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哲元原系西北军冯玉祥旧部,中原大战战败后被张学良收编.先任陆军东北边防军第三军军长,不久又改任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 1935年,宋哲元任平津卫戍司令、河北省政府主席兼冀察绥靖公署主任等职.1935年至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华北日军阴谋利用宋哲元,煽动华北五省自治,使冀鲁晋察绥变成日伪自治区,以达到不战而统治...  相似文献   

2.
萧克(1907.07.14-2008.10.24),湖南省嘉禾县人。1926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四师连长。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湖南宜章黄沙堡游击队队长,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连长、营长、第一纵队参谋长、第十二师师长,红一方面军独立第五师师长,红八军军长,红六军团军团长,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红三十一军军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〇师副师长,冀热察挺进军司令员,晋察冀军区副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华北军政大学副校长,第四野战军参谋长兼华中军区参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军委军训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副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校长,国防部副部长兼军事学院院长和第一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第一、二、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第十届候补中央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在中共第十二届一中全会上被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委员。  相似文献   

3.
深夜哭声1938年7月,巍巍衡山,气候宜人,国民党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宋哲元由于胃炎日趋势严重,进食困难,不得不离开抗日战场,经蒋介石批准来到南岳养病。他们住在半山腰的磨镜台二号院子里,随行有一个医疗小组和一个警卫排。宋哲元是一位抗日名将,“七·七”事变中,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军长,率部在卢沟桥与挑衅的日寇拼杀,鏖战数日,重创敌军,打出了中国军队的威风。因此,他赢得了中国人民的敬重,可日本鬼子却恨死了他。他来到南岳养病,消息不胫而走,当地许多百姓都来看望他,送来鸡蛋、花生、红枣,甚至抬着肥猪、山羊来慰问。见到此情此景,…  相似文献   

4.
1934年秋,川籍画家张善与其弟张大千联合在北平举办画展。善先生展品中有一力作:一幅丈二巨虎,名《黄山神虎》,吸引了参观者的注意。当时,任29军军长兼军委会北平分会委员和察哈尔省主席的宋哲元将军也参观了画展。他看到张善的《黄山神虎》顿觉眼前一亮,赞不绝口,观赏良久,不忍离去。副军长秦德纯、总参议肖振瀛等人看出他有买下此画的意思,遂向主持画展的人提出:宋将军打算买下此画。主持画展者不敢作主,一再表示:《黄山神虎》已标明了是非卖品,是否请宋将军另选一幅虎画,别说买,就是相赠也无妨。但宋哲元将军却偏偏最看重这幅《黄山神虎…  相似文献   

5.
高树勋是河北盐山人,1916年投军冯玉祥部当兵,不久与石友三相识,两人成为莫逆之交.石友三当上营长后,力荐高树勋接任了他原任连长之职. 1938年抗战时期,李宗仁开始组织、运筹在山东枣庄等地展开台儿庄战役.高树勋此时任第一战区宋哲元部第六师师长.他奉命扩军,一个师编为一个军.时任宋哲元部冀北保安旅长的石友三,手下实际上有一个师的兵力,番号为一八一师.石友三为扩大自己的实力,便借参加台儿庄战役之机,也到处招兵买马,对外号称六十九军.  相似文献   

6.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以宋哲元为军长的第二十九军在平津作战失利,退守冀南。随着中日战局的急剧变化,蒋介石于1937年12月退出南京,驻足武汉,几经权衡,决定把国民政府迁往重庆,准备入川。此时,对蒋介石亦不满的地方部队首领刘湘(第七战区司令长官)、韩复榘(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均因不满蒋借抗战之机消灭异己,于  相似文献   

7.
谭延闿、程潜和唐生智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所进行的北伐战争中,分任北伐军中的三个军长。史传“无湘不成军”,北伐最初组建的八个军,湘军就占有三个,它们是谭延阎的第二军,程潜的第六军和唐生智的第八军。  相似文献   

8.
张轸(1894—1981)字翼三,河南罗山人。1913年考入南京陆军第三中学,1918年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1919年初选送到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学习。1924年回国后,在陕西镇嵩军刘镇华部任职。1926年转入国民革命军第6军,在程潜手下历任营长、团长、师长等职。1928年,程潜部被桂系瓦解后,离开军界回河南老家隐居。七七事变后,在家乡组织抗日武装,先后任豫北师管区司令、国民党第110师师长等职。1938年3月,率部参加了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会战后,升任第13军军长。1942年,任中国远征军第66军军长,率部赴缅参战。抗战胜利后,历任郑州绥靖公署副主任、河南省政…  相似文献   

9.
1938年10月日军侵占武汉后。张自忠于11月率部进驻钟祥县,任国民党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司令、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十九军军长,上将军衔,担任防卫鄂西、鄂北地区的重任。  相似文献   

10.
喜峰口战役中宋哲元致国民政府电报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3年3月,日本侵华军进犯我长城一线,9日占领喜峰口,华北形势危急。宋哲元所部二十九军将士奋起抗敌,夺回喜峰口。喜峰口一战的胜利,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史上光辉的一页,日本侵略者亦不得不承认喜峰口之役,是明治练兵以来的“奇耻”。这里选刊的馆藏国民党政府档案中的48份电报,基本反映了二十九军在喜峰口一带顽强抗敌的战况全貌,对研究抗日战争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特予刊布,以供研究。  相似文献   

11.
谭延闿、程潜和唐生智在国共第一次合作所进行的北伐战争中,分任北伐军中的三个军长.史传"无湘不成军",北伐最初组建的八个军,湘军就占有三个,它们是谭延闾的第二军,程潜的第六军和唐生智的第八军.  相似文献   

12.
边哲 《湖北档案》2006,(10):30-31
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和黄麻起义.后任红二十五军军长,红二十八军军长,中共鄂豫陕省委委员、代书记,红十五军团军团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五师三四四旅旅长,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副指挥兼第四支队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相似文献   

13.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东三省,准备进一步攻占华北。1933年1月1日,日本关东军炮击山海关,东北军何柱国部英勇抵抗,由此拉开长城抗战的序幕。接着,日军逼近热河,热河省主席汤玉麟不战而退,热河沦陷。3月4日,日军占领承德后,兵分数路,直逼长城各主要关口,威胁平津安危。新任北平军分会代理委员长何应钦为守住长城各关口,阻止日军南进,命令傅作义领导的五十九军驻守独山口,中央军十七军驻防古北口,商震的三十二军担任冷口防务,宋哲元的二十九军在喜峰口驻防,中日双方剑拔弩张,一场恶仗开战在即。  相似文献   

14.
颜梅生 《湖北档案》2014,(10):37-39
惨烈的3年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阵亡人数超过18万人,损失了4位军级领导,7位师级干部和200多位团级指挥员。4位军级领导分别是67军军长李湘、50军代军长蔡正国、39军副军长吴国璋、23军副军长兼参谋长饶惠潭。  相似文献   

15.
<正>1950年1月,国民党第8兵团在云南蒙自被解放军击溃,兵团副司令汤尧和军长曹天戈被俘。2月第8军237师709团的2000人在团长李国辉的带领下渡过红河上游的元江,退往中缅边境。26军93师278团的一部在副团长谭忠的带领下向缅北撤退,两支余军在缅北的小猛棒会合。这两支部队会合后组成"复兴部队",李国辉任总指挥,谭忠任副总指挥。"复兴部队"用两部  相似文献   

16.
陶峙岳,1891年生于湖南宁乡县,1916年毕业于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曾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和武昌起义。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曾率部驰援上海,参加淞沪会战。此后历任国民党部队第一军军长、三十四集团军副总司令、三十七集团军总司令、河西警备总司令、  相似文献   

17.
颜梅生 《云南档案》2014,(11):23-26
<正>在历时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阵亡人数超过18万人,损失了4位军级领导,7位师级干部和200多位团级指战员。4位军级领导分别是67军军长李湘、50军副军长蔡正国、39军副军长吴国璋、23军副军长兼参谋长饶惠潭。67军军长李湘李湘,原名李湘林,又名李秀里,1914年2月生于江西省永新县泮中乡泮中村。1930年8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长征路上,李湘数次受伤。突破湘江时,腿部  相似文献   

18.
1921年秋,吴佩孚曾经在百天之内将于学忠连升3级。1924年,吴佩孚授予于学忠将军府将军。1925年10月,吴佩孚二次再起,委任于学忠为第二十六师师长;翌年冬,吴佩孚任命于学忠为第九军军长兼荆襄警备司令。那时,于学忠只有36岁,军中于是昵称他为"小军长",不久,他又被任命为第八军军长,其部扩编为两个师。吴佩孚为何如此赏识信任于学忠?  相似文献   

19.
《陕西档案》2005,(3):9-10
1、杨虎城(1893-1949)陕西蒲城人。曾参加辛亥革命。1916年后,历任陕西陆军营长、陕西靖国军第五游击支队司令、第三路第一支队司令和第三路司令、国民军前敌总指挥、第三军第三师师长、国民联军第十军军长、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第二十一师师长。1930年任国民党第十七路军总指挥,不久兼任陕西省政府主席。1932年任西安绥靖公署主任。1936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影响下,和张学良一起发动著名的西安事变,扣押蒋介石,逼蒋接受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被蒋逼令离军出国。抗战爆发后,要求回国抗日,1937年11月在南昌被国民党特务软禁。1949年9月17日重庆解放前夕,被蒋介石指使特务杀害。  相似文献   

20.
这是孙中山先生在广州任陆海军大元帅时给朱培德(字益之,时任中央直辖第一军军长)的亲笔函三件及签署的训令一件。系孙中山先生于一九二三年十一月十九日广州解围后,为继续反击东江、北江两地陈炯明、沈鸿英两股叛军而发布的部分指示,甚是珍贵,特予公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