。”老师反驳道。然后他再问:“如此看来,又是谁洗澡了呢?”“脏人!”学生只好又改回开始的答案。【米子评点:当我们被诡辩弄得无所适从的时候,为什么只会被动地跟着他人的思维去想问…  相似文献   

12.
小新勇闯6宫     
狮子宫“你不能通过狮子宫!”“为什么?”“你就是不能通过狮子宫!”“为什么?”“反正你不能通过狮子宫!”“为什么?”“我求求你,快通过狮子宫吧!”“为什么?”小艾倒:哇……,哥哥,你在哪里啊?!(瞬~汗:这是我的台词!)小新一脸老成:大哥哥,你怎么这么孩子气!:处女宣小新一动不动盯着。沙加:哼哼,一定被我吓住了!小新跑过来,手在沙加眼前一晃一晃(沙加~汗) 。“瞎子!!!”沙加倒。“这是什么?”“妈妈说,要帮助有困难的人,这是我准备买小熊饼的钱,你拿’去买吃的吧!”,沙加睁开双眼,热泪盈眶:小新,你真一是个好孩子。你过去吧!l‘l你…你……  相似文献   

13.
三个和尚…     
七月在杭州,一位老师告诉我以下一个真实的小故事。有一天,政治课教师和数学课教师在办公室谈话: 政:“三个和尚究竟有几担水可吃?” 数:“当然是三担水。” 政:“为什么?” 数:“因为我们假定这三个和尚都会尽心尽职完成每人挑一担水的任务。”  相似文献   

14.
大国无兵     
我们还在“恐日”吗? 抗战胜利60多年后,中国人还在传递并放大着对日本人凶残的恐怖。有一种比较,即前苏联人打败了德国法西斯,胜利了的前苏联人中间并未反弹出一种“恐德症”;中国人战胜了日本法西斯,胜利了的中国人中间总是拂不去“恐日症”的旧梦。这是为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咚!咚!咚!”几声急促的敲门声把我吵醒了。“是谁呀?这么早?”我下了床,一开门, 嗬,怎么这么多人啊!他们手里拿着小本,争先恐后地说:“王汉夫,给我签个名吧!”我一下糊涂了,忙问:“为什么让我签名?”这一大堆人抢着说:“你出名了呀!你当上了好莱坞的影星!”  相似文献   

16.
酒和砖头     
瑞典是一个禁酒的国家,一个人喝了许多酒后耍酒疯,被送到法庭。那人预感到法官要惩罚他酗酒,就说:“首先我想向法官提出几个问题。”“你问吧!”法官说。“我如果吃了枣,这没什么不好吧?”“没什么不好。”“如果我再喝些水,这有罪吗?”“没有罪。”“然后我躺在阳光下晒一会,这是不是犯法?”“当然不是。”“我喝的酒正是枣加上水放在阳光下酿成的,您为什么就认为有罪呢?”那人质问道。“先生,”法官说,“现在我向你提几个问题。如果我向你泼一点水,这会使你得病吗?”“不会!”那人回答。“如果我往你头上倒点土,你会残废吗?”“当然不会!…  相似文献   

17.
一、质疑问难,引导学生自己找答案,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如在讲小学历史《红旗插上“总统府”》一课时,我就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为什么说除了西藏、台湾和沿海一些岛屿外,全国领土基本上解放了”,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我是这样启发学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从什么时候开始?主要任务是什么?这些内容在哪一篇课文中学过?待学生回答后,我就概括如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自“五四”运动开始,因为这次运动是一次彻  相似文献   

18.
幽默     
①一天,布朗先生带着妻子和众多的子女到外边去散步,在大街上,一个警察拦住他,抓住了他的肩膀。“放开手!”布朗先生抗议道,“我干了什么了?”“我当然不知道你干了什么,”警察答道,“但我想知道这一群人为什么跟着你。”②老师:贝蒂,给我们说出两个四条腿的动物。贝蒂:两只母鸡。③老师:自然界的四大元素是什么?学生:火、气、土和……和……老师:和什么?想一想,你用什么洗手?学生:肥皂!④一位地理教师告诉他的学生:“月亮非常大,它可以容纳几百万人在上面居住。”有一个男孩笑了,“当月亮由满月变成月牙儿时,住在上面的人该有多么拥挤啊?”…  相似文献   

19.
假如我走马上任班主任,我首先要泼三盆凉水。第一盆凉水,先泼给我自己。为什么呢?因为水是火的克星,而许多班主任心中都藏着一把“火”的。随着这把“火”,难免要“火”向胆边生,闹不好要“杀人”的,或许人们甚至包括班主任自己都会大睁了眼睛:杀人?这可能吗?然而这是事实。不信且让我从报端随手拈来几例与诸君瞧瞧。比如因作业没做完而被痛打100鞭的;比如因犯了一点错,脸上就被刺了个大大的“贼”字的;比如因迟到一小步,就被逼得跳楼的;比如因没来得及交学费,被勒令退学、逼向死途的……够了够了,凡此种种,不是“杀人”是什么?究其原因,我…  相似文献   

20.
《祝福》是一篇第一人称叙述的小说。问题是:叙述者为什么要叙述这样一个与“我”并不相干的人——祥林嫂——的故事?这里涉及到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叙述者的叙述动机;二是作者鲁迅为什么安排这样一个叙述者。  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即叙述者的叙述动机。  “我”在年底来到鲁镇,但由于感到鲁镇无聊、压抑的气氛,马上想逃离这个令人窒息的地方。叙述者在开始他的叙述时特别强调:“况且,一想到昨天遇见祥林嫂的事,也就使我不能安住。”为什么呢?因为祥林嫂问“我”: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有没有地狱?死掉的一家人能否见面?这些问题“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