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物体(质点)沿倾角为θ的斜面下滑,若物体与斜面问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斜面倾角θ满足tanθ=μ时,物体能沿斜面匀速下滑.分析此时物体的受力情况并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出:N和f的合力F必和mg等大反向,如图1所示.由几何关系得出:φ=θ所以,tanθ=tanφ=f/N=μ,或θ=φ=tan^-1μ.  相似文献   

2.
例1如图1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副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2、图3所示.由图象可知当t=1s时,物体处于——状态.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题目 如图1所示,物体A静止在台秤上,质量mA=10.5kg,秤盘B质量mB=1.5k,弹簧本身质量不计,劲度系数k:800N/m,台秤放在水平桌面上.现给A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使A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已知力F在0.2S内为变力,0.2S后为恒力,求F的最小值和最大值.(g:10m/s^2)  相似文献   

4.
《物理教学探讨》2009,(7):4-14,159
备忘清单 1.常见的三种力(1)重力①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②重力的大小:在地球上的同一位置,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即G=mg.式中g是一个常数,一般取g=9.8N/kg,但要注意在地球上不同的纬度及不同的高度的g值略有不同.纬度越高,g值越大;高度越高,g值越小.  相似文献   

5.
在《数学教学》2008年第12期的数学问题与解答栏目中有这样一个问题: 题目 如图1,已知椭圆方程为x^2/a^2+y^2/b^2=1(a〉b〉0),切椭圆于点P的直线与圆O:x^2+y^2=a^2相交于点M,N,圆O在点M,N处的切线相交于点Q,求证:PQ⊥x轴.  相似文献   

6.
1.理论探究 例1如图1所示,已知斜面上的运动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μN=μmg cosα(μ为动摩擦因数,N为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试推导影响斜面机械效率大小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刘彦贺 《高中生》2009,(3):40-41
水平传送带问题 例1 如图1所示,水平传送带AB长L=5m.以v=4m/s匀速运动.一个质量m=1kg的小物体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10m/s^2) (1)将小物体轻放于A点,求小物体从A点沿传送带到B点所用的时间t.  相似文献   

8.
2007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一试第14题为: 题目 已知过点(0,1)的直线l与曲线C:y=x+1/x(x〉0)交于2个不同点M和N,求曲线C在点M,N处的切线的交点轨迹.  相似文献   

9.
1.使用滑轮组沿水平方向拉物体 η=W总^-W有=Fs^-F拉L=FnL^-fL=nF^-f。 例1用如图1所示的滑轮组去拉物体A,使重为200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  相似文献   

10.
物体(质点)沿倾角为θ的斜面下滑,若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当斜面倾角θ满足tanθ=μ时,物体能沿斜面匀速下滑.分析此时物体的受力情况并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可得出:N和f的合力F必和mg等大反向,如图1所示.由几何关系得出:(?)=θ.所以,tanθ=tan(?)=f/N=μ,或θ=(?)=tan-1μ.  相似文献   

11.
已知M、N是抛物线x^2-4ay=4a^2上两点,且M,N关于直线l:y=x 1对称,求(1)a的取值范围;(2)[MN]的最大值.  相似文献   

12.
题如图1所示,有一斜面长、宽、高分别为5m、4m和3m.沿斜面向上以F=16N的力将一个质量m=2kg的物体A拉着上行,物体与斜面间的摩擦力为3.2N,求斜面的机械效率?(g=10N/kg)  相似文献   

13.
题目 将一个实心物体先后投入到足量的水和酒精中,物体静止后,所受的浮力分别为6N和5N,则物体的密度是多少?(ρ酒精=0.8×10^3kg/m^3,g取10N/kg)  相似文献   

14.
物体在共点力 (力的作用点在一点或力的作用线相交于一点 )作用下的平衡条件为 F合= 0以及 M合 =0 .在静力学问题中 ,往往善用F合 =0这个平衡方程去解决 ,其实 ,将 M合 =0应用于静力学问题有时更显得方便和明了 .例 1 如图 1所示 .重为 G的均匀物体球受竖直挡板和斜面体的作用处于静止状态 ,试求物体球对斜面和竖直挡板的压力各是多大(θ角已知 ) .图 1        图 2解 以球体为研究对象 ,其受力情况如图2所示 .以 D1 为支点 ,且设球体半径为 R,则N1 对 D1 点力矩为零 ,N2 、G对 D1 点力矩平衡 ,有N2 · Rcosθ=G· Rsinθ,…  相似文献   

15.
问题:在P(1,1)、Q(1,2)、M(2,3)和N(1/2,1/4)四点中,函数y=α^3的图象与其反函数的图象的公共点只可能是点( ).  相似文献   

16.
本期问题 初189 如图1,在△ABC中,AB:BC:CA=3:5:4,⊙O1、⊙O2是两个互相外切的等圆,且都与边BC相切,其中,⊙O1,又与边AB相切,⊙O2又与边AC相切.已知直线O1O2分别交两圆于点P、Q,分别过点P、Q作BC的垂线,垂足为M、N.求证:NC=2BM.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全同高中数学联合竞赛,湖北预赛试题第11题:设P为椭圆x^2/4+y^2/3=1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椭圆的切线与⊙O:x^2+y^2=12相交于M,N两点,⊙O在M.N两点处的切线相交于点Q,求点Q的轨迹方程.  相似文献   

18.
例1 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4、B、C三个位置,B为4C的中点,物体在AB段加速度为α1,在BC段的加速度为α2,现测得物体经过B点时的即时速度为vB=1/2(vA vC),比较α1和α2的大小有:  相似文献   

19.
如图甲所示.AB是一根长1.21m质量可忽略不计的硬杆,支点O距A端20cm,A端悬挂的物体重2000N,小明在B端加500N的力使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请在图中准确图示小明施于B点的力.  相似文献   

20.
周元 《数学教学》2008,(6):46-48
731.如图1,点O是△ABC的外接圆圆心,点P是AB上一点,过点P分别作半径OA、OB的垂线,与AC、BC交于D、E,与AB交于点M、N,求证:PM=MD的充要条件是PN=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