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张春美 《考试周刊》2013,(23):195-196
许多幼儿园都赞成提倡"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孩子"等理念,但现实中存在着很多过分偏向的认知,忽视了情感与创造性培养的教育。这样幼儿在绘画时努力按照老师的要求,不再试图自我表现,淡化了潜在的创造意识;另外幼儿的绘画教育中我们大多采用范画法,导致幼儿虽然能掌握了一些绘画技能,但本身学习绘画的主体性不够明显,没有范例的辅助无法独立地表现一幅从未表现过的画面,幼儿的画面缺乏个性的美。  相似文献   

2.
随着《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传统的幼儿绘画教学方法受到了很大的冲击,长期以来,幼儿学习绘画都是看着范画来作画,这样的学习方法有许多弊端,孩子的绘画作品缺乏个性,也不利于幼儿的发展。本文从幼儿绘画教学研究出发,依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通过转变教学观念;创设开放性的教学环境;实施多元的教学策略;搭建家园共育的平台,展开一系列的研究。通过实践与研究,幼儿的审美能力、创造想象力、个性等能够得到较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农海燕 《广西教育》2014,(13):124-125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应让儿童自由地表现自己的自我,自己的思想,以神圣的劳力依照自己的情感去创作,让孩子学会驾驭自己的才能。"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人人是创造之人。"他强调,解放儿童,让幼儿自由地、主动地学习和创造。因此,在绘画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每一个幼儿机会,挖掘幼儿在绘画中的潜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引导幼儿通过绘画解放个性,发展智力。那么,在绘画教学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呢?  相似文献   

4.
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喜欢画画,可以说是他们的天性。"幼儿通过绘画活动认识周围的世界,表达内心感受。由此可见,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想象与创造的有效途径。绘画是一种感受、思考与幻想相结合的活动,因此,幼儿的绘画无论是对其智力的发展,还是个性、情感的健全,都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一、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人的创造活动是从观察开始的,观察是创造活动的源泉。认真仔细的观察,可以帮助幼儿获得大量丰富的感性材料,理解不易掌握的理论知识。教  相似文献   

5.
王卓君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8):220+222-220,222
美术活动是发展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一种有效的形式和途径。每个孩子在对美的憧憬中用脑思维、用心观察、动手操作,心情是非常愉悦的,这个愉悦的过程就是释放孩子潜能的动力。孩子一快乐,他的心智就会达到最佳状态。使他的身心的所有潜能得到极大地激活,超水平的发挥。从而孩子的想象力、创造性都被极大地调动起来。老师在指导幼儿绘画时,要充分尊重幼儿独立思考,从而激活孩子独立创作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要过分强调绘画的比例、结构等的正确性,也不要用老师的意图去代表幼儿想象,这样才能真正创造出体现幼儿个性的作品。事实证明,幼儿富于幻想,对于幼儿天真幼稚的想法和愿望,老师不能扼杀限制,要鼓励他们在美术作品中充分表现自己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6.
紧紧抓住孩子的心,让孩子快乐学习。幼儿园绘画就是一种重要的快乐学习形式。传统的幼儿园绘画教学以幼儿习得绘画技能为目标,注重临摹训练。以画的象不象作为绘画的评价标准。新绘画教育活动提倡的是以幼儿成长为中心,幼儿发展为目标,激发兴趣为形式,鼓励表扬为过程,促使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智力、个性等方面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孩子的生活充满想象和创造,他们喜欢在自己童真、童趣的世界里自由翱翔。孩子的想象是不受限制的,他们敢于想象,勇于创造,他们会将自己所思、所想以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的创作过程是他们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表达,克服过分强调技能技巧和标准化要求的倾向。幼儿期是孩子创造力和想象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在绘画过程中,孩子不只是简单的模仿,简单的掌握绘画技能,更重要的是在绘画活动中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丰富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情感体验。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呢?  相似文献   

8.
美术教育历来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为幼儿提供发现美、认识美、展现美和创造美的机会。美术教育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的不可替代性就体现在它对幼儿创造力的培养上,而绘画是孩子表达自己想象的最直接的手段。过去传统绘画教学是一种模仿性的教学,随着幼儿园整体课程的改革,幼儿教育者都意识到这种教学法对儿童美术发展而言是"倒行逆施",作为幼儿教师,教孩子绘画重要的是激发幼儿绘画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绘画是孩子们较喜欢的一种活动,在绘画过程中,孩子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孩子的个性也会在绘画活动中得到发展。传统的绘画教学是只重视训练技能技巧的范画教学,这种教学不要求孩子们开动脑筋,只要求孩子们根据老师的范画步骤进行临摹。这种绘画方法存在着很大的弊端。《纲要》指出"要让幼儿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要避免仅仅重视表现技能或艺术活动的结果,而忽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态度的倾向"要让孩子垮了的进行绘画活动,要学会赏识孩子的画!  相似文献   

10.
正创新意识在每个幼儿身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但往往被教师所忽视。幼儿时期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阶段,而绘画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绘画借助形象思维,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新的《纲要》也明确提出:"幼儿创造过程和作品是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应支持幼儿富有个性。"那么如何在绘画教学中激发幼儿的想象力,最大限度的培养其创造力呢?一、具有绘画气氛的活动空间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第一步幼儿对美的感受,对新事物的兴趣往往是基于  相似文献   

11.
时鹤 《考试周刊》2013,(32):194-195
<正>绘画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的一种语言,孩子会拿笔就会涂鸦,会涂鸦就会有绘画创造的源泉。兴趣是孩子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孩子才会主动思考,主动学习。新课改要求幼儿园开展绘画教学,尊重幼儿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一、从色彩的审美感知入手,培养小班幼儿绘画兴趣。普辛讲过:色彩是吸引眼睛注意的诱饵。从小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受色彩、认识色彩、激发幼儿对美的追求、对美的感受,可激起表现美的欲望。如在绘画《小熊的新衣》活动  相似文献   

12.
在美术教学中创新个性的培养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创造力是人的一种特有能力。在美术教学中,常常蕴含着独特的创造运用。美术教育自始自终都应以创造性的学习为目的,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幼儿绘画活动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卢小玲 《广西教育》2013,(45):96-96
绘画,是一门艺术。它能开启孩子的心智,培养孩子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涂鸦”是幼儿特别感兴趣的活动,然而却往往被大人认为是瞎画、胡闹。幼儿在涂鸦时不经意间弄脏衣服、桌椅常常会受到家长的训斥。殊不知,大人的这种做法在无形之中扼杀了幼儿的想象力,抑制了幼儿绘画的兴趣。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幼儿“涂鸦”这一爱好,点燃幼儿绘画的兴趣,让幼儿在“涂鸦”中找到绘画的乐趣,开启幼儿的绘画之旅。  相似文献   

14.
幼儿早期绘画启蒙教育对促进孩子大脑发育和提高观察、记忆等认知能力有重要作用。教师应特别注重幼儿原创性绘画能力的培养,在了解幼儿不同阶段绘画特点的基础上,对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的幼儿采取不同的指导策略,以充分体现尊重幼儿生命与高扬幼儿个性的基本指导原则。  相似文献   

15.
幼儿美术教育在幼儿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幼儿画与成人艺术创作有本质的区别,捕捉意象是幼儿绘画的显著特征。教师应在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基础上,重视让孩子亲近自然;相信孩子,给孩子创造空间;强调多种经验的整合;发挥多媒体手段等方法进行绘画、美术活动。  相似文献   

16.
高洪 《广西教育》2012,(37):88-88
幼儿的绘画是一种艺术,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幼儿绘画的主要特征是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是儿童心灵之窗,是一种与他人交流的形象语言,更是对幼儿进行创造教育的载体。那么,如何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培养他们的绘画能力呢?一、选择幼儿熟悉的几何图形为素材,激发绘画创作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对事物的认识日渐丰富,但表达的方式仍有些欠缺,绘  相似文献   

17.
4—5岁小班幼儿的绘画还处在启蒙及涂鸦阶段,在这个年龄阶段绘画兴趣及能力的培养对幼儿今后的影响非常大。为他们选择适宜的绘画活动内容,能激发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创造的热情,从而促进绘画能力的真正提高。他们的作品充满想象,富有创意,往往能反映幼儿内心的真、善、美。文章提出引导小班幼儿"自主绘画,乐于创作。"让孩子们在画画中流露真情,释放自我;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自由的空间里尽情地创作,并巧妙利用绘画活动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传统教育中"图示绘画"所建构的情境,体现了"获得隐喻"的价值理念,其弊端是难以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制约了其观察、想象和思维的发展,难以真正提高幼儿的绘画水平与绘画兴趣。在情境学习理论指导下设计的幼儿"自主绘画"模式,体现了"参与隐喻"的价值理念,通过深入观察、建立孩子与事物的对话、指导孩子使用不同的表现方式等措施,让绘画成为幼儿生活的组成部分,成为孩子认识真实世界、进行自我表达的途径,从而实现真正的绘画自由,推动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吕烨 《考试周刊》2014,(29):189-189
<正>新《纲要》中多次提到,激发情趣,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体验自我表现和创造的成就感,正是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所在。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呢?我认为,首先应从培养幼儿的兴趣入手。陈鹤琴先生指出:"能使孩子快乐的刺激容易印在孩子的脑海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乱涂、乱画、撕纸、揉泥、印章是幼儿最喜欢做的事,幼儿手中只要有一块泥或一张纸,他们就会百玩不厌。为了激发幼儿的绘画兴趣,应抓住幼儿的这一特点,把幼儿所撕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他们集长辈的疼爱于一身,一般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目中只有自己,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这对孩子的发展很不利。因此教师必须教会孩子互相合作,互相信赖,互相依存,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儿童绘画是一种轻松愉快的游戏形式,在绘画活动中我们通过设计具有个性的绘画活动,创设宽松开放的合作环境,让孩子自由交流,充分联想,大胆表现,使幼儿在合作中画出创意,画出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